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交通 >> 正文 >> 正文

朝圣西藏的宫殿和寺庙1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7/2

不为王石那样登上万山之巅后天天念叨的“”,不为张杨那样为艺术劳苦一年带着藏民素人千转万转的《冈仁波齐》,也不为洗涤心灵污垢的追求灵魂的安宁的心无愧怍(心似明镜台),也没有受去年对赴藏的小朋友说,“我大概今世去不成西藏了,给我带张唐卡来吧”的心路羁绊,似乎还没有仔细考虑我的有点小问题的心脏和高血压会怎么怎么的,突然的,一月内,参加了妹妹和同学们组的团,就这么进了西藏,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6月初到6月下旬,进藏是绿皮火车,经可可西里,至拉萨。然后,北上那曲纳木错,东进川藏线林芝、波密、然乌,西至日喀则和羊湖。半个月过去了,最后的旅程有点艰难,有人发烧,有人呕吐,借用李白《蜀道难》,念叨了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虽云土蕃山错美,不如早回上海滩!”但老年团10人还是完整地坚持下来,囫囵地回来了。

朋友们说,写点什么吧!好,第一篇,就写朝圣——西藏的宫殿和寺庙。

布达拉宫

至藏的第二天就去的布达拉宫,导游小游游说,先去对面小山岗和广场拍照,是绝佳的位置,然后排队登记参观。好吧!这样,也有了些朝觐圣地的仪式感。

上午九点,太阳正好,建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拔地而起,山和寺庙宫殿浑然一体,雄伟庄严,使人肃然而敬。一对新人,也在山岗上拍结婚照,我们向他们祝福,也留下了象征幸福的一刻。

经过安检,进入偌大的广场,鲜花遍地,五星红旗招展,五代领导人笑容可掬,正面看布达拉宫是另一番风景!来过西藏的老张说,小公园里还能拍到布达拉宫的水中倒影呢!大家便又过去,果然呢!湖边,藏族老人在悠闲地休息,朝圣者则三三两两地向着布宫虔诚地伏地长跪。

终于,等到了进入布达拉宫的时刻。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市级,最初是吐蕃松赞干布为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而建。而它基本面貌的成型,则主要是公元17世纪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和硕特王朝)时期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的白宫及其圆寂后修建的红宫,此后历代达赖又相继扩建,终于成了布达拉宫今天的规模。它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

没有索道和电梯,我们一步步像朝圣者一样走向宫殿。看着这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以及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为这建筑的辉煌和巧夺天工,心中涌起对先人的敬意。

我们首先瞻拜的是白宫,它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鲜花簇簇,白墙皑皑,因为白色而名的白宫在世界高地的阳光下格外耀眼。第4层是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仪式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第5层和第6层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等。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因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而得名。

白宫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喇嘛观看戏剧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广场的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这里可以拍照。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踏入红宫,令人眩目的辉煌佛国世界映入眼帘,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数千种藏药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藏除了天葬外,达赖班禅大师是塔葬,寡妇小孩死后水葬,过去的奴隶是土葬)。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以及为他传宗接代的藏妃塑像,以及王子贡日贡赞、大臣禄东赞、现行藏文的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等人物塑像。布达拉宫原本是松赞干布修建的,后来荒弃,五世达赖又重修,才有今日的规模,所以,法王洞是布达拉宫的根基。

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中供奉清干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中原皇帝的臣属关系。

红宫还陈列着几座巨大的立体坛城,立体金刚坛城殿(鲁朗康)、德却坛城、吉杰坛城、时轮殿(堆廓拉康)等等。坛城层层叠叠,气势非凡,是密宗佛神聚集作法的道场。红宫顶层的圣观音殿(帕巴拉康),殿内供奉的观音像是布达拉宫镇寺之宝,也是这座千年神阙的灵魂。

走出布达拉宫,仰望着这森森红楼、重重宫殿、皑皑白墙、金黄灿烂的屋顶,心中充满敬意,不知是对千年流淌的历史,还是人类建筑的鬼斧神工,或是转山的朝圣者。

大昭寺

在拉萨,第二个引起我们震撼的文化宗教重镇是大昭寺。我们下榻的旅馆就在附近,下午,顺八角街就走到了大昭寺。

其实,按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著名的“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转经神圣的路线。

大昭寺已有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建筑角度看,它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成就,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

进入大昭寺广场,香烟缭绕,穿着紫红色袍衣的僧侣、附体长跪的朝圣者、全国各地的旅游者熙熙攘攘,应三个僧侣的要求,为他们合了影。

进入大昭寺,主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主殿内正在做佛事,好像是为人祈福的法事。

大昭寺内有弥勒佛殿、观音菩萨殿、无量光佛殿、度母殿、八药师佛殿、以及祖孙三法王殿。三法王殿佛殿主尊是藏王松赞干布,左边是藏王赤松德赞,右边是藏王赤祖德赞。这三位藏王执政时期是吐蕃的鼎盛时期,在他们的大力扶持下,佛教才得以传人吐蕃,并在此发展繁荣。

大昭寺最叹为观止的是金顶,大殿的屋顶金碧辉煌,五星红旗傲娇地在最高处飘扬,各式建筑在夕阳下闪耀着它们迷人的光彩。当然,也有佛事流通的商铺,供应给游客唐卡、各类宗教色彩的藏式手工艺品。在平台上远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是相传为文成公主手植的“公主柳”,俯视下去,大昭寺广场人流潺动,八廓街生意兴隆。

罗布林卡

日喀则回来,在拉萨最后几天的时候去了位于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

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的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类似西太后所建的颐和园。经过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譬如我们看到了许多多肉植物,可惜紫色的法师到这里长得很快,却是绿色的。

罗布林卡的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夏宫内看管的喇嘛也是一派休闲气象,喝着茶,用藏语高谈阔论,全然没有其他寺庙苦哈哈念经求佛的样子。

现在的罗布林卡被辟为人民公园,我们可以看到,四川来做生意的移民和新一代的藏民,在公园的草坪上带着孩子休憩着。

走出罗布林卡,方才发现,门口的路旁都是藏民的摊贩,在经营着他们的生计,大路两侧,饭店、旅馆、商店的招牌耀眼,抬头向前,一个“幸福城市”的雕塑跃入眼帘。

《西克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7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