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新疆
自驾
摄影
那一年
我们一起
转山转水转佛塔
还有那
一起去过的布达拉
布达拉宫古老而又神秘,千年以来不断的添加和建造让布达拉宫有着复杂而又庞大且完整的内部格局。也正是如此,布达拉宫是无数人心中朝圣的圣地,是西藏之行中必须的地方之一。
在拉萨你会发现,无论傍晚、清晨还是朗日晴空,无论四面八方哪个方位,也无论是驻足山脚仰望或从车窗巡礼,还是于空中透过流风淡云俯瞰,那种地势与建筑浑然一体宛若天成的气势都清晰而强烈,足以令观者动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布达拉宫是禁止游人拍照的,所以没有去过布达拉宫的人们只能在网上找找图片过过眼瘾,但是就算这样也无法看到布达拉宫内部的风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打包带来了布达拉宫内部的私房照,让大家能够一饱眼福!
圆满汇集道这条进宫坡道迂回曲折,是连络天上与人间的一条漫长的之字形山道。山道由九百多阶的石板舖成,无论你是有幸上山朝见达赖的贵客信眾,或是每日参与朝会的贵族大臣,更或者只是负责挑水上山的执役僧侣,都必须亲自用双脚走这条漫长的道路。似乎,爬完了这九百多级的阶梯,所有的圆满也都汇集在你身上了。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布达拉宫外墙有明显的收分,这样既能分散墙体的重量,又能起到坚固建筑整体的作用。这里还有布达拉宫上山的女儿墙。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圆满汇集道的尽头处有一高大的门楼,门楼前罩有一仿犛牛帐篷色的长布帘,让人瞧不清里头的情况。再往上去,就是属於色界、天界的白宫上三层了。
白宫东大门
布达拉宫白宫的东大门就是圆满汇集道"平措堆朗大门"门框周围饰有木雕的八大吉祥、七头狮子排列,象征为七政宝。下面的门楣上有梵、藏、汉等三种文字书写的“百种圆满汇集道”字样的匾文。门墙的厚度厚达2米。
白宫东大门门口的墙上绘有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北青风神等等佛教护法。每幅画均高约6米,宽约2.5米,天王形象高大威武、凶神恶煞,或持宝伞、或握慧剑、或弹琵琶、或缠绞龙、或骑神兽,镇守四方八面,以防邪魔歪道。
东欢乐广场
出了东大门的廊道,你会进入一个离地六七十米的广场,这就是专供达赖喇嘛在节日期间观赏跳神、藏戏表演的场所,藏语称“德阳夏”意思是东欢乐广场。广场的地面全是用西藏特有的阿嘎土打成。面积达一千六百平方米。“阿嘎”其实就是一种风化石。似土似石,亦土亦石,主要用来做地坪。广场的左右两侧全為两层楼的僧房所包围。
僧官学校门楼
广场的后方就是僧官学校门楼。他们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官场礼仪、藏文文法、诗镜论、书法等。这些科目是通过佛经来教读的。时间为十至十五年,而且几年招一次,每次只招十几人。毕业后一部分成为“僧官”系统的官员。
走入僧官学校楼门,入口挂有一口大鼓,悬吊在屋梁上,大概是当时击鼓招集僧众。
白宫主楼广场的前方是白宫4~7层的主要楼房。宫高七层,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达赖喇嘛的冬宫。白宫第四层中央的东大殿,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五、六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的第七层是达赖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宫,即东、西日光殿。说是“殿”,平均不超过三十平米,比起布达拉宫大多数光线昏暗迷宫式的房间,达赖居所的采光很好。达赖喇嘛的亲信随员居住在布达拉宫西端的朗杰札仓。从这里开始就不能拍照了。
德央夏德央夏的正西面有三排并列的木质扶梯,虽不高,但很陡。当中的扶梯是专供达赖上下的,一般僧众和官员,只允许从两边扶梯上下。这里是去各个宫殿必经之路。白宫门廊
白宫门廊是通往白宫的大门,松格廊廊道,廊道内雕梁画栋,满布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入藏图,南壁绘有五世达赖喇嘛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执政的文告。东壁有轮回图、坛城图、民俗图等。
东有寂圆满大殿
东有寂圆满大殿在松格廊廊道的尽头,藏语称“措钦夏司西平措”,殿内耸立44根大柱子,面积达77平方米。殿内梁柱、斗拱上雕刻图案极其精美。宝座上方有年同治皇帝所赐的“振锡绥疆”金字匾文。
东大殿建于年,这里是后世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政治和宗教活动的地方,殿内保存着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喇恒喇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
东日光殿
在白宫的顶层一东一西有两个殿堂群,这就是白宫顶层达赖的寝宫,东、西日光殿。东日光殿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晚年扩建的起居室,正门左右悬挂着两个“虎皮权利棒”,象征着权利和威严。
东日光殿侍卫室,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自于名家之手。平时有侍卫值班。官员举行仪式时,四品以下官员就座的地方。
再往內是朝拜厅,正面中央为达赖喇嘛宝座,后面供有宗喀巴佛像,两边是书房和更衣室。在达赖宝座的左边柱子上,挂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画像。宝座前边还有两个青瓷花瓶,约2米。朝拜厅的东、西、南墙壁上绘满了壁画,至今保存完好。每年的藏历新年,达赖都要在这里接见朝拜的僧俗官员。
永固福德宫,藏语称“达丹白孜”,是达赖喇嘛会见贵宾的地方,即是现在的贵宾室。
东日光殿内的长寿殊胜宫,是达赖喇嘛平日学习经文及日常起居的地方。北面供有长寿三尊佛像,其內部为达赖的卧室。
其內还有护法神殿,藏语称"森琼平措贡司",里头供有六臂依估神、吉祥天母、乃琼护法神(白哈尔王,他司职东方海螺天宫)。
西日光殿
走出东日光殿后,就到了西日光殿。西日光殿“福地妙旋宫”,此殿系达赖喇嘛每日上朝的殿堂,这里是达赖每天上朝会见大臣的地方。殿堂内设有达赖喇嘛的宝座和全套法器,这里的辉煌布置,堪比中原皇帝上朝的宫殿。
西日光殿由朝拜殿、经堂、修法室、护法神殿、卧室、厨房组成,除达赖的活动区域外,尚有侍卫官、僧俗官的办公、茶座等功用。
走廊,各殿堂门前均设有相互贯通的走廊,其墙壁上,绘满了壁画,周围还有各种浮雕。
殊胜僧院,殊胜僧院创建于二世达赖喇嘛时期,五世达赖喇嘛时发展成随修僧院。
两个殿堂之间为一个宽大的平台,这里也是白宫的顶部。
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拉萨城,视野非常开阔,凭栏远眺,拉萨河谷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红宫
红宫是五世达赖圆寂后由第司桑结嘉措主持修建的。从年2月开始兴建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殿起,之后又附建了历辈达赖的灵塔殿和众多的各类佛殿、经堂,到年4月外部工程竣工。红宫居于白宫之中,整体布局采取曼荼罗形式,红宫东西两侧和南侧衔接着白宫。宫墙全部由一米厚的花岗岩砌成,宫墙上没有朝南的大门,只有齐齐整整的一排排梯形的小窗。俨然像一座藏式的城堡。东侧修有石级,直通东侧大门。在山下仰视布达拉宫,一种庄严肃穆和神秘莫测的感觉油然而生。
坛城殿(鲁朗康)
坛城殿是红宫著名的殿堂之一。踏入坛城殿,我们进入了奇幻的佛教密宗境界,眼前令人目眩的金宫银殿,镶嵌着各种宝石,层层堆砌,复杂而精细。这里是红宫著名的殿堂之一,藏语名为“轮朗康”。殿堂中心的“桑旺堆巴坛城”。即是密集本尊大坛城,铜质镀金。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筹建。
殿堂西面为吉杰坛城,即大威德本尊坛城,铜质镀金。75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筹建。
殿堂东面为德却坛城,即胜乐本尊坛城,铜质镀金。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筹建。清高宗御赐的2个金质牌坊,分别安装在三座坛城的四道门上。
殊胜三界殿(萨松朗杰)
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由七世达赖喇嘛所建。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许多重大活动都在此殿举行。殊胜三界殿内供奉着康熙皇帝的“长生禄位”,上面是竖排的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9个金字。
牌位上方是一幅乾隆皇帝身着红、黄色袈裟,头戴红色僧帽的唐卡画像。乾隆皇帝被藏传佛教界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在晚年出家修行佛法,师傅便是六世班禅班丹益西,所以身为皇帝的他有穿袈裟的画像。每逢藏历年初一和皇帝过生日,达赖喇嘛都要率领西藏百官来此向中央政府朝拜,尽一尽臣对君的礼节。
乾隆皇帝像和皇帝万岁牌位在殊胜三界殿内供奉了数百年,灯火长明,香火不断,其历史内涵是不言其明的。
殊胜三界殿内有一尊银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此像共面只手,前方三面为静相,右方三面为半静半猛相,左方三面为猛相,上部两面为笑相,顶上有无量光佛像,每只手的掌心上均有一只眼睛。
长寿乐集殿
长寿乐集殿设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着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挨革则底”护法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余尊佛像。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塑像面容清瘦而文静,颇有点儿书生气。据说这是整个布达拉宫中唯一一座有关这位神秘达赖的塑像,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布达拉宫中没有灵塔的达赖。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的灵塔殿
在红宫最西和最后是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的灵塔殿,藏语成为“格列顿杰”金质灵骨宝塔,译言妙善如意塔,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
整个佛塔是按菩提塔造型所建,放置在3层楼高的殿堂内。塔内藏有佛陀之舍利、《甘珠儿》大藏经等诸多文物。塔的宝瓶及各层次上的雕刻极其精致,镶嵌的金刚钻、帝青宝、红莲宝石、翡翠石、珍珠等都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一个洁白的右旋海螺镶嵌于塔的中间部位,显得格外醒目。為了表示对他的尊崇,他们在塔座上鐫刻了承抬基座的狮子,而在藏传佛教裡,只有特殊领悟大乘菩萨五道十地尊者的法体,才有资格安放在那样的狮子塔座上。
灵塔上方有一座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的塑像。灵塔前的供公上摆满了瓷器、珐琅器及金灯银碗等精巧玲珑的文物和工艺品。
传说殿内的坛城是20世纪慈禧太后送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礼物,用22万颗细小的珍珠和珊瑚串缀而成,高约0.5米,分7层,堪称中国珍珠塔之最。宝塔各层正面有镀金八瑞相,由善神德胜向能仁王献的八瑞物,古代法王所摆设的轮王七宝,汉银金雕曼佗罗、金灯、银灯、黄搪瓷供水杯、瓷器宝瓶、汉银香炉,格萨尔王用过的锣、大理石明镜、瓷制雄狮、玉石花盆、象牙等多种供奉。
上师殿-"喇嘛拉康"
上师殿,藏语称为“喇嘛拉康”,殿中主要供奉着西藏著名佛教上师的塑像。殿堂中央供奉有密宗黄教开山祖师"宗喀巴大师"像。殿堂两旁为五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塑像,西侧佛龛内供有藏传佛教其他各教派祖师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贤者铸像多尊。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灵塔建于年,塔高9.36米,塔身造型相当于菩提塔。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约公斤,上嵌近万颗珠宝。宝塔上有诸多珍贵文物,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极其精美,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塔前摆放着曼佗罗、宝瓶等佛教器物。
塔旁有银制七世达赖喇嘛的塑像,以及佛龛、经书架等。
圣观音殿(帕巴拉康)
圣观音殿是布达拉宫最早期的建筑物之一,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布达拉宫主供殿和心脏部位。它的下面是法王洞,这两处建筑也是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唯一留存下来的两个殿堂,具有其他殿堂无法比拟的历史、文物价值。圣观音殿门上方悬挂着9世纪后期,清朝同治皇帝御书的“福田妙果”匾额。匾额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特别是汉文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自在观音像是布达拉宫的主要神像,为松赞干布所依本尊,属布达拉宫的镇寺之宝,也是这座千年神阙的灵魂。
圣观音殿中还存有宗喀巴大师像、观音千手千眼像等佛像、一尊用刺桐子所塑的文殊六面阎蔓罗佛像、莲花生大师的脚印、十二世达赖婴儿时的脚印等圣物等等。
站在殿堂之前,你可以看到殿堂地上有一颗绿松石,这里便是布达拉宫中心,也是拉萨的中心位置。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的灵塔殿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的灵塔建于年,塔高9.4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约75公斤。灵塔内藏有价值连城的文物—舍利。门楣及塔身各层次雕刻极具特色,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近千颗,是所有灵塔中工艺最精良、造型最精彩的一座。塔前摆放着曼佗罗、宝瓶、供灯、供水瓶等。
塔旁有银制八世达赖喇嘛的塑像。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灵塔殿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灵塔建于85年,塔高7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两,塔内藏有各种珍贵宝物,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十分精致优美,镶嵌有各种珍宝近千颗。
塔旁有九世达赖喇嘛和宗喀巴的坐像。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岁时在布达拉宫突然圆寂,是历世达赖喇嘛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在他以后的三世也都在22岁前暴亡。当时,清政府和百姓都怀疑这四位达赖是被人毒死的,但始终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作为“至高无上”的达赖的生命,也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成了一种脆弱的牺牲品。
时轮殿(堆廓拉康)
时轮殿中心有铜质鎏金的时轮立体坛城一座,坛城的梵语音译为曼陀罗,它是密宗佛神聚集作法的道场。坛城因所奉本尊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时轮坛城的本尊佛就是时轮金刚。“时轮”即时间的车轮。
这座坛城层层叠叠,气势非凡。佛教传说古印度北方有个香巴拉天国,即西方极乐世界,通过修时轮金刚密法,就可进入香巴拉天国。由于修该法需要掌握天文、历算等知识,所以时轮殿的墙上还绘有时轮神像和历算家像62尊。
时轮本尊坛城层层叠叠,气势非凡,建造于五世达赖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坛城的中间是铜、木头和泥土架起的一个非常精细、结构繁杂的楼阁亭台模型,工艺精巧、形制秀丽,代表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无量寿佛殿(次巴拉康)
无量寿佛殿中间的佛座上供奉了9尊无量寿佛塑像以及2尊度母、卓玛女神像。东边有七只慧眼的白度母,西面有两目的绿度母,南面有8世达赖宝座。四周绘有观音菩萨刹土景观和释迦牟尼“佛本生传”等佛教题材的壁画。
法王洞
在二回廊的西北端即可进入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之一法王洞(曲吉竹普)。法王洞是7世纪吐蕃时期的建筑,是一座岩洞式佛堂。是一座岩洞式佛堂,建筑在布达拉山(即红山)的顶上,左右两侧配有两座小白塔,位于红山的最高点,其位置也恰好在布达拉宫的中央。殿堂面积不大,约30平方米,曾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长期居住过的殿堂,为松赞干布的修行室。
殿堂内有赤尊公主、文成公主、藏族妃子蒙萨赤嘉怀抱王子贡日贡赞的塑像。
以及王子贡日贡赞、大臣禄东赞、现行藏文的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等人物塑像。这些塑像都色彩艳丽,手法细腻,形象生动,一般被认为是吐蕃时期的作品。
响铜殿
响铜殿因内部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铸造而得名。殿内供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佛像等约3余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乐年间内地制造的塑像达上百尊,可称世间各类响铜像之集大成。
响铜是一种合金,据说其工艺现已在印度和西藏等地失传。黄金有价,而响铜无价,所以响铜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们是布达拉宫比黄金价值更高的珍宝。
红宫二回廓
回廓四周满绘布达拉宫修建史、红宫落成庆典和佛事活动等壁画,画风奔放,色泽鲜艳。
公元七世纪30年代,由第33代吐蕃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在红山建为王宫。当时松赞干布依观世音的剎土形状,建造了外有三道城墙,內有各种所依的座宫室。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宫建制,立法号令全臣,施政全蕃,并遗使与周边各国姻好立盟。
公元九世纪,隨着吐蕃王朝的解体,民众的大起义,萨迦、帕竹、仁布、藏巴历代政权的更迭时所发生的內乱,使得红山和药王山上的古吐蕃时期的两个宫殿逐渐衰败了。
公元年,即藏历水马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掌握了全藏的政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丹颇章政府。
公元年,即藏历木鸡年,以第司为主要负责人,在红山上建造了白宫大楼,从顶层的寝室、宫前围墙到护卫门楼,包括地方政府十三品公职人员的工作场所。五世达赖喇嘛执政四十年,于公元年即藏历水狗年圆寂。
第司从公元年即藏历铁马年在布达拉宫的中间地带建造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即有十三层的红宫大楼。
期间不断修建灵塔、佛殿、经堂、僧官学校等,一直到年建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即"妙善如意灵塔"楼。
经历年历史,布达拉宫形成了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宫殿高5.米,是西藏规模最大,样式最全的宫殿。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办公所、僧官学校、僧舍、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宫堡。
布达拉宫內珍藏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7万多件文物,典籍6万余函卷,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瑰宝,受到全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y/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