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地理 >> 正文 >> 正文

松赞干布的出生与即位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6/23

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是赤松赞(????????????)①,松赞干布(???????????????)为其尊号,本名松赞(????????),唐代汉文史籍译作“弃宗弄赞”或“弃苏农”译其本名为“弄赞”。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或赤伦赞,????????????),是雅隆悉补野部一位杰出的英雄,他为该部落走出山南、建立王朝奠定了基础。松赞干布的母亲蔡邦氏(又作蔡绷氏)芷玛托噶(??????????????????????????)家族是松赞干布祖父达日年塞和父亲囊日论赞时期的新贵,在雅隆悉补野部落早期统一西藏高原地区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蔡邦·纳森(??????????????)曾经参与达日年塞的同盟,相互盟誓,结为知己,并作为联络使者。蔡邦·纳森为与囊日论赞和伦果尔(????????)兄弟盟誓的六贵族之一,他的弟弟蔡邦·那古(????????????)也参与盟誓,辅助悉补野王室。囊日论赞灭拉萨河地区吉若江恩的森波杰赤邦松后,论功行赏,“赏赐蔡邦·纳森者为温(???)地方孟(????)堡寨、奴隶三百户”。“蔡邦·纳森之弟那古者亦参加会盟,成为盟友。”②松赞干布的母亲蔡邦氏即来自这样一个同盟者的家族。松赞干布的父族、母族相互依托,在联姻基础上形成政治联盟,成为雅隆悉补野迅速崛起过程中的一根支柱。

松赞干布的生卒年一直存在疑义。根据藏文教法史料的一般说法,松赞干布“生于牛年,卒于狗年”,但是具体到哪个牛年、哪个狗年,藏文史书却有不同记载,而学术界依据不同的资料得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高寿说”,一种是“英年早逝说”。前一说法主要见于后弘期部分藏文史书的记载,后说则既见于敦煌吐蕃文书中吐露的信息,也见于汉文史书的记载,同时又见于后弘期部分藏文史料的记载。在后弘期的藏文史书中,

①在西藏早期历史中,人名中多出现“赤”(???)字,比如吐蕃赞普世系中最初的“天赤七王以及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关于该字的来源及具体含义,学界有不同认识。汉文中根据“”字的汉文古音可以对应为“墀”,但现在多习惯用“赤”,故本卷人名从俗译多用“赤”字,原译中用“墀者照旧保留。

②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藏文第44—45页;汉译文第-页;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年,藏文第-页,汉译文第-页。

“高寿说”中又不尽一致,有松赞布在位70年,享年82岁说;有69岁说,还有85岁说等。①对于松赞干布“高寿说”学术界至今从之者不少,但是这些说法不仅自身存在很多矛盾,而且与信实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的有关记载、唐代汉文资料的有关记载存在较大的分歧。

根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松赞干布的父亲被毒害致死时,他尚是青少年。在兴兵征服诸部之后,他相继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关于和唐朝联姻,文献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宋(????????????????????,即汉文中的禄东赞)迎请至蕃境。…过了三年,赞普赤松赞之时,灭李聂秀,使象雄全部成为其属民而领有之。又过了六年,赞普赤松赞升天,与赞蒙文成公主同居了三年。”②

同时该文书又记载,“此赞普之时,对如象雄之小邦,一面联姻结好,一面又攻打征战。赞蒙赛玛尔嘎尔(???????????????)为国家大政嫁给象雄王李弥夏(也作李聂秀),李因原有秀格妃载亭夏(?????????????????????),不与赞蒙同寝。赞蒙遂让位秀格妃载亭夏,也不为李弥夏料理内务,不生儿育女,独居一处”③。表现出不愿意合作的态度,让松赞干布十分担心,便派遣卜金赞芒迥(??????????????????????)前往象雄劝说。当该使者到达象雄首府琼隆堡寨时,得知赞蒙并不在王宫,而出游玛旁雍错湖(????),他便追寻到玛法木,见到赞蒙。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赞蒙以歌吟的方式,并通过丰富的比喻传达出期待赞普出兵攻打象雄的渴望。也许是出于保密的考虑,她并没有让使者带上书信,只是以一个盖上手印的盒子作为礼物赠给赞普兄长,盒子里装着三十颗上好的古松耳石。从使者那里接过礼物,按照松赞干布的理解,妹妹的意思是用激将法刺激自己快速攻打象雄王国他便对臣下说:“若敢于攻打李弥夏则佩带此松耳石,若不敢进击则怯懦与妇人相似,着女帽可也。”于是,

①萨迦·索南坚赞译注:《王统世系明鉴》(藏文),民族出版社,年,第页;陈庆英、仁庆扎西汉译本,辽宁人民出版社,年,第页;释迦·仁钦德:《雅隆史》(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年,第52—53页;汤池安译注:《雅隆尊者教法史》,记其13岁即位,在位69年,西藏人民出版社,第35页;阿底峡发掘:《柱间史》(藏文),甘肃民族出版社,年,第页;卢亚军汉译本:《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一书还认为松赞干布活了85岁,卒于阴木牛年(乙丑)孟春十五日,此木牛年当为年,显然与事实相距甚远,不足信。甘肃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②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12页、第页;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年,第1-2页、第39页。

③黄布凡、马德译注:《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年,第-页。

松赞干布下令噶尔东赞域宋率兵消灭象雄。①按照上文的说法,灭象雄6年后赞普去世,而松赞干布的卒年又是可以确定的,如果说松赞干布活了82岁,那么他灭象雄的时候应该是76岁,试想一下,一个76岁老人的同胞妹妹还肩负着联姻使命,并受赞普嘱托料理家务、养育子女,不符合常理,何况这种状况与前文提到的松赞干布年少即位、收服象雄的记载存在巨大出入。汉文史书的记载印证了《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可信。《旧唐书》记,贞观八年(),其赞普弃宗弄赞始遣使朝贡。“弄赞弱冠嗣位,性骁勇,多英略,其邻国羊同及诸羌并宾服之。…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②同样很难设想一个76岁的老人可以亲自前往青海河源地区迎亲,这和史料中明确记载的弱冠即位的英俊少年大相径庭。

不仅如此,大批后弘期的藏文史书中均记载了松赞干布生于隋大业十三年()的说法,如娘·尼玛沃色的《娘氏教法源流》、萨钦扎巴坚赞的《王统记》、布顿的《佛教史大宝藏论》乃邬班智达的《古昔教言花蔓》蔡巴贡噶多吉的《红史》、萨迦·索南坚赞的《王统世系明鉴》、雅隆尊者释迦仁钦德的《雅隆尊者教法史》、班钦·索南扎巴的《新红史》、达仓宗巴·班觉桑布的《汉藏史集》、巴卧·祖拉陈瓦的《贤者喜宴》(又译作《智者喜宴》)等都认为,松赞干布出生的“牛年”是藏历“阴火牛年”(?????????),也即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年。《娘氏教法源流》还具体指出,松赞干布诞生于“阴火牛年的三月”③

松赞干布的出生地是雅嫩扎堆园(????????????????????)的强巴敏久林宫(????????????????????,慈心不变洲),位于拉萨东北约70公里的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村。松赞干布出生后不久,即改“雅嫩”为“甲玛”(?????)④他的父亲给他取名“松赞”⑤根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说法,他成年后英明

①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57—61页、第—页。

②《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上。

③娘·尼玛沃色:《娘氏宗教源流》(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④巴桑旺堆:《关于吐蕃史研究中几个定论的质疑》,《西藏研究》年第4期。

⑤《玛尼宝训》(aa1),德格木刻版,函,第页。

智慧、业绩崇高,“所有民众对其感恩戴德,遂上尊号为松赞干布”按照后世藏文史书的说法,及至王子年龄渐长,“通达工巧书算,武艺技能,以及一切五明学处,具足才智。诸臣等共相谓云,吾辈之主,备诸才德,心极沉毅,乃进尊号为松赞干布”②。

这一时期正值雅隆部落的上升时期,囊日论赞开疆拓土,呈现王者气概。但是,与此同时,其内部矛盾也在扩张战争中进一步暴露出来,并随着与其他贵族利益分歧的扩大而加剧。唐太宗贞观四年(),心怀不满的吐蕃贵族终于采取极端行为,进毒害死了赞普囊日论赞,年仅13岁的松赞干布在忠于王室的大臣们的拥戴下,在众叛亲离、挑战丛生的逆境中继承王位,开始了其艰难而又辉煌的统一大业,最终成为藏族历史上,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

本中本根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在松赞干布在位的20年中,先后有三人出任大相一职,第一位是娘·莽布支尚囊(????????????????????),他是松赞干布父亲在位时上任的大相,“娘·莽布支尚囊受命收抚苏毗诸部,归于治下。娘·莽布支尚囊以智谋使人、马均不受伤害而征抚敌部,征其赋税,有如种羊领群羊之方法,以唇枪舌剑抚服庶民百姓如同对本部民户,其贤明如第二位是琼保邦色苏孜(?????????????????????),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据说可以同时审理三桩案件,同时听闻四人陈述而作出判决。他的棋艺精湛,与人对弈,局中当对手行将败北之际,转而帮助对手,可以使其获胜,可谓计谋深远。但是,当他与大臣倭美岱类赞(??????????????)发生不和时,便返回自己的赤邦木城堡,心生叛逆,大搞阴谋诡计,居然假借宴请赞普之名,图谋陷害赞普,结果被噶尔东赞域宋所侦知,事败自刎而死。第三位也是松赞干布在位时的最后一位大相噶尔东赞域宋,在任期内曾经受命担任婚使迎请赤尊、文成两位公主。④

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赞普传记部分关于松赞干布的活动,重点叙述了赞普与大臣韦·义策(????????????)结盟,琼保邦色的谋反与被处死事件,以及娘·尚囊遭陷害被杀与噶尔东赞域宋揭发琼保邦色而立功等

①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藏文第60—61页;汉译文第页。

②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藏文),民族出版社,年,第64-65页;《西藏王统记》刘立千汉译本,西藏人民出版社,年,第40页。

③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39页、第页

④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39-40页、第页。

其放众员”,高史事。

年轻的松赞干布刚刚即位便面对重重艰难险阻,首先是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当时,退职贵族韦·邦多日义策(??????????????????????)赋闲在家多年,获知松赞干布将从年噶尔(??????)前来吉曲(拉萨)河谷,便通过大臣枕聂多日祖伦(???????????????????????)转禀赞普:从前,韦氏家族坚定支持悉补野,而反对森波杰,为雅隆部落的开疆拓土,建立大业立下大功。后来亲眼看到娘氏因不能履行职责而获罪,并遭诛杀。他觉得自己家族对赞普王室既不离心离德,也无任何过失,但是,毕竟年老力衰,不能服务王室,有所作为,对其家族未来命运颇为担心,想在其有生之年与赞普再次盟誓,获赐物,以保护其家族不受伤害,遂请松赞干布光临其父囊日论赞当年驾临韦氏封地时安歇的地方——拉木恰拉山的冲木(??????????????)地方。当时,松赞干布正在处理娘氏、属庐·多热木氏获罪遭到查处等问题,便答应韦·义策的请求,并下诏书表示:“有恩泽于我者,决不使之灰心丧气!骑神骏者,决不会使之打背磨伤!”并说:父王在位时,琛·多日邦赞和你邦多日义策等转战大河南北,建立卓著功勋,我早就打算任命你们担任大相,但是,琛·多日邦赞已经亡故,你也年事高迈。所以,任命娘·尚囊为大相。及先王驾崩,娘氏怀有二心,遂遭惩罚。你们韦氏一族父兄子侄,均忠心不二,可以立誓定盟。①

得到赞普的允诺,韦氏立即在拉木恰拉山的冲木地方,准备青稞酒、食物,并向赞普献上十套犀皮铠甲和两把带鞘长剑。松赞干布与大臣韦·义策父兄子侄七人参与盟誓,赞普的誓词云:“义策忠贞不二,你死后,我为尔营葬,杀马百匹以为行粮,子孙后代无论何人,均赐以金字告身,不会断绝!”②然后,赞普吟诗高歌,表明韦氏家族只要忠心捍卫王室就会受到保护,如若背弃赞普即会遭到惩罚的原则立场。韦·义策亦唱歌和之,表示神灵可以作证,韦氏家族始终听命赞普,服从王室。韦氏七人举行了隆重的酬神谢天仪式,接着赞普将一块立誓时握在手中的圆形玉石,赐给韦氏,作为韦·义策营建坟墓的基石。

形在参与盟誓的人员中,赞普王室方面,除了赞普松赞干布之外,还有大臣曲·赤多热娘松(?????????????????????)、努·聂多日祖伦(????????????????????????)岩·甲忱兰顿(???????????????????????)蔡邦·赤赞孔道(????????????????????????)俄玛岱·赤桑洛赞(????????????????????????)、曲·赤孟多日旁策(??????????????????

①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49页、第页。②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49-50页、第页。

??)等七人参加。他们的誓词曰:“自今尔后,尔兄弟子侄于悉补野赞普驾前忠贞不二,不阳奉阴违(不使赞普丢脸),永远永远,世世代代,无论何年何岁,决不对义策之子无罪谴责,决不听信奸人离间,即或听到离间之词亦允尔等辩论,以申诉原委,决不因而谴责。”

义策之子孙任何人对赞普有意外不忠之事者,即对不忠者本人以外,决不株连,其他未参与盟誓之人决不加罪,决不像对待猪一般用武器来刺杀,也决不像鹰鹞对待禽鸟一样追赶,任何一个有能力之人决不抛弃,决不贬责。义策之一子将受决不低于金字告身之封赐,决不无罪而褫夺其奴户、封地。忠心不二者而绝嗣之时,亦不没夺其奴户、封地。尔若有二心,则我降罪,不在破盟之列,尔若将奴户、封地用以调换,或献出时,亦不在破盟之列,永远永远,王族之子孙后代均遵照此誓办理,誓文交给义策父子收执。①

韦氏家族参加会盟者,除了韦·义策之外,还有他的儿子巴赛多日聂多(????????????????)、囊多日松囊(?????????????????)、赤松杰穹(???????????????)、芒杰赞松(??????????????);他的孙子达保杰梅囊(??????????????????),芒波杰布策(???????????????)等7人。其誓词云:

对于悉补野赞普墀松赞父子宗系决不变心,永远永远,赞普之子孙对我等无论怎样,我等决不变心;决不为他人所引诱;决不投靠其他人;决不与变心之人沆瀣一气;决不在食物之中安放掺和毒液;决不对赞普墀伦赞做任何坏事。若我之兄、母、弟及子孙之中有任何一人产生异心时,立即向赞普袒露其有异心,决不跟产生异心者之兄弟为伍;其他人若对赞普心怀二志,我定将此事坦露;对任何并无过失之人,决不挑拨离间;决不嫉妒憎怒;若被任命充当长官,对于一切

民庶决不有所偏私,决然勤谨奉行赞普之诏令,永不忘渝,此誓。②

①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50—51页、第—

页。

②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51页、第页。芒杰赞松非“芒杰松赞”。

琼保邦色苏孜(?????????????????????,又作琼保崩色苏孜)在囊日论赞时代即是战功卓著的大臣,曾经携藏蕃小王马尔门人头及藏蕃两万民户归附,并参与了剪灭森波杰赤邦松的计划。松赞干布时期,他被任命为大相。日久,心生悖逆。他首先离间松赞干布和大相娘·莽布支尚囊之间的关系,“于赞普驾前妄说尚囊心怀二志,在尚囊面前又妄说‘赞普将对汝无罪加罪矣!”导致尚囊心生狐疑,听信琼保邦色之言,不遵赞普之命,潜居布瓦堡寨而不应召,赞普遂派兵捣毁其城堡,暗令其奴仆将其处死。事后,琼保邦色向外界宣称是自己揭发了娘·尚囊的反叛阴谋,是群臣中最忠实赞普的大臣。他大肆进行自我吹,谓“苏孜斯人也,若言明睿则明睿也,若言英勇则英勇也,若谓热诚则热诚也,若谓宽厚则宽厚也,一人将众人之长集于一身者即邦色苏孜也”①自我吹嘘他是位高权重的全能大臣,目空一切、功高挟主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晚年,琼保邦色苏孜以自己曾将藏蕃地方收归悉补野辖下,先赞普并未曾光临其封地,特启请新即位的年轻赞普前往他居住的赤邦松地方访问。松赞干布痛快地答应了他的邀请,并令大臣噶尔东赞域宋先行安设牙帐行宫。但是,经过噶尔东赞域宋仔细观察发现,琼保邦色阴谋暗害赞普,便迅速返回,并向赞普禀报。琼保邦色得知阴谋败露,便自刎身亡。临终前,他嘱咐其子昂日琼(??????????)带上自己的人头去见赞普,请其宽恕。昂日琼觐见赞普陈述父亲心生二志,自己正想将这起阴谋告发给噶尔东赞域宋时,噶尔也已发现,于是自己将老父杀死,并割下头颅来见,并请赞普不要伤害其整个家族。松赞干布答应了昂日琼的请求,没有株连他的家族。②

松赞干布继承了父祖开拓的事业,当时悉补野部落控制的范围:北边大致以唐古拉山和通天河(???????)河谷为界,东部从今天青海玉树沿长江上游金沙江直到今四川甘孜的巴塘附近;塔布(???????)即今西藏林芝的加查县一带可以说是雅隆部落东南部最东的地区。往西就是现在的卫地(????),包括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这里是松赞干布祖先所建立的雅隆王国的所在地。再往西是整个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河谷,包括藏蕃(???????);堆乔(??????????,今西藏阿里地区)则是当时的象雄。③

①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52页、第页。②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年,第52—53页、第—页。

③F·W·托马斯著,李有义、王青山译:《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四川民族出版社,年,第12页。

????????????《西藏通史》吐蕃卷

吐蕃史话

你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7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