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饮食 >> 正文 >> 正文

国际法年会简报middot国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0/10/3
国际公法分论坛A4组主题:人权与国际人道法时间:月5月8日10:20—12:00地点: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主持人:盛红生(上海政法大学教授)国际公法分论坛A4组的专题报告由上海政法大学教授盛红生主持。盛红生教授首先对各位与会者的到场表示欢迎。1柳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柳华文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美洲人权法院引渡第一案的意义及其启示”发言之初,柳文华研究员指出,国家境外追逃追赃是一个需要多项合作的工作,存在着非常大的复杂程度。同时也是中国反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柳华文研究员对“黄海勇诉秘鲁”案件的案情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示,近年来,人权问题常常成为中国对外追逃遣返引渡的障碍。中国福建公民黄海勇是经济犯罪嫌疑人,不是腐败犯罪,但是他所经历的引渡过程中的国内和国际诉讼过程典型反映了中国对外追逃工作面临的挑战。年9月,中国专家首次在国际人权法庭出庭,协助秘鲁政府应诉,并且成功反驳了原告的相关主张。年6月,该法庭判决由于不存在死刑和酷刑风险可以将其引渡回中国。这一案件也被美洲人权法院称之为“第一案”。秘鲁宪法法院也最终认为,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引渡。在介绍当中,柳华文研究员尤其强调了美洲人权委员会对中国的偏见。美洲人权委员会认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引渡回中国,中国可能对其进行酷刑和死刑。柳华文研究员指出,这是外国对中国的误解。但同时也反映了本案处理的困难程度。在报告当中,柳华文研究员着重介绍了自己在秘鲁参与诉讼时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并表示,人权问题有着高度的复杂性,而且可能会涉及政治问题。在本案中,中国国内最新的法律制度和司法情况、非政府组织的一些报告、国际组织的一些文件都作为了本案的证据,但美洲人权法院做到了合理适用法律,排除了一些不适格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作出的相关证据。本案中美洲人权法院的法官们在判决中较为严格遵守了当下国际人权法的相关法理,审慎、客观地评估各种证据材料和各方主张,体现了较强的专业精神。最后,柳华文研究员总结道,本案是美洲人权法院引渡第一案,它在美洲人权法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是,因为它在审理和判决过程中,相当程度上参考了联合国人权条约机制处理相关申诉个案和欧洲人权法院受理相关案件的法理,所以本身在实质上并非全然地创新。更为准确地说,它是处理相关引渡、遣返案件与人权保障关系时的国际法法理的新的总结与体现。此外,本案对于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都会产生影响。美洲人权法院作出的专业性和逻辑性的法律分析,对我们国家来说不仅可以用来在国内法处理人权问题时予以借鉴,也可以在我国应对西方国家发难时提供必要的协助。2李红勃(外交学院教授)李红勃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国际人权法的实施和人权机构问题。”李教授表示,二战以后人权问题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ys/5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