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地理 >> 正文 >> 正文

解码非洲乌干达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17/11/28

乌干达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东邻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金),北连南苏丹,总面积24.15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米,有“高原水乡”之称。

乌干达一词最初是东非沿海居民对巴干达人的国家-布干达的称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人将其含义扩大到邻近地区。乌干达与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与卢旺达组建了东非共同体,于年建立了统一的经济市场,并将倾力于年合并为统一的联邦国家——东非联邦。乌干达曾被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为“非洲明珠”。

乌干达共和国(TheRepublicofUganda)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部为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该国的水域,乌干达素有“东非高原水乡”之称;中间是光芒四射的太阳,表示该国处于赤道地带;下部的非洲鼓象征乌干达的传统文化,也代表该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盾徽下方的绿色高地表示乌干达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东非高原的西北部;高地上有棉桃和咖啡等图案,代表该国的经济作物;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盾徽背后为两支长矛,两侧是羚羊和皇冠鹤,底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为了上帝和我的祖国”。

10月9日(1962年)

10月9日(1962年)

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YoweriMuseveni),1986年1月武装夺取政权,并出任总统。年5月成为民选总统,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三次蝉联;总理姆巴巴齐(AmamaMbabazi),2011年6月任命。

铜、锡、钨、绿柱石、铁、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盐等。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石油35亿桶、石灰石万吨、磷酸盐2.5亿吨、铁矿石1亿吨、铜万吨、蛭石20万吨、硅藻土10万吨、玻璃砂万吨、膨润土20万吨、盐万吨、高岭土万吨。

覆盖率为4%,产硬质木材,蓄积量达9亿吨。

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

潜力约兆瓦。尼罗河上的欧文电站是工业动力的重要来源,发电能力兆瓦,设计新增兆瓦的发电能力。

3758万(2013年)。全国约有65个民族。按语言划分,有班图人、尼罗人、尼罗-闪米特人和苏丹人四大族群。每个族群由若干民族组成。班图族群占总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干达(占总人口的18%)、巴尼安科莱(占总人口的16%)、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个民族。尼罗族群包括兰吉、阿乔利等5个民族。尼罗-闪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琼等7个民族。苏丹族群包括卢格巴拉、马迪等4个民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希里语,通用卢干达语等地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占总人口45%)、基督教新教(40%)、伊斯兰教(11%),其余信奉东正教和原始拜物教。

坎帕拉(Kampala),人口162万(2013年)。年平均气温23℃左右,4、5、9、10月份为雨季,其余为旱季。

乌有111个区和1个首都市。

史称布干达。公元1000年,地处乌南部的布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19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商人和英国、德国殖民主义者的相继进入,布干达王国内爆发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间的连年战争,王国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签订了瓜分东非的协议,布干达被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达为其“保护国”。1896年,英将“保护国”范围扩展到乌干达全境,并于1907年在乌设总督。1962年10月9日,乌干达宣布独立,保留布干达等4个自治王国,成立乌干达联邦,仍留在英联邦内。1963年10月,乌修改宪法,取消英派驻乌的总督。1967年9月,乌废除封建王国和联邦制,建立乌干达共和国。

1971年1月,阿明发动政变,同年3月就任总统。1979年4月乌全国解放军攻占首都,卢莱、比奈萨、穆万加先后担任总统或国家元首。1980年12月,奥博特在大选中获胜,再度出任总统。1985年7月,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奥博特政权,并出任国家元首。1986年1月25日,全国抵抗军攻占首都,推翻奥凯洛军政权,29日,穆塞韦尼就任总统。

1986年穆塞韦尼执政后,结束了乌连年内战的混乱状态,建立并逐步完善以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1995年后更名为乌干达全国运动,2003年改为全国抵抗运动组织,以下简称“抵运”)为核心的独特的“运动制”政治体制(为乌特有的一种党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它包容各政党、民族、教派和各界人士,允许政党存在但限制其活动),力促民族和解,化解宗教矛盾,组成了以“抵运”为主,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政局日趋稳定。

2005年,乌政治体制发生重大转变。7月,乌就保留“运动制”或实行多党制举行全民公决,92.5%的民众赞成开放党禁,乌至此进入多党制国家行列。8月,乌议会表决通过以取消总统任期限制为主要内容的宪法修正案。2006年2月23日,乌举行首次多党大选,“抵运”候选人穆塞韦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当选总统。2011年2月18日,乌举行第二次多党大选。20日,乌选举委员会宣布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胜出。目前,乌政局基本稳定。

1995年10月8日正式颁布实施新宪法,2005年11月修改。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议会有权弹劾总统和罢免不称职的部长,总统的重大任命、决定和签署重要条约均应先经议会批准;成立由部分内阁成员和议员组成的国务委员会,负责解决政府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出现政治危机时充当总统顾问,并代表议会批准总统的任命。

本届政府于2011年5月成立,2013年5月改组后主要成员有: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YoweriKagutaMuseveni)、副总统爱德华·塞瓦努卡·塞坎迪(EdwardKiwanukaSsekandi)、总理阿马马·姆巴巴齐(AmamaMbabazi)等。

全国设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政府设司法和宪法事务部长。首席法官本杰明·奥多基(BenjaminOdoki)。

乌干达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由于连年战乱,经济一度濒临崩溃。自1991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6%,被世界银行列为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样板。乌干达工业落后,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

近年来乌干达经济持续增长,国际评级机构也因乌政府对经济的良好宏观调控将其信用等级提升为B+。

乌干达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农业和牧业的发展。

农牧业在乌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农牧业出口额占乌出口总额的95%。

乌干达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锡、钨、绿柱石、铁、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盐等。乌水产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

乌干达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咖啡、茶叶、棉花、花卉和鱼产品等,主要销往欧盟国家和美国;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汽车及其零配件、药品、工业机械等,主要进口自肯尼亚、印度、南非、英国和美国。

实行英国教育体制:小学7年,初中4年,高中2年。

麦克雷雷大学为乌最高学府,始建于1937年,2002年在校生达3万人。此外还有姆巴莱伊斯兰大学、姆巴拉拉科技大学、东非基督教大学、乌干达烈士大学。

全国文盲率很高,农村女性为42.6%,男性为28%;城市女性为21%,男性为11.8%。自1997年起实行免费教育制度,政府为全国每户四个孩子提供免费小学教育。2001/2002财年入学人数突破720万,教师增加11431人,小学学生对教师比率为54∶1。

2005年11月,穆塞韦尼在全国抵抗运动大会上宣布,自2006年起中学教育全部免费,乌成为非洲第一个普及全免费中学教育的国家。

共有10余种用英语和卢干达语出版的全国和地区性报刊,发行总量约10万余份。

主要报刊有:

(1)《新观察报》,唯一的官方英文日报,1986年5月创刊,其前身为奥博特第二届政府时期的官方《镜报》,现为日报,2005年每期发行35186份。

(2)《警戒者报》,私营英文报纸,1992年创刊,现为日报,每期发行25000份。

(3)《友人报》,卢干达语日报,1911年创刊,是乌历史最久的报纸,原为天主教报纸,后由“友人”出版公司经营。

(4)《东非人报》,英文周报,1994年11月首次发行,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同时出版。

乌干达通讯社为国家新闻机构,设有地球卫星转播站。2005年11月,乌干达新闻部成立乌干达广播公司取代该通讯社。

乌现有4家广播电台,其中3家为私人电台。国家广播电台设有中、短、调频等波段,以英语、斯瓦希里语播音为主,另有卢干达语等30个部族语言的广播。2005年与乌干达电视台一起归乌干达广播公司管理,并改称“乌干达广播公司电台”。乌干达电视台在6个乡镇设有转播台,覆盖全国。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