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马达加斯加蝗灾期间,蝗虫在伊萨洛国家公园附近的一棵枯树上蜂拥盘旋。
摄影:INGOARNDT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世界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亚,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
沙漠蝗虫,
全球最具毁灭力的迁徙性害虫,
每天可移动公里;
每只蝗虫每天吃两克粮食,
1平方公里的蝗虫群,
一天能吃掉3.5万人口粮。
而诸如鸡鸭等家禽或鸟类,
是否会“出面”扼制危局呢?
先来看看亿蝗虫是怎么出来的吧——
这次蝗灾的元凶是什么?
铺天盖地的沙漠蝗虫,它们原本生活在非洲及中东地区的干旱栖息地,但如果降水突然增多,它们便会随之爆发式增长。而过去18个月里,非洲东部和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湿润天气格外格外的长,外加几次罕见气旋风暴,成为这次蝗灾泛滥的元凶。
年毛里塔尼亚蝗灾暴发期间,一只沙漠蝗虫正在产卵。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摄影:ChristiaanKooyman
为什么这次蝗灾这么猛烈?
最近蝗灾的猛烈程度,与印度洋偶极子(IndianOceanDipole)相关。
(*印度洋偶极子,是热带印度洋上重要年际尺度的海气耦合现象,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印度洋偶极子出现极端相位,导致海洋温度变化异常明显,这甚至与澳大利亚东部肆虐的山火也有关联。不幸的是,一些专家称,这可能只是更多灾害的开端。因为,升温的海面助力风暴生成,像这类造成横跨大洋灾害的洋流模式下,气候变化将导致很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态出现。
沙漠蝗虫危机可以追溯到年5月——
年5月,气旋Mekunu从阿拉伯半岛南部一片广阔而无人的荒漠经过,雨水短暂填满沙丘之间的地带,实现大旱之前短暂的水草丰茂,因此蝗虫在这里自由自在繁殖,又在出生后饥饿难耐,这是第一波;
年5月18日,气旋风暴Mekunu登陆非洲东海岸。这可能是导致非洲东部产生蝗灾的众多气旋风暴之一。
供图:NASAWORLDVIEW
年10月,气旋Luban从阿拉伯海中部生成,向西行进,在靠近也门与阿曼边境的区域降雨,蝗虫在这里又自由自在繁殖了,这是第二波;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沙漠蝗虫寿命3个月,
如果在温湿的适宜条件下,
后代数量是前一代的20倍。
经过数代疯狂繁殖,
肆虐阿拉伯沙漠的蝗虫——
数量比原本增加约倍!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年夏季,大规模的蝗虫已经跨过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成功繁殖一波。事已至此,本来不会继续发展了吧?——
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去年10月,非洲东部经历了几场异常广泛又猛烈的秋雨。直至12月,又来了一场罕见的季末气旋风暴登陆索马里。这些事件导致蝗虫再次迎来一波繁殖大潮。
无数沙漠蝗虫从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涌入肯尼亚,而前两国已经有二十几年未曾经历如此规模的蝗灾。
摄影:BENCURTIS,AP
截至去年12月底,首批蝗虫抵达肯尼亚并迅速横扫;截至1月份,该国经历70年来最严重蝗灾;
2月9日,蝗虫开始入侵乌干达东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地区。
(点击上图以看清蝗灾蔓延轨迹)
最坏情况可能即将到来
肯尼亚蝗灾遮天蔽日
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