布达拉宫壁画有很多经典的画面,其中有真实、准确地记载藏民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如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建造布达拉宫,以及十三世达赖率领西藏僧俗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等家喻户晓的故事;还有让人过目难忘的绘画技艺,精美绝伦的平面视觉艺术:如西日光殿喜足绝顶宫内的笔精而具神韵的屏风式人物画像,西有寂圆满大殿采用俯视构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饱满的大幅画面,福足欲聚宫里所绘的采用散点透视,全图既独立成章又整体连贯的五世达赖喇嘛业迹图,福地妙旋宫运用平远透视构图绘有苏坚尼布国王的故事,一面面,一幅幅精美恢弘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拍摄到了红宫灵塔殿,达赖喇嘛的灵塔和画像前无数顶礼膜拜的藏民和信众,人声鼎沸、香烟缭绕……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宗教和政治领袖,达赖喇嘛在西藏人民心中无疑是最受爱戴和敬仰的,他们如神祇一样的地位无可替代。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拍下了十三位达赖喇嘛的画像,在这里我只能粗略简单地介绍,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仰。
西藏从根敦珠巴(年)诞生起,多年间共产生了14位达赖喇嘛。除了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目前叛逃在外,其余十三位达赖喇嘛是西藏历史、政治、宗教的引领者和领导人,而在红宫灵塔殿的墙壁上,记载了他们一生的经历和丰功伟绩。
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是西藏历史最绕不过去的人物,根敦朱巴最初依止慧狮子,后归依宗喀巴门下,创建了札什伦布寺,住持三十八年。他不仅以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宗师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他还讲经说法、著书立说、培养弟子,被誉为“遍知一切”的圣人。因对藏传佛教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世追认为一世达赖。这位划时代喇嘛的画像呈跏趺坐圆满安坐之相,身披绛红色氆氇大氅,头戴黄缎尖帽,他左手结说法印,象征佛陀说法之意,右手结与愿印,象征佛能给众生满足,眉宇间充满了藏传佛教开山宗师的大智慧。他的画像成为后来达赖喇嘛画像仿效的规制。
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加措十一岁即入扎什伦布寺,被认定为一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达赖喇嘛大活佛的转世实际上是从他开始的。
三世达赖喇嘛索朗嘉措正式开启了格鲁派活佛转世制度的先端。任哲蚌寺和色拉寺的法台,建立了春科寺。蒙古可汗俺答汗邀请索南嘉措到青海传教,并赠送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汗达赖喇嘛"的尊号。从此才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号。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生于蒙古,是唯一的蒙古族达赖喇嘛,被明万历皇帝封为“恰达多吉桑结”(遍主金刚佛)的称号。这四位达赖喇嘛在世时格鲁派活佛转世制度还没正式形成,因此他们的称号是被后世追认的。当时布达拉宫还是久已废弃的王宫,直至年和硕特汗国时期的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才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一世达赖喇嘛到四世达赖达赖的灵塔分别建在扎什伦布寺和哲蚌寺,以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清政府褫革了称号,这四位达赖喇嘛在红宫的灵塔殿没有灵塔,而只留有享堂和画像。
十四位达赖喇嘛中最有影响的当属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他执掌西藏地方政教长达65年,对西藏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画师在描绘他的画像时,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他的法相庄重威严、充满了睿智,全跏趺坐于祥云瑞花之中,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执宝幢,高僧大德环绕,大有君临天下、指点江山的不凡气度。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所处时代是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达赖、班禅共同领导的和硕特汗国。他确立了格鲁派(黄教)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尤其是发展了与清朝中央的关系,他应清顺治皇帝之邀,率领三千官员和侍佣浩浩荡荡前往北京进行访问,被授予"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旦达赖喇嘛"之称号。回到西藏后,他用清政府赠送的金银建立了13座寺院,又正式规定了格鲁派的各种制度、礼仪,他是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主导者之一。同时,他还在许多著名寺院的修建,藏药的制造,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文学著作的编写,刻印经典等方面有着卓越的建树。他本人也在藏族文化史、宗教史、建筑史、医学史、艺术史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成为西藏历史上唯一在政治、宗教、学术等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代宗师。
浪漫而又悲情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宗教、文化难解的“心结”,我在“美丽的传说:玛吉阿米”“误坐仓央嘉措宝座”等文章里用了不少笔墨专章介绍。他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著名不仅在于曾做过西藏执掌政教大权的最高统治者,更在于他作为西藏历史上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做出的贡献。他写了很多感情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他的《仓央嘉措情歌》,在八廓街头一座土黄色的小楼里至今还流传他那美丽而又浪漫的传说。然而仓央嘉措虽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领的地位,却从没真正执掌过政教大权,还因受错综复杂内乱的牵连,被康熙帝废黜,在押解北京途中,行至青海湖滨失踪。因他被废黜之后没有建灵塔,在红宫“西有寂圆满殿”里只有唯一一张他的的画像。仓央喜措的画像确实与众不同,面容清瘦而文静,书生气十足,眉宇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诗人的气质多于达赖喇嘛的威严。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是根据仓央嘉措所写的一首诗句“转转理塘就回”找到的转世灵童。清朝坚持格桑嘉措是六世达赖,认为他是接替而不是继承已被废黜的仓央嘉措的法位,至今保存在拉萨解放公园的康熙帝《平定西藏碑》仍称格桑嘉措为达赖六世,这成为西藏历史的一件悬案。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的历史功绩在于维护祖国统一,反抗外族的侵略。他执政期间,发生了两次廓尔喀人进犯西藏的事件。他和中央政府签订了著名的《钦定章程》二十九条。《钦定章程》涉及到西藏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各个主要方面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清朝治理西藏的全面措施,从此清朝对西藏的治理进入了全盛时期,对安定西藏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均起到了良好作用。
九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悲剧人生揭开了西藏历史最黑暗的一幕。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西藏地方的统治力量日渐衰微。英、俄等西方势力开始侵入西藏地区,西藏地方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尤其到了清朝晚期,西藏地方政府与清朝中央政府在对待内外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而西藏地方僧俗上层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使得西藏地方的政坛暗流涌动,格鲁派寺院集团及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不断爆发激烈的权力斗争,凸显了这一时期西藏地方的动荡不宁。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重要的转世活佛之一,也是当时西藏地方最主要的政教统治者。九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年幼还未亲政或亲政不久即英年早逝,暴露出当时西藏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年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年仅11岁。年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年仅22岁。年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年仅18岁。年十二世达赖喇嘛赤烈嘉措在布达拉宫暴亡,年仅20岁。短短六十余年间四位达赖喇嘛相继夭亡,阴谋、黑暗、死亡、争斗在布达拉宫交替上演,使西藏这段历史迷雾重重、充满了血腥的气味,清政府和百姓都怀疑这四位达赖是被人毒死的,但始终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作为“至高无上”的达赖喇嘛的生命,也在权力斗争中成了一种脆弱的牺牲品。
达赖喇嘛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政权,一般情况下幼童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后,需经过坐床、受戒及多年佛学修炼,到18岁才能亲政掌握大权。在不能亲政的这些年里,由中央政权选派有影响力的摄政王代理达赖喇嘛行使权力。摄政王的权力是有期限的,一旦达赖到了亲政年纪,这些处在权利顶端的摄政王就会被被迫放下权杖。因此,当时西藏上层集团的权力斗争可谓非常激烈,年纪尚幼小的达赖身处漩涡的核心,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无可能。和前辈相比这几位达赖喇嘛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虽然他们的画像尽呈威严庄重,印契、法器、背帜一样不少,但我们仔细观察,仍能从他们稚嫩的面庞上看到权利的残酷和岁月的匆忽。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是西藏公认的仅次于五世达赖喇嘛的领袖人物。它的政治抱负使他坚信西藏的前途和祖国的前途血脉相连。在他坐床大典举行之后,即派使者前往北京,向皇帝呈送奏本:“我们边地众生之幸福,过去来自您的恩德,今后不靠皇上靠何人?”在他完全掌握了西藏政教大权之时,面临英国军事侵略的威胁,领导西藏僧俗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英战争。年英军第二次入侵西藏,受到藏军有力的阻击,双方发生了激战,英军伤亡惨重,这就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江孜保卫战。他一生维护祖国统一,虽两次被迫出走他国,两次被清政府褫革称号,最终又返回祖国,恢复称号,一生经历堪称曲折和艰险。
达赖喇嘛的画像均出自西藏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门唐派之手。门唐派是西藏山南门唐地区著名艺人门拉·顿珠嘉措创立的,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刻画细腻、人物形象鲜明和富丽堂皇的风格,被誉为西藏的正统画派。不仅保持和继承了藏族的传统技艺,而且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和我国汉族的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这些画像可以说是门唐派为后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财富。
精彩回放:
布衣《赴缘(自序)》--演播:苏堤听雨
长篇连播《赴缘》第一集:布达拉我来了
长篇连播《赴缘》第二集:缺氧
长篇连播《赴缘》第三集:民族文化的瑰宝——壁画
长篇连播《赴缘》第四集:测光表坏了
长篇连播《赴缘》第五集:做功德
长篇连播《赴缘》第六集:最“奢侈”的拍照
长篇连播《赴缘》第七集:误坐仓央嘉措宝座
长篇连播《赴缘》第八集:尊佛像
长篇连播《赴缘》第九集:第一缕阳光
作者:布衣
演播:苏堤听雨
音频编辑制作:苏堤
图片来自《赴缘》插图
作者简介
朗诵者简介
陈秀河,网名:苏堤,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获第五届中国诗歌节最佳朗诵作品奖和最佳人气作品奖。获《文川励志杯诗歌大奖赛》合诵精英奖。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网络朗诵平台,朗诵风格抒情、大气、自然。经常参加网络大型朗诵晚会演出并出演多部广播剧。
樊学军(女),网名:听雨,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获第五届中国诗歌节最佳朗诵作品奖和最佳人气作品奖。获《文川励志杯诗歌大奖赛》合诵精英奖。近几年活跃在网络朗诵平台,多次参加大型网络朗诵晚会演出和现实中朗诵晚会演出。
平台主编:琳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