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历史 >> 正文 >> 正文

土林说啊,一个王朝,万年的风和太阳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7/3

慢慢走

欣赏啊……

惟愿长途跋涉后

在悲喜交集处返璞归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顾城《门前》

再难遇到这样一个地方,

把时间拉得这么长,

把空间铺得这么广。

自然与人文,都沉淀得这么深。

这是此行阿里的最西——

一片仍活着的土林,

一个已消逝的王朝……

(文末附出行攻略)塔钦出发,是在一个清晨。那时,太阳尚未出,天很冷。这让我想起去年年初的冬天,从林芝出发去看南迦巴瓦的那个清晨,我身着七件衣服,围巾、帽子、手套都裹上了,还是冷得哆嗦。(点此回看那场寒冷的开始:南迦巴瓦,春安|初二·初见)刘哥说,太阳出来以前,最冷。所以,我不渴望大衣、绒裤、热水或者暖宝宝,我只渴望太阳。渴望太阳,就像焦土渴望雨水。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我一边搓手,一边呵气,一边上齿打下唇地念诗。就好像太阳听见了,就会忙不迭跑出来跟我相见似的。如果那时的我,知道此后这一天,我将得到太阳最炽烈的关怀,并留下一张被关怀过度的脸时,就算手长冻疮,我大概也不会吭一声……

太阳啊,快快翻过山头吧!

那日,司机告诉我们修路,需要绕路。怎么绕,我当时并不知,只知在继续西行。打开手机地图,看着我们的车沿着国道行驶,那条时不时出现在路旁的河流,是噶尔藏布。那时,我尚不知噶尔藏布是森格藏布(狮泉河)最大的支流,我更不知,我们是在朝着昆莎机场方向开,朝着狮泉河镇方向开。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我们在走了很久,有了一段本不应该有的漫长时间,和一场本不应该有的荒凉邂逅。

一场本不应该有的荒凉邂逅

如果说,此前的西行路上尚有黄草蔓延,那这条路上,连草也不见了,只有连绵不断的土山和沙石满地的荒漠。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也越过一座座山头而洒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于是,整片土地都被暴露在阳光下。我感到一种悠远的预示:我们在朝着历史深处而行,等待我们的是被黄土掩埋的秘密……

车沿着山,一层一层地向上盘。一个拐角,忽地冒出一片红。那是从这片粗粝的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植物。我来不及细细观察,车一个转弯,又上一层,而这些鲜红被甩在了身后。我趴着车窗向后望,在晃动的车身里,我瞧见这片红色在燃烧。这一定是被太阳点燃的,这里的太阳性子烈,这里的植物便也不服输地生长着。它们一定是被晒痛了,才会如此倔强地燃烧着,烧得大山也沉默了,谁都奈何它不得。

鲜红的倔强

11:50,导航显示”八日“附近,之后,手机信号消失。从此,陪伴我们的,只有这片粗糙而无垠的黄土与黄沙了。

路,很平整,连转弯都如同复制一般,我数不清转了多少个弯。山峦也如同复制而成,我不再分得清它们的形状,只记住了满眼的土黄。彼时,丧失了信号与定位的我,无法判断距离扎达还有多远,但我想到了曾经在这片土地存在的古国,象雄、古格,生长又消失,想到了曾经在这片土地存在的信仰,苯教、佛教,繁兴又衰落。我知道,我们是乘着车盘曲而上,亦是在沿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

而这条虽蜿蜒却平坦的逆行之路,又让我想到了修路的人,还有那些至今仍在的零落在这黄色世界里的人。他们与我,被划入同一时代,但感觉却距离我好远好远。因为在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的阿里大地上,你根本无从知道他们在哪里。那种遥远,甚至超越了百年千年的历史。

在这片世界,时间与空间混在了一起,你分不清是在时间里行走还是空间里漫步。但我却能感受到,那些生活在此地的人,仿佛生活在时间与空间的起点,那些曾经在这里停留的人,也曾经停留在时间与空间的起点。而我,因此刻的行走,时间与空间的起点,便也踏足。

这片土地,模糊了时空

在时空漫漶的路途奔波两小时后,手机终于有了信号。而与信号一起到来的,是土林。高低错落的扎达土林,一出现,就气势磅礴。

行路两旁,尽是土林

我摇下窗户,一阵狂拍,那些形状,一个也不想漏掉。司机见状,便开得慢了些。后来,索性停车,于是,我真正走到了这片土林中间。

土林包围

走几步,不用人叫,自己就回到了车上。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渺小——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目之所及,皆为土林。我被土林完完全全地包围了!

而它们,两百多万年前就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导致湖盆下陷,湖水泄干,加之长时间河流冲蚀,风雨侵蚀,“刻”出了眼前的沧桑。两百多万年,第四季、更新世……于我,只是名词,只是概念,只是无穷无尽的古老和遥远。我被这样的古老和遥远包围,喘不过气。

谁的的鬼斧神工?

幸好这些土林并非单纯的土体堆积,它们有错落、有形状,正是这高高低低和千姿百态稍微冲散了历史的厚重感,让我觉察到了趣味,而这趣味缓解了我紧张的呼吸。瞧瞧这成林的土,有寸头般齐平的,也有张牙舞爪极为不规则的,有国际象棋棋子,有酒瓶,有兵器,还有浮雕——人面兽面的都有……这哪里是自然景观,完全是艺术挥毫。

迷宫般的穿行,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候,我们终于抵达扎达土林观景台。

观景台在高处,所以我们是俯视。俯视,土林千沟万壑,一览无余。不仅土林,还有远处的雪山——一道巍峨的白色,在天边铺开。我知道,最高的是海拔m的卡美特峰,绵延的是雄伟的喜马拉雅。

雪山和土林

雪山之下的土林,土林之上的雪山,都生长在m以上的高原。我站在这个并不平坦的观景台,心潮起伏。

问世间,谁能有如此大的手笔,挥就如此规模之巨作?

我的疑问,除了风,没有回音。风也不是为了回答我,它从来就在这里,时间有多久,它就吹了多久。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成就眼前的苍茫。

土林,雪山,我

这里有很多玛尼堆,玛尼堆上还有哈达。不知是何人在这垒的,也不知是它们在这立了多久,更不知当初垒这些玛尼石的人,是否还有回来?也许,他们不会再回来,也许他们当初选择把玛尼石垒在这里,就是为了不再回来。他们把那些祈祷和愿望留在这里,留在这片广阔而悠远的土林和雪山,也就留在了时间里。

这里,属于时间

从观景台蜿蜒而下,不久便抵达托林镇。

托林寺

托林镇有托林寺。托林寺始建于公元年,是古格王朝的第一座佛寺,由曾经的古格王松扼——后来出家为僧的拉喇嘛·益西沃仿照桑耶寺修建。“托林”有飞翔、盘旋之意,故托林寺又被称为“悬空寺”。就像大昭寺有松赞干布抛戒指选址建寺的传说一样,托林寺亦有松扼抛响器“甘指”选址建寺的故事。因为“甘指”在空中盘旋了一阵,所以才有了“托林寺”之名。大译师仁钦桑布曾在此译经授徒,印度高僧阿底峡也曾在此寺驻锡三年。也是在托林寺,六十岁的阿底峡尊者与仁钦桑布大译师相见。那时,大译师已近九十岁,却仍为阿底峡尊者的讲经说法而折服。

漫步托林寺

年,在古格王泽德的支持下,在托林寺举行了“火龙年大法会”,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僧人,卫、藏、康的都有。大法会标志着佛教在藏区重新获得了合法与主流的地位,托林寺也因此蜚声全藏,成为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的一个中心。

托林寺最早属于宁玛派,后又归噶举派。十五世纪,古格僧人阿旺扎巴拜宗喀巴为师,返回阿里后将该寺改宗格鲁派。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还曾到托林寺传法,提升了托林寺在格鲁派寺院中的地位。但托林寺历经战乱等破坏,很多佛塔、佛堂都已毁坏,如今所见,大都为后来新建。

这些塔,均为新建

其实,以前,托林寺外象泉河谷畔有座小佛塔,后来也遭河水冲击塌陷了。据说,每一座小佛塔里都有一颗仁钦桑布大师念过的佛珠,也不知这些佛珠去了哪里。寺里贴着墙有一排转经筒,从我来到我离开,都没见转经筒转动。是的,现在的托林寺很安静,安静得就好像从没有过佛教显密经典翻译的如火如荼,没有过佛教复兴的轰轰烈烈,没有过教派战争和文革破坏的风风雨雨。但我知道,属于它的历史,一直都在。

此行走马观花,它的安静让我心安,好像只是告诉我,它会安安静静等待我,再来。

安安静静,等我再来

那日,因为绕路,单程即耽搁了两个多小时。在开往古格王朝遗址的途中,我惴惴不安,生怕到达时已关闭。还好,下午五点我们赶到,而遗址的守护人告诉我们,六点半后便不能参观。

古格王朝遗址

匆匆买票后,进入遗址。这是一段向上的攀登,沿着在狭窄而曲折的黄土阶梯,我爬得有些吃力。这吃力并非因为海拔太高、呼吸困难或体力不支,而是因为太阳。

手机上的时间,指示着傍晚,可是古格的天,分明在告诉我们,太阳才刚过中天,对这黄土和黄土之上存在了几百年的宫殿还没看够呢。太阳,在我们的头顶且还要呆好长一阵子!而那时的我,已经历了大半日毫无遮挡的烈日烘烤,疼痛已从脸颊蔓延到眼角。不止眼角,我的每一寸肌肤都在燃烧,烧得噼里啪啦。那时,我才意识到,对于阿里的太阳,墨镜连敷衍都算不上。

历史既已被这蔓延的黄土掩埋,沿时间长河逆流而上,自然需要付出代价。眼角被晒伤,脸被晒脱数层皮,踩一脚灰土,滚一身黄沙……而这些,在永远消逝的千年古格之下,或许也算不上什么代价。

走向历史深处

要讲古格王朝,得追溯到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朗达玛死后,其子威宋继承王位,后传给儿子贝考赞。贝考赞的一子吉德尼玛衮率部来到阿里,先后纳布让、古格、玛尔域于自己统治之下,后又将领土一分为三,次子扎西德衮辖古格,繁衍出了古格王朝。而这个王朝,延续了七百多年之后,因为王权、宗教和兄弟间矛盾纷争,战争被引爆。最后,拉达克的入侵将这个庞大的王朝引向了灭亡。

王朝兴衰

古格王朝,七百余年,赫赫巍巍,一朝一夕竟风雨飘摇,终归寂灭。留下几间残殿和一山黄土,在绵亘的土林之中孤独地站立着,留给百年千年后的人们去唏嘘。如斯怅惘,书中读过百遍,也不如站在山头一刻感受深刻。

风,从土林吹来

走过下部有着金刚壁画的大威德殿、保存着佛头(佛身都已被砸毁)的红殿以及面积最大的白殿,开始被我称为“钻洞”的爬行。洞里的阶梯变得更窄,若途中遇上反向而行的人,必有一人得错身,否则难以通过。在这洞里,我曾“四肢并用”,笨拙而狼狈,但我也看到了最美妙的风景——透过洞里的那些洞。气势磅礴的土林被分割了,分割成了一块块画盘,粗犷被精致收纳,我想把这些画盘带回家。

极致粗犷与极致精美的画盘

爬出洞的那一刻,迎接我的是顶端的坛城殿,当然,还有清冽的空气和热辣的阳光。

出洞啦!

坛城殿是古格顶部王宫区现存唯一完好的建筑,是古格王室举行佛教仪式的场所。可惜,我们去时,并未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了。

身后红色建筑即坛城殿

坛城殿旁有一间外墙全白的殿,应是后修的。门闩着,但我还是去敲了敲。心想,若有守殿人,我要去问一问小“黑猫”的踪迹。

“小黑猫”

传说,古格王朝要灭亡时,国王让人将王后变成了一只小“黑猫”,并言日后谁能得到这只小黑猫,谁就是古格未来的王。而古格遗址这里,还真有一只小黑猫,前些年,好些朋友去都有见到。所以,我故意穿了一身吸热的“黑”,也是心中小九九作祟,希望这样可以遇见小黑猫。

当然,殿内无人回应,我只得悻悻离开。只是暗自想,如果躲在某个角落里的小黑猫瞅见了我,是不是不会觉得那么孤单?

走过坛城殿,看见山坡的尽头站了一些人。他们距离我并不远,但我却觉得如蚂蚁一般渺小。尽管他们已经站到了土林之上,站到了王国的顶端,他们还是好小。

众生,微尘

事实上,与百万年的土林和千年的王朝遗址相比,任何生命,都渺若微尘。

我没凑过去看风景,找了一个无人的平台丘,身后是孤零零的殿,眼前是茫茫的土林。风从土林吹来,那么多沟、那么多洞、那么多缝隙,大大小小,让我分不清风的来路。忽而想到《齐物论》中的“万窍怒呺”,再看看眼前土林形状,的确似耳、似鼻、似口,也不知,自己是否一不小心闻得“地籁”——在古格,究竟是一场美妙的际遇。如果不是太阳把我眼泪晒出来,而眼泪浸到烂掉的眼角又疼出更多泪,我会在顶上再吹一会儿风,再听一下这风声。

万窍怒呺

沿着来路返回,下山比上山快了些。太阳仍高悬天边,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肯落。我等不到日落了,我也没有等日落的欲望了。我甚至希望,黑色的天幕直接将太阳卷走,一刻也别停留。

从小到大,我到过那么多次高原,这还是第一次被晒伤。痛,就是一种强烈的灼痛,这种灼痛在古格王朝遗址的行走中登峰造极。我觉得自己化成了一个土块,在这里被晒了两百万年……

行走着,灼伤

因为这“切肤之痛”,我心中升起一种敬仰和感佩,对那些探索、发掘、研究这片土地的人,对那些至今仍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对那些怀揣念想、饱尝艰辛只为亲身来触摸一下这片土地温度的人……

总有这样的人,选择一种被别人舍弃的选择,就像总有人离开家乡,不远万里,也总有人不远万里也要回到家乡。在轮回的时空里,精神没有被切断,延续下来的就会不由自主地溯源。

想念

如今,我回到了我生活的城市,回到了阴雨连绵的冬天。我又开始渴望太阳,然后我想到了扎达的行走。

原来,灼痛竟也可以让人怀念。

(下篇,海拔m+的群峰,

世界之巅等你!)

攻略:

一、交通

1.推荐路线:塔钦-门士-曲龙寺-达巴寺-托林寺-古格王朝遗址-扎达土林观景台-香孜古堡-那木如。该路线南进北出,遗址众多。若要前往狮泉河可继续向北,若要回塔钦则向南,都不走回头路。见下图”绿线“。

2.我们原计划路线:塔钦-门士-巴尔兵站-托林寺-扎达土林观景台-古格王朝遗址-原路返回塔钦。单程4h,来回加上游览时间,也就12h。该路线见下图”红线“的中线。

3.实际情况:我们遭遇了巴尔兵站修路,而司机根据导航选择了”北进北出“(塔钦-门士-那木如-扎达土林-古格王朝-原路返回塔钦),超级大绕路,导致我们回到塔钦已经是第二天了(近凌晨一点)。

二、食宿

1.我们在塔钦住了两晚:塔钦宾馆屈指可数,仍然建议提前订。塔钦最好的酒店是普兰喜玛拉雅冈仁波齐酒店,但也最抢手。平时价格标间在元左右,大假元以上。我提前一天预订,整个塔钦只有冈底斯宾馆有房了。网上预订,价格都在元以上。我们住两晚,直接和老板联系的,元/晚,无空调地暖,有电热毯;wifi不好,信号尚可。塔钦每天都会有时间停电。

2.建议塔钦一晚+扎达一晚:扎达海拔不到,环境较塔钦友好一些。另外,住扎达有机会看土林日出日落和星空!托林镇上有不少小餐馆,也不知是稍稍适应了还是确实炒菜不错,那日下午吃的”午餐“土豆丝炒饭,让我和娘亲都有了一点食欲。

拉萨:拉萨秘密|小众深度游(上);拉萨秘密|小众深度游(下);拉萨,见字如晤|除夕·重逢;太阳照着拉萨城,真暖啊|初一;扎叶巴的路,若我不曾走过|初三;拉萨,一地的执念|初四;日光城,天阴了|初五

山南:m之上的冬日恋歌|初二;路过,有路过的风景|山南-日喀则

林芝:新措,我偏要,才遇见你|初一·徒步;南迦巴瓦,春安|初二·初见;松多,一粒微尘|西藏行

日喀则:浪错,你透支了我的泪|日喀则-萨嘎

阿里:14:18,阿里,你不用再等我了|萨嘎-塔钦;“冈错”,横亘阿里的一卷长经|普兰

冬游西藏攻略:冬天来了,西藏还会远么|七日行总览

川西甘孜:康定,溜溜的灯火哟|川西甘孜行;折多山,偿还过,才如愿|川西甘孜行;甲根坝,暮春拾遗|川西甘孜行;曲莫贡,除了雪山,这里一无所有|川西甘孜行

窈窕寻壑

yaotiaoxunhe

字落于纸,犹如脚落于地。

零零星星、琐琐碎碎,都聚拢于此,只为留下一些印记,让那些我寻访过的地方、那些感动过我的美丽,不要那么轻易、那么迅疾地逝去。

一路行,一路记,一路分享,给我,给你。

YiYi一一

我走的每一步,都谢谢你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s/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