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
西德尼玛
红山顶上的石头是海水抛弃的石头九百九十九只潮湿的眼睛黑夜里格外明亮谁来丈量石头的高度是谁东面扔下的绵羊石墙下分成碎骨是谁西面扔下的鸡蛋墙脚完好无损石头内部的黎明擦亮了赞普往返的马蹄河两岸琴声不断亲人们找到了香火找到了自己的方式石头流动如潮石头下堆满日子人们从月亮中醒来黑夜纷纷落地温暖了石头的骨头温暖了双手温暖了一千间人神同乐的居所黎明的王子抛开了孤独的天窗神剑指向的山外只有火光和女人只有四面来的战歌身披黑色的旗手鼓声中无法逃脱故乡背靠石头让时间死而复生山下的村庄从丰收中醒来乳房济济长袖飘扬刻满雨水的石头欲望把你染成红白两色日落下海螺吹出的袈裟望穿了天际的羊群天际只有人们,只有巫师石头上空诗歌飞翔每一条河流潮湿了石头内部的故人神的家宴填饱了四方的亲人石头与杨柳中心众神的呼吸细细弯弯滋润了土地上的翅膀云中的石头人神供奉的天灯歌声引来雪花时雪域的母亲忙碌于每个眼神中家园内外鼓声四起青稞田间的琴声不知流浪了多少个世纪石头上的石头太阳的邻里人的双手捧着一颗恒星从故乡穿过庙宇从此,神鼓内外人类的姊妹伤痕累累从泪水中醒来时幸福等了多久山围绕石头三圈石头围绕人们三圈人们围绕石头三圈暮色中的音乐为天空三圈虔诚人在石头中找到了自己的大门进进出出日出日落为人类储存道德
诗人简介:
西德尼玛,青海人,藏族,国家一级导演,诗人,词作家。是藏文,中文两种文字进行创作的诗人。主要作品有《珊瑚项链》,《莫哇帕罗》等上百部影视剧。出版过诗集《西德尼玛诗歌精选》(藏文版),《风》(藏文版),《长安风诗歌十人选》(中文版),《当代中国藏族诗歌精选》(中文版),《亚洲诗人选集》(英文版),《中国网络文学精品年选》等。曾获首届西藏文学诗歌金奖,全国青藏杯诗歌银奖,曲珍杯诗歌一等奖,中国网路文学年度诗歌特别奖等殊荣。部分电影,电视剧,等曾获过多项国内外导演奖,演员奖,最佳电影奖等。
网友铁寒宿点评
首句以拟人化的意象,托出贯穿于全文的线索,石头。而这个石头又是处于一个具体而微的位置“红山”上,对于藏族人来说,红山又称玛布日山,是可以与观世音菩萨的圣普陀罗山媲美的,因而红山也就被赋予了慈悲的胸怀以及几分神秘与崇高,在这样一种高度上来立足,便为下文的细数历史,抒发广博高远的感叹做足了准备。同时,从红山上的石头入手,也同时是对上文标题布达拉的主题——布达拉宫坐落于红山南麓,所以这一合一张形成了一个极为有力的起章。而这个石头,又是“被海水抛弃”的,这里暗示自然地理的现象,即几亿年前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同时也为下边的“九百九十九只潮湿的眼睛”——澄澈而浩瀚的海水遗留下的俊抜的高原的后裔的纯净的满含泪水的饱满的眼睛,做了一个铺垫。而用黑夜一词,奠定了一个主调,让整首诗在一种藏蓝色的映衬下进行,带有一种极为浓烈的高原映衬下的苍凉与历史感。最后的“明亮”又象征着对于藏族人光明美好未来的祈愿。
从第二小节开始,诗人开始用一种历史的眼光审视这座不伟岸但却无比神圣的山,首先用一对设问和其富有回环色彩矛盾而值得思考的回答来为松干赞普做铺垫,形极其伟大而开拓性的事迹。而后将赞普的事迹用一种原始的史诗性的文字进行表达,同时加以神化,夸张,“神剑指向的山外,只有……四面来的战歌。”将赞普勇敢而坚毅的形象用一种暗托的方式写出来。而在这里,石头也从未离开我们的视线,而后话锋转至神——即赞普的化身,在神的庇佑下,人们生活和睦,家庭安定而幸福,以一种富足而和谐,繁荣而繁衍的景象来烘托赞普的伟岸,与战争胜利所给藏地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而到了第七小节,便又引入另一层,“欲望”使得布达拉被分为“红白”两色,暗示着布达拉作为西藏权利的象征,饱经风霜洗礼,明末清初固始汗与五世达赖的争锋,造就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被废,西藏的动荡,让那澄明的天空“只有人民,只有巫师”。这一切的苦难终将终结,当“每一条河流潮湿了石头内部的故人”的时候,我们在思念仓央嘉措的同时,又迎来了格桑嘉措,七世达赖借清政府的力量平定了叛乱,为西藏迎来了几百年的和平,西藏也从此与中原接轨,成为真正意义上和睦的一家人。“家园内外鼓声四起,青稞田间的琴声,不知流浪了多少个世纪”歌舞升平的西藏,人民日益富足,是神灵的庇佑,也是一代又一代西藏儿女努力的结果。这一切也使石头看在眼中,石头通灵,通往人们精神的归处。“人类的姊妹”——那些山川草木,那些鸟兽鱼虫,也是和和美美,滋养生息。
诗歌的最后,用古老的谶语“绕尼玛堆三圈会带来好运”,以山绕石头,石头绕人,人绕石头,各自给各自带来好运结束历史的描述,为下文的抒情“在石头中……为人类储存道德”蓄势。而最后一节,又给了人们一个思考,石头中的道德是什么,是布达拉中的慢慢的经纶吗,是布达拉象征着权利与标准的威严吗,还是那些智慧的化身——活佛们?显然,都不是,那石头中的道德,便是藏族人那种纯洁,质朴,猛烈而善良的人类的道德本源。全诗从布达拉着手,上升到全人类的道德上,以一块石头覆盖全文,以那种坚毅果干的“石头”品质来抒情,表达了对西藏的美好向往,对人类道德的反思与自白,不愧为一首绝佳的抒情诗。
铁寒宿:海南大学中文系学生,爱好诗词,喜欢恬静典雅的生活,常与诗书为伴,想借诗歌网平台一展心语,不求名利。
在编委会评选中,网友“铁寒宿”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