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落后的基础设施限制了新兴产业融资发展,但在全球汽车电动化升级的进程中,乌干达和卢旺达仍走在东非国家的前面。
坎帕拉和基加利在过去两个月里都建立了电动汽车装配厂,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此次地区性电动汽车尝试,迈出了拥抱新技术的第一步。
乌干达国有汽车公司Kiira迄今为止制造了两辆电动汽车和一辆太阳能电动巴士,在该地区展示出汽车电动化的雄心壮志。
这款名为Kayoola电动汽车系列的电动巴士,使用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技术,由Kiira汽车公司与中国一家汽车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发。
该巴士一次充电可行驶公里,载客量为90人(其中坐49人,站41人)。相比而言,柴油机巴士载客量仅为65人。
去年,乌干达投入近亿乌干达先令(合万美元),研发出第一辆完全国产的汽车上路。这笔资金是年至年四年亿乌干达先令(合万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在卢旺达,德国大众汽车今年10月开始在基加利组装电动汽车,德国电力设备公司西门子计划在卢旺达首都设立1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此前,卢旺达当地一家名为Ampersand的公司已经开始销售电动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的电池可以续航75公里。
然而,根据《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指出,与全球电动汽车领先地区相比,东非地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仍然非常低。
这份由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东非地区缺乏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缺乏诸如车辆购置税补贴这样的财政激励措施,以及当地过高的过路费或停车费,这些因素一起导致了东非民众缺乏对电动汽车的购买需求。
解决措施
该报告指出,东非要扩大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就需要采取激励措施,提高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车在当地的实用性,包括在高速公路和建筑物的充电设施上进行大规模投资。
内罗毕汽车经销商SimbaColt的首席执行官迪内什·科赫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供能问题,因为电动汽车都有充电需求。政府也应该考虑通过优惠的政策来吸引电动汽车的投资者和消费者。”
芬兰公司EkoRent去年在肯尼亚推出了一款名为NopiaRide的纯电动出租车。该公司已经在三个地方安装了五个充电站,分别是TwoRiversMall、HubKaren和ThikaRoadMall。
坦桑尼亚政府去年首次批准在塞伦盖蒂一级国家公园推出电动游览车,以减少气体排放。
乞力马扎罗山游览俱乐部成为坦桑尼亚首家在该地区推出纯电动游览车的旅游公司。
据报道,坦桑尼亚正通过大规模生产石墨矿物来为电动车供能,并计划在该国建造四座这样的工厂。
在埃塞俄比亚,当地的电动车组装公司TomRenewableElectricBikeAssemblySales正计划在该国投产。
该公司电动车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使用标准的v电源插座充电。这些车辆充一次电需要4到6个小时,一次充电可续航60公里。
据估计,埃塞俄比亚每年花费30亿美元进口燃料,年度开支增加了10%。
今年4月,该公司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功实验了一款三轮电动车。这款名为“E-trike”的电动汽车有5节专用电池,每节电池充电一次可续航80公里。
该公司计划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一个装配厂。
20年前,世界各国决定向电动汽车升级换代。年,在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的倡议下,建立了一个多国政府政策论坛,以加快全球电动汽车的普及。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由24个国家和欧盟诸国组成,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的90%,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75%。目前已有13个国家参加了电动汽车倡议,包括加拿大、智利、中国、芬兰、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英国。
电动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去年电动汽车总数超过万辆,而年的时候仅为万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其次是欧洲和美国,而挪威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翻译: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s/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