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宫是五世达赖圆寂后由第司桑结嘉措主持修建的。从年2月开始兴建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殿起,之后又附建了历辈达赖的灵塔殿和众多的各类佛殿、经堂。到年4月外部工程竣工,共花费白银多万两。当时,除了各地征集民工余人外,还有画匠、雕花匠、刻字匠、绘画匠、石匠、木匠、金匠、缝纫匠、泥塑匠等多人。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清康熙帝还特意从内地派了名汉、满、蒙工匠进藏参与建设。
红宫居于白宫之中,整体布局采取曼荼罗形式,红宫东西两侧和南侧衔接着白宫。宫墙全部由一米厚的花岗岩砌成,宫墙上没有朝南的大门,只有齐齐整整的一排排梯形的小窗。俨然像一座藏式的城堡。东侧修有石级,直通东侧大门。在山下仰视布达拉宫,一种庄严肃穆和神秘莫测的感觉油然而生。
红宫游览路线坛城殿-殊胜三界殿-长寿乐集殿-十三世达赖灵塔殿-上师殿-七世达赖灵塔殿-圣观音殿-八世达赖灵塔殿-九世达赖灵塔殿-时轮殿-释迦能仁殿-无量寿佛殿-法王洞-普贤追随殿-响铜殿-红宫二回廓-西有寂圆满大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观世音本生殿坛城殿(鲁朗康)坛城殿是红宫著名的殿堂之一。踏入坛城殿,我们进入了奇幻的佛教密宗境界,眼前令人目眩的金宫银殿,镶嵌着各种宝石,层层堆砌,复杂而精细。这里是红宫著名的殿堂之一,藏语名为“轮朗康”。坛城这样的城堡不可思议,是密宗修练者大成者方可达致的最高境界,根据各人修持不同的本尊而看见、进入不同的坛城。
殿内供奉有七世达赖喇嘛于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的密集(桑旺堆巴)、胜乐(德却)和大威德(吉杰)三尊信誓神像的金质大型立体坛城,用于供奉密宗“桑第杰松”三佛。殿内四周绘有壁画,内容大都是佛教名人寺及教史。
殿堂中心的“桑旺堆巴坛城”。即是密集本尊大坛城,铜质镀金。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筹建。
殿堂西面为吉杰坛城,即大威德本尊坛城,铜质镀金。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筹建。
殿堂东面为德却坛城,即胜乐本尊坛城,铜质镀金。年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筹建。清高宗御赐的12个金质牌坊,分别安装在三座坛城的四道门上。
殊胜三界殿(萨松朗杰).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由七世达赖喇嘛所建。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许多重大活动都在此殿举行。如“金瓶掣签”活动就曾在此进行过。在西藏的历世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中,九、十、十一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七、八、十世班禅喇嘛的转世灵童,就是通过“金瓶掣签”最后认定的。
起初,这一活动是在殊胜三界殿的康熙皇帝万岁牌位和乾隆皇帝像前进行的,到后来才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
殊胜三界殿内供奉着康熙皇帝的“长生禄位”,上面是竖排的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9个金字。牌位上方是一幅乾隆皇帝身着红、黄色袈裟,头戴红色僧帽的唐卡画像。乾隆皇帝被藏传佛教界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在晚年出家修行佛法,师傅便是六世班禅班丹益西,所以身为皇帝的他有穿袈裟的画像。每逢藏历年初一和皇帝过生日,达赖喇嘛都要率领西藏百官来此向中央政府朝拜,尽一尽臣对君的礼节。
乾隆皇帝像和皇帝万岁牌位在殊胜三界殿内供奉了数百年,灯火长明,香火不断,其历史内涵是不言其明的。
殊胜三界殿内有一尊银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此像共11面只手,前方三面为静相,右方三面为半静半猛相,左方三面为猛相,上部两面为笑相,顶上有无量光佛像,每只手的掌心上均有一只眼睛。这尊佛像制作于年,采用纯银制成,面部涂金,高约3米,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此花费了一万余两白银。
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一旁的经书架上,还置放着雍正皇帝赐与七世达赖喇嘛的北京版《丹珠尔》经书。
长寿乐集殿
长寿乐集殿设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着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挨革则底”护法神和宗喀巴塑像等余尊佛像。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塑像面容清瘦而文静,颇有点儿书生气。据说这是整个布达拉宫中唯一一座有关这位神秘达赖的塑像,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布达拉宫中没有灵塔的达赖。
仓央嘉措于公元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年,第司桑结嘉措在多年秘而不发五世达赖丧事之后,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拜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年,第司桑结嘉措被拉藏汗杀害后,六世达赖也被拉藏汗指为不守法规,不是真正的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康熙谕令解送北京。年,仓央嘉措在被解送往北京的途中,行至青海湖附近病故,年仅24岁。有人说他是被拉藏汗下令杀害,也有人说他到京后被软禁于山西五台山或出游至内蒙古阿拉善旗,以后圆寂于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为:他被押送人员释放,过着流浪的生活,先后游历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他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辛,但在各地却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诗歌和传说。
总之,从年起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便神秘地从布达拉宫消失了,成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仓央嘉措在西藏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迷一样的人。不管有关他离开布达拉宫后的去向和生死存有多少争议,不管历史书中如何评价他的功绩,仓央嘉措在藏族人民心中却享有特殊的地位,因为他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才华出众又风流倜傥的诗人,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及所见所闻,写就了大量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情歌,即《仓央嘉措情歌》,“情歌”至尽仍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的灵塔殿
在红宫最西和最后是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年深秋,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人们认为他的政绩可与五世达赖相比,因而灵塔的规格应与五世达赖的不相上下。年,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开始动工,3年后落成。它是布达拉宫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座建筑。殿堂3层,灵塔高14米,仅比五世达赖灵塔低0.86米。但金箔所用黄金竟达公斤。珠玉宝石遍缀塔身。各种宝石的价格相当于黄金的10倍以上,为8座灵塔中价值最高的一座。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年58岁)的灵塔殿,藏语成为“格列顿杰”金质灵骨宝塔,译言妙善如意塔,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
整个佛塔是按菩提塔造型所建,放置在3层楼高的殿堂内。塔内藏有佛陀之舍利、《甘珠儿》大藏经等诸多文物。塔的宝瓶及各层次上的雕刻极其精致,镶嵌的金刚钻、帝青宝、红莲宝石、翡翠石、珍珠等都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一个洁白的右旋海螺镶嵌于塔的中间部位,显得格外醒目。為了表示对他的尊崇,他们在塔座上鐫刻了承抬基座的狮子,而在藏传佛教裡,只有特殊领悟大乘菩萨五道十地尊者的法体,才有资格安放在那样的狮子塔座上。
灵塔上方有一座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的塑像。灵塔前的供公上摆满了瓷器、珐琅器及金灯银碗等精巧玲珑的文物和工艺品。
传说殿内的坛城是20世纪慈禧太后送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礼物,用22万颗细小的珍珠和珊瑚串缀而成,高约0.5米,分7层,堪称中国珍珠塔之最。
宝塔各层正面有镀金八瑞相,由善神德胜向能仁王献的八瑞物,古代法王所摆设的轮王七宝,汉银金雕曼佗罗、金灯、银灯、黄搪瓷供水杯、瓷器宝瓶、汉银香炉,格萨尔王用过的锣、大理石明镜、瓷制雄狮、玉石花盆、象牙等多种供奉。
上师殿-喇嘛拉康
上师殿,藏语称为“喇嘛拉康”,殿中主要供奉着西藏著名佛教上师的塑像。殿堂中央供奉有密宗黄教开山祖师宗喀巴大师像。殿堂两旁为五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塑像,西侧佛龛内供有藏传佛教其他各教派祖师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贤者铸像多尊。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年)50岁。的灵塔殿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灵塔建于年,塔高9.36米,塔身造型相当于菩提塔。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两(约公斤),上嵌近万颗珠宝。
宝塔上有诸多珍贵文物,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极其精美,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
塔前摆放着曼佗罗、宝瓶等佛教器物。
塔旁有银制七世达赖喇嘛的塑像,以及佛龛、经书架等。
圣观音殿(帕巴拉康)。圣观音殿是布达拉宫最早期的建筑物之一,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布达拉宫主供
殿和心脏部位。它的下面是法王洞,这两处建筑也是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唯一留存下来的两个殿堂,具有其他殿堂无法比拟的历史、文物价值。
圣观音殿门上方悬挂着19世纪后期,清朝同治皇帝御书的“福田妙果”匾额。匾额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特别是汉文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自在观音像是布达拉宫的主要神像,为松赞干布所依本尊,属布达拉宫的镇寺之宝,也是这座千年神阙的灵魂。
传说这尊雕像是天然形成的,由印度自行来到拉萨。他不是端坐而是站立了1多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战火纷飞或者纵横捭阖的年代,这尊神圣的佛像,不止一次地被战胜者或战败者带出拉萨,奔突于兵荒马乱之中,流传于各个部落首领之手,但每次都又奇迹般的物归原主,重返布达拉宫,安然立于帕巴拉康神座。
也许正是这些传奇性的经历,使他在藏传佛教徒的心目中更加殊圣,更加灵异无比了。
圣观音殿中还存有宗喀巴大师像、观音千手千眼像等佛像、一尊用刺桐子所塑的文殊六面阎蔓罗佛像、莲花生大师的脚印、十二世达赖婴儿时的脚印等圣物等等。
站在殿堂之前,讲解的导游说殿堂地上有一颗绿松石,这里便是布达拉宫中心,也是拉萨的中心位置。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的灵塔殿
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年49岁)的灵塔建于年,塔高9.4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35两(约公斤)。灵塔内藏有价值连城的文物—舍利。
门楣及塔身各层次雕刻极具特色,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近千颗,是所有灵塔中工艺最精良、造型最精彩的一座。
塔前摆放着曼佗罗、宝瓶、供灯、供水瓶等。
塔旁有银制八世达赖喇嘛的塑像。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灵塔殿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年11岁)的灵塔建于年,塔高7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两,塔内藏有各种珍贵宝物,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十分精致优美,镶嵌有各种珍宝近千颗。
塔旁有九世达赖喇嘛和宗喀巴的坐像。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11岁时在布达拉宫突然圆寂,是历世达赖喇嘛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在他以后的三世也都在22岁前暴亡。当时,清政府和百姓都怀疑这四位达赖是被人毒死的,但始终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作为“至高无上”的达赖的生命,也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成了一种脆弱的牺牲品。
时轮殿(堆廓拉康)
时轮殿中心有铜质鎏金的时轮立体坛城一座,坛城的梵语音译为曼陀罗,它是密宗佛神聚集作法的道场。坛城因所奉本尊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时轮坛城的本尊佛就是时轮金刚。“时轮”即时间的车轮。
这座坛城层层叠叠,气势非凡。佛教传说古印度北方有个香巴拉天国,即西方极乐世界,通过修时轮金刚密法,就可进入香巴拉天国。由于修该法需要掌握天文、历算等知识,所以时轮殿的墙上还绘有时轮神像和历算家像尊。
时轮本尊坛城层层叠叠,气势非凡,建造于五世达赖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坛城的中间是铜、木头和泥土架起的一个非常精细、结构繁杂的楼阁亭台模型,工艺精巧、形制秀丽,代表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按佛教密宗的说法,世上共有一千多本尊佛,坛城是本尊佛的住持之地。而每位本尊所属坛城的规格及做法都有所不同。它们的形状、颜色、细部.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坛城的中间是铜、木头和泥土架起的一个非常精细、结构繁杂的楼阁亭台模型,如同真实的建筑物那样设施齐备。
在殿堂的东侧佛龛中,有上百个小塑像,据说这些都是来参加考试的人,只有一一过关,才能到达坛城的最高层,从而表明其佛学修炼亦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
在时轮殿的西南角,单独供有莲花生大师的塑像。莲花生本是印度乌仗那地方(今巴基斯坦境内)人,但在藏传佛教界享有很高声望。在吐蕃时期佛教开始传人西藏之时,他应邀云游藏地,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弘扬佛法,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以传输佛教密宗为主,创建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寺院桑耶寺,开创了藏传佛教最早期的教派--宁玛派(俗称红教).并在西藏留下大量的著连、译著和民间传说。
释迦能仁殿-次旺拉康
本殿主供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塑像,其两侧为释迦牟尼的八大弟子的立像。
次旺拉康曾是七世达赖的寝官,故设有七世达赖喇嘛宝座。殿内存放有八世达赖时期誊写的《甘珠尔》大藏经部。
无量寿佛殿(次巴拉康)
无量寿佛殿中间的佛座上供奉了9尊无量寿佛塑像以及21尊度母、卓玛女神像。东边有七只慧眼的白度母,西面有两目的绿度母,南面有8世达赖宝座。四周绘有观音菩萨刹土景观和释迦牟尼“佛本生传”等佛教题材的壁画。
在二回廊的西北端即可进入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之一法王洞(曲吉竹普)。法王洞是7世纪吐蕃时期的建筑,是一座岩洞式佛堂。是一座岩洞式佛堂,建筑在布达拉山(即红山)的顶上,左右两侧配有两座小白塔,位于红山的最高点,其位置也恰好在布达拉宫的中央。殿堂面积不大,约30平方米,曾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长期居住过的殿堂,为松赞干布的修行室。
松赞干布是吐蕃第33代赞普,13岁登位,以超人的才干迅速平定内部贵族叛乱,继而兼并了青藏高原上的诸多部落,开创了统一大业。经过他的励精图治,使吐蕃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他还以远见卓识先后与尼泊尔和唐朝联姻,迎娶了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建设了宏伟的布达拉宫。
在西藏的历史上,松赞干布与后来的赞普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并称为吐蕃时期的“三大法王”。在西藏的寺庙中,松赞干布的形象非常好认:他面容英俊,留一细长的八字胡,身着长袍俗装,特别是在他用黄头巾裹紧的头顶上露出无量光佛的小头像。这是松赞干布独一无二的标志。
殿堂内有赤尊公主、文成公主、藏族妃子蒙萨赤嘉怀抱王子贡日贡赞的塑像。
以及王子贡日贡赞、大臣禄东赞、现行藏文的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等人物塑像。这些塑像都色彩艳丽,手法细腻,形象生动,一般被认为是吐蕃时期的作品。
布达拉宫珍藏着一顶松赞干布用过的头盔,上面附有五部佛(即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佛),镶嵌各种宝石,形同交叉金刚杵,制作工艺精美,极为奇异,给人以见此帽如见赞普之感,是一件年代久远的稀有文物。
普贤追随殿-公桑杰珠康
殿中供奉主佛铜质鎏金释迦尼坐佛,左右为观世音和五世达赖喇嘛像等。东西两侧佛龛內有余件佛相及佛塔。
响铜殿因内部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铸造而得名。殿内供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佛像等约0余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乐年间内地制造的塑像达上百尊,可称世间各类响铜像之集大成。
响铜是一种合金,据说其工艺现已在印度和西藏等地失传。黄金有价,而响铜无价,所以响铜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们是布达拉宫比黄金价值更高的珍宝。
红宫二回廓回廓四周满绘布达拉宫修建史、红宫落成庆典和佛事活动等壁画,画风奔放,色泽鲜艳。
1公元七世纪30年代,由第33代吐蕃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在红山建为王宫。当时松赞干布依观世音的剎土形状,建造了外有三道城墙,內有各种所依的座宫室。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宫建制,立法号令全臣,施政全蕃,并遗使与周边各国姻好立盟。
2公元九世纪,隨着吐蕃王朝的解体,民众的大起义,萨迦、帕竹、仁布、藏巴历代政权的更迭时所发生的內乱,使得红山和药王山上的古吐蕃时期的两个宫殿逐渐衰败了。
3公元年,即藏历水马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掌握了全藏的政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丹颇章政府。
4公元年,即藏历木鸡年,以第司为主要负责人,在红山上建造了白宫大楼,从顶层的寝室、宫前围墙到护卫门楼,包括地方政府十三品公职人员的工作场所。五世达赖喇嘛执政四十年,于公元年即藏历水狗年圆寂。
5第司从公元年即藏历铁马年在布达拉宫的中间地带建造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即有十三层的红宫大楼。
6期间不断修建灵塔、佛殿、经堂、僧官学校等,一直到年建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即妙善如意灵塔楼。
7经历1年历史,布达拉宫形成了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殿高.米,是西藏规模最大,样式最全的宫殿。具有宫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重要职能办公所、僧官学校、僧舍、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宫堡。
8布达拉宫內珍藏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7万多件文物,典籍6万余函卷,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瑰宝,受到全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y/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