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创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盟妇联将对年全区、全盟部分“最美家庭”事迹进行展播,通过“最美家庭”故事弘扬家庭美德,传播最美家风。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期的
“最美家庭”故事
年度全盟“最美家庭”
——孝媛媛、黄志强家庭
这是一对最美医护夫妻家庭——孝媛媛和黄志强的故事,她们用大爱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勇战病魔的奉献精神。医院上班,却一天也见不上一面;在其他夫妻共进晚餐之时,医院忙着……这就是医护夫妻的日常。虽然苦,虽然累,但她们从未放弃过自己热爱的工作,不忘初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
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从事护理工作。年获得全盟“三八红旗手”称号、自治区“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援鄂抗击新冠疫情“突出贡献奖”、援鄂抗击新冠疫情“最美逆行者”称号。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响应国家号召,孝媛媛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医院成立援助武汉医疗队应急梯队,医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孝媛媛深感使命重大,不容退缩。孝媛医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较多,护理任务较重。患者都是名副其实的重症。在疫情救治中,患者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做为医护人员,除了完成常规的护理治疗工作,经常要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尽管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琐碎,很浪费时间,甚至很消耗体力,但是很有意义。一位患者出院前,专门找到孝媛媛,向她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在你们的救助和鼓励下,我们基本康复了,快出院了,我觉得内蒙的是最棒的。”言语间,患者送来了一个拥抱,令孝媛媛热泪盈眶,有些言语哽咽,尽管隔着防护服,但此时医患的心灵是相通的。
医院工作期间,医疗防护物资紧张,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并有效完成各项治疗,孝媛媛每天连续工作6-8个小时,不能喝水、不吃东西、不敢上厕所,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结束后,每次脱下防护服时,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额头和鼻梁、眼眶下都留下了深深地勒痕,双手在汗水中泡的满是褶皱。即使这样的情况,她仍然义无反顾地出色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因为她坚信,只要医护人员坚持住了,对抗疫情,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有保障了。
孝媛媛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面前,站出来,冲到前面,这是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更是要发扬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展现出内蒙古医疗队的风采,成为当之无愧的‘逆行天使’,保护一百姓生命健康”。
黄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年4月,黄志强作为作为第十八批中国援非医疗队成员,踏上非洲大陆,开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疗队精神。卢旺达经济落后,医疗条件有限,缺医少药是普遍现象,医疗队的到来当地政府和患者非常的期待和欢迎。在这里,医疗队被卢旺达人民亲切的称为“白衣使者”和“最受欢迎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院医院,也是黄志强来到卢医院。“你们中国医生的麻醉技术很高,擅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教教我吗?”“我想和你学习椎管内麻醉,尤其是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吗?”......工作中当地麻醉医生多次表达了想学习的意愿。作为医疗队麻醉医生,黄志强经常为当地医生讲解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要领,指导他们完成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
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本职工作,医疗队员也会经常帮助当地医生解决一些问题。医院医院,由于条件有限,设备落后,能够完成的手术麻醉单一。当地的两位麻醉医生找到黄志强,希望能够帮助她俩完成全麻气管插管术。经过了解,当天共有四个病人需要这样的麻醉操作。在黄志强团队的指导下,她们顺利的完成了操作。每完成一例手术麻醉,看到病人顺利苏醒安全送出手术室,她俩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医疗队员的技术并表达谢意。在卢旺达期间,医疗队员会放弃假日休息的时间,参与到各类抢救急危重病人的手术工作中。
年援非任务结束,黄志强获得了卢旺达政府卫生部门和国家卫建委颁发的荣誉证书。医院的黄志强,继续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家乡的人民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黄志强说:“医者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被需要。作为一个医生,在异国他乡被需要,能够用自己的医术仁心为当地的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是最大的幸福”。
在疾病面前,人类既弱小又伟大,总有人为我们义无反顾、逆风而行。孝媛媛、黄志强夫妻各自肩负起使命,凭借着共同的信念,埋头苦干,互相支持,默默为医疗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用大爱诠释幸福,用真诚见证奇迹。
编辑:杨梦颖校验:娜日苏
审核:陶丽
往期回顾郑重声明锡林郭勒盟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招募公告锡林郭勒盟妇女联合会巾帼志愿者(团队)招募通告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