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眼病
//多角度看问题,方得豁然开朗
五轮学说起源于《内经》,五轮中的“轮”是比喻眼珠形圆而转动灵活如车轮之意。五轮学说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即现代眼科学所说的眼睑、内外眦、结膜和巩膜、角膜、瞳孔)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
肉轮属脾,病位在胞睑,常与脾、胃有关;
血轮属心,病位在两眦,常与心、小肠有关;
气轮属肺,病位在白睛,常与肺、大肠有关;
风轮属肝,病位在黑睛,常与肝、胆有关;
水轮属肾,病位在瞳神,常与肾、膀胱有关。
五轮学说提出了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是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沿用至今。
现代中医眼科学五轮学说诊治思路更加强调考察眼部结构或功能病变的因果关系,也更加注重考察眼部疾病的发生机制。当眼内有病变而全身无症状与体征,或有症状而较轻微,以至于无法作全身辨证时,五轮学说为视疲劳、老年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底出血等各类眼病的诊疗提供了依据,并拓展了眼内的“微观”辨证思路。
眼科退行性疾病
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大多能够使病情得到改善,或者延缓病情的发展,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眼的退行性改变以及某些年龄相关性疾病等。
眼科出血性疾病
中医通过活血化瘀等治疗,有的可以避免手术,有的结合西药治疗,治疗效果突出。
眼科围手术期
通过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后的康复。
中医药治疗干眼、视疲劳、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儿童多瞬症等也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在全身性疾病的眼科并发症,或者与全身状况有密切关系的眼病,以及某些眼科疾病伴有全身症状者,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论治,能够明显提高疗效。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明目茶
青葙子10克,菊花6克,枸杞子15克,炒决明子10克。提示,脾胃虚寒慎用,最好请自己的家庭医生,保健医生辨证配茶。
1
END
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