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电伊辛巴项目团队在乌干达的六个月
乌干达地处东非高原,是一个坐落在赤道线上的国家。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高原水乡”之称。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乌干达至今仍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家电网覆盖人口仅达全国人口的23%左右,是世界上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在三峡集团等中国企业的帮助下,乌干达一大批基础设施正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其国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伊辛巴水电站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该电站是三峡集团下属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以EPC合同模式承建。
乌干达伊辛巴运行咨询团队
年11月,伊辛巴电站即将迎来机组试运行验收工作,为了确保电站顺利完成试运行工作,伊辛巴项目部联系到集团内海外水电站运维专业单位——中国三峡国际电力运营有限公司,为伊辛巴电站提供此次运行管理技术支持服务。作为长江电力海外业务平台,此前国际运营公司已顺利承接伊辛巴电站业主方来华水电站运维技术培训项目。国际运营公司结合上次培训结果精心选派两批共6名运行专家组成项目团队到现场开展电站运行管理技术咨询工作。
现场调试运行
伊辛巴项目团队在各方通力配合下圆满完成了设备调试操作、水库调度、机组试运行考核、应急处置、设备移交验收、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及“中非合作论坛”期间电站保安全等运行管理工作,为长江电力在海外树立了良好形象。
攻坚克难做好准备工作°年11月19日,首批运行专家邢侃与宋伟鸣经过19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先期抵达伊辛巴工地。
伊辛巴水电站位于乌干达偏远地方,四周杂草丛生,水泊较多,蚊虫肆虐,是乌干达国内烈性疟疾的高发地,另外由于电站位于赤道附近且是高原地带,紫外线十分强烈,极端气候频发。出国之前,国际运营公司做好了充足的项目执行准备,落实项目执行的技术准备、后勤保障,组织人员体检,配备医疗防护用品,与伊辛巴电站项目部充分沟通,了解周边环境与疟疾的相关防范措施等,为项目组成员的现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两名运行专家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面对一个全新的电站,要想做好运行管理工作,就必须尽快熟悉电站运行环境,了解所有系统的设计原理,熟悉电站的所有设备。在现场运行人员高度缺乏且距离首台机组启动试验只有两周时间的紧张情况下,他们白天下现场核对设备,晚上学习各类系统图纸到凌晨。为快速掌握设备操作方法,他们主动联系设备厂家进行现场培训。由于现场暂时没有设备标识,他们就用记号笔逐个做上记号,尽一切办法为电站运行做好技术准备。
设备运行调试
为了伊辛巴电站能安全顺利完成试运行工作,结合前方实际情况,国际运营公司与伊辛巴项目部多次进行运行人员配置的深入讨论,最后确定增派4名运行专家赴现场工作,并且在最短时间内沟通协调完成了第二批运行专家的选调。
为了能尽快熟悉电站环境,第二批运行专家在后方利用业余时间熟悉图纸与资料,与前方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抵达项目现场后能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发电运行的工作状态。
设备状态巡检与国内水电站相比,伊辛巴电站工作环境复杂,运行团队首先要与中方监理、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做好沟通,了解他们的职责,摸清他们的人员配置情况及每个人的业务能力,为设备运行期间的故障处理及消缺做好技术管理准备。此外还要与乌干达业主及业主聘任的欧美咨询工程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组织构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ys/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