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中非经贸” 在西非大型天然良港之一阿比让,数十艘中国工程船正日夜不停地忙碌,对科特迪瓦经济首都的港口实施扩建。从高空俯瞰,在港口旧码头左侧,近百个钢筋水泥制成的巨型沉箱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巨大的新集装箱码头——这将是西非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阿比让港现在年吞吐量为65万个标准集装箱,扩建后的吞吐能力可达近万个标箱,这将给科特迪瓦经济带来巨大推动力。”负责港口扩建的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港湾”)西非区副总经理王广生如此评价阿比让港扩建工程的意义。
阿比让港口扩建项目于年11月开工,项目资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买方信贷。当地观察人士表示,扩建后的阿比让港将成为西非第一大港,对将科特迪瓦建成西非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阿比让港扩建后将在科特迪瓦经济振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科特迪瓦外交部亚洲司中国处处长比克说。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科特迪瓦是个开放的国度,今后要建设经济特区、沿大西洋公路、跨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希望中国公司多多参与,带来资金、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帮助科特迪瓦创造就业、扩大出口和增加外汇收入。
非洲大陆被海洋包围,这个发展中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能否实现整体经济加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提升海运能力、成为海洋大洲。事实上,非洲虽多天然良港,但吞吐量都不大,主要原因是港口设施陈旧。据中国商务部数据,非洲海港年吞吐能力大多在万个标箱以内,仅埃及塞得港和南非德班港等少数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万个标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上海港的年吞吐量超过万个标箱。近年来,一股“港口修建潮”在非洲涌现,而中国工程公司因施工质量好、报价合理、工期短广受青睐。
港口要发挥效能,须靠铁路等物流网络支撑。在非洲,中国公司不仅修建港口,还把铁路修到一些港口附近,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从货轮上卸下后,不用经过其他交通工具转运,直接装上火车拉到各个内陆国家,实现“港铁联运”。
(吉布提港)
以吉布提港为例,中国招商局集团刚刚在这里建成多哈雷多功能码头,而中国港湾目前正承建该港盐业出口码头,加上即将全面投入运营的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无论是埃塞俄比亚的货物经由吉布提港出口还是世界各地的货物经由亚吉铁路转运到东非各国,都将十分方便。
在东非另一个主要国家肯尼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旗下的中国路桥公司年参与扩建了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而该集团目前正在建设距蒙巴萨不远的肯另一大天然良港——拉姆港。在刚刚开通的蒙内铁路(蒙巴萨至内罗毕)以及目前在建的内马铁路(内罗毕至马拉巴)和乌干达东线铁路(坎帕拉至马拉巴)的支撑下,“港铁联运”可望盘活整个东非物流业。
非洲经济要持续发展,港口吞吐量有限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带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及雄厚资金来到非洲,参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他们的参与,一些新的现代化港口在非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老港口则以较低成本迅速提升吞吐能力,非洲正快速成长为一个海运大洲。
把握非洲商机
尽在中非经贸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