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历史 >> 正文 >> 正文

夜读丨我的水电情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6/1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春天的故事》不仅红遍了大江南北,更是唱在国人的心中。俗话说:“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改革开放以来,水电一局的变化也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80年代的探索时期年,水电一局因建设桓仁水电站而组建成立。年,我出生了,正是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20岁的水电一局像是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大步迈向了新的征程,从此,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努力的扩展根茎,开始在泥泞中摸索前行,一路走来,写下了一篇属于三代一局人的壮丽篇章。我的父母都是老一辈水电人,从我开始记事起,父母就已经参与白山水电站的建设了,那时候,我们一家七口人住在平房里,还是实行计划供应,在这个计划经济时期,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我爸工资开28块钱一个月,一张张小小的票证,就串联起我们家的生活,吃不饱就成为了常态,记得小时候,每天妈妈做饭,都会抓起一把粮食留起来,想着到月末才吃,但是往往到了月尾,一家人还是不够吃,那几天,几乎都是喝稀米粥的,后来爸爸有一天从单位带回来一个面包,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稀罕的东西,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吃到面包,也因为这个面包,我对爸爸的单位心生向往,那时觉得能去爸爸单位上班这是天下最值得期盼的事情,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可能也还在吃着糠团子,喝着稀米粥。90年代的发展时期到了90年代,一局青年人前赴后继,为水电事业的发展奔赴远方。那一天,他们辞别故乡,踏上了开往天南地北的旅程,离别时,只知道即将要去的地方,却不知时光让他们永远烙下了青春的印记,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带着希望和梦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抒写一幅幅独属一局的建设画卷。年刚刚进入18岁的我就报名要求参军,当了三年兵,我赶上了第九次大裁军,我们部队面临撤编分流。单位领导找每个干部谈话。那时只有3种选择:转业、复员、交流。复员后我用复员费元买了我们家第一台长虹牌彩色电视机,后来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选择来到父亲工作过水电一局,分配到了松江河西南岔水电站,我拿到了一月工资块钱的工资,我们全家人都含笑带泪,心酸又幸福。这是我白手起家,全家人扭成一股绳奋力生活的见证。

新世纪的快速发展

目前,水电事业建设已经成为“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助力,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一局人从扎根大山深处艰苦奋斗,到如今站在改革的前沿,走在转型升级的大道上,使得一局在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一局相继独立建成了桓仁、回龙、朝阳、白山、红石、小山、莲花等多座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俄罗斯、乌干达、刚果金、土耳其、缅甸、老挝等国家都留下了水电一局建设者的足迹。到了现在,我参与了琅琊牙山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毗河供水等工程的建设,工资收入也翻了几番,从吃不饱到能吃饱,再从能吃饱到吃出健康,饮食不再是只为了满足生存,而成为了一种文化;而最初的第一台彩电也已变成曲面液晶显示屏的了;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坐在新搬的楼房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新时代,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全国各地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家从喝稀米粥到不愁吃喝,从平房搬进了楼房里,家庭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逐年增长的工资福利,我家的生活环境怎能经历如此巨大的变迁呢?我们的小家和国家,都曾苦过、累过,我们也都努力拼搏过,在新时代的光环下,一局的生命之感也越发光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进行,我们奔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新生活!

推荐阅读

作者:莫玲

主播:曲明博

编辑:党群工作部

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s/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