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矗立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拉萨市。
布达拉是梵文“普陀罗”的音译,意为脱离苦海之舟,寓意佛教圣地普陀山。布达拉宫高.19米,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共计13层,房屋千间,是一座多年前便开始建造的宫殿,是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是历代达赖喇嘛理政,居住的地方。
它不仅是拉萨,而且是西藏的主要标志。
梦回大唐公元7世纪,中国正是处于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安邦,知人善任,十分注重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而此时的西藏也是一位卓越的统治者——松赞干布,少年登基的松赞干布13岁就成为了吐蕃部落第33代赞普(王)。松赞干布年少有为,又有几个贤明的大臣辅佐,平息了旧贵族的叛乱,稳定了内部,巩固了王位,并将首都迁到今天的拉萨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一心向往唐文化,公元年,松赞干布遣使向大唐求婚,但以失败告终。
贞观十五年(公元年),当松赞干布25岁时,派了一位机智的大臣噶尔·车赞域松再次到唐朝的都城长安求婚。车赞域松朝见了唐天子李世民为松赞干布求婚,可是,当时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使者和车赞域松一样向李世民请求联姻。
太宗紧皱眉头,于是决定出五道难题,来考各族使者,少数民族的使者中只有车赞域松连破五题,夺冠。最后太宗答应将大唐的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当即下令为文成公主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朝圣之路遗憾的是,这座辉煌的唐代建筑早已毁于战火,仅存一座法王洞。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在吐蕃年内乱结束后,建立了葛丹颇章政权,为扩大政治影响力和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决定在山上兴建一座新的宫殿。宫殿于年动工,年竣工,历时50年,后经各代喇嘛的扩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它依山势拔地而起,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东西两侧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城相连接。进了大门,通过典型的阶梯式复道,能窥见厚达数米的宫墙,用石头砌边,用三合土夯成墙,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门楼,东南角与西北角还建有角楼,气势雄伟。
王宫与寺庙布达拉宫与西藏其它佛教寺庙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为什么称为“宫”而非“寺”呢?
原来,布达拉宫是在吐蕃时期开始建造的,那是佛教尚未统一西藏,西藏还不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布达拉宫的雄伟建筑,只是作为王宫依山而筑,显示出高高在上的威严,那时宫内还没有那么多的佛像,也自然不会有人烧香拜佛。
自从五世达赖受到清廷册封后,成为了西藏的统治者,搬到布达拉宫居住后,布达拉宫的性质才开始改变。它不仅是地方政权机关所在地,也是西藏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这样一来,布达拉宫的宗教色彩就更浓厚了。
布达拉宫是西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巧妙地依山而建,突出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恰如人们内心对它的敬仰,它是日光之城——拉萨的象征。
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s/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