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地理 >> 正文 >> 正文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二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9/27
生姜能治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00656.html

(三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所有一夜叉,形状甚小,颜色鄙恶,身形又黑,人不喜见,坐帝释座上。尔时,三十三天见是夜叉坐于释处,皆大瞋忿,种种毁骂。尔时,夜叉恶相渐灭,善色转生,渐渐长大。诸天骂詈,瞋恚转多,夜叉遂复身形长大,颜色鲜盛。诸天相将至帝释所,白帝释言:『有一夜叉,极为丑陋,身形甚小,坐帝释处。我等诸天,尽共骂詈,而夜叉子颜色转好,身形渐大。』帝释语言:『有是夜叉,得诸骂詈,形色转好,名助人瞋。』尔时,帝释还向坐所,偏袒右肩,手擎香炉,语夜又言:『大仙!我是帝释,我是帝释。』三自称名,夜叉转小,形色转恶,于是消灭。帝释还复帝释坐,告诸天言:『自今以往,莫生瞋恚。若有恶对,慎莫加瞋。』即说偈言:

「『若他来侵欺,莫还侵欺彼,

于来侵害者,皆生于慈心。

无瞋无害者,常应亲近之,

彼即是贤圣,亦贤圣弟子。

诸有瞋恚者,为瞋山所障。

若有瞋恚时,能少禁制者,

是名为善法,如辔制恶马。』」

佛告诸比丘:「帝释居天王位,受诸欲乐,犹能制瞋,又常赞叹禁制瞋者,况汝比丘,信家非家,出家入道,剃除须发,被服法衣,而不制瞋,赞离瞋者?是故比丘,当如是学。」

尔时,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时到,着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已,洗足,摄坐具,诣得眼林中,遍观察已,于闲静处,在树下,结加趺坐,住于天住。尔时,耆陀精舍中,有二比丘于僧断事时,共生忿诤,一小默然忍,一瞋炽盛。彼炽盛者,自见己过,而来归向默忍比丘,求欲忏悔。默忍比丘,不受其忏。如是展转,诸比丘等共相论说,出大音声。

如来尔时住于天住,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遥闻是声,即从坐起,至于僧中,在于僧前,敷座而坐。佛告诸比丘:「我于今朝着衣持鉢,入城乞食,乃至来入林中静坐,闻诸比丘高声大唤,为作何事?」

尔时,比丘即白佛言:「世尊!耆陀精舍有二比丘僧断事时,共生忿诤。一比丘者,小自默忍;其一比丘,炽盛多语。炽盛比丘,自知己过,归诚忏悔,默忍比丘,不受其忏。展转共道,出大音声。」

佛告比丘:「云何愚痴,不受他忏?诸比丘!当知昔日释提桓因在善法堂诸天众中,而说偈言:

「『譬如用瓢器,斟酥以益灯,

火然转炽盛,反更烧瓢器。

瞋心亦如是,还自烧善根,

我终不含怒,瞋已寻复散。

不如水漩流,回复无穷已,

虽瞋不恶口,不触汝所讳。

所讳如要脉,我终不伤害,

调伏于身已,于己即有利。

无瞋无害者,彼即是贤圣,

亦贤圣弟子,常应亲近之。

诸有瞋恚者,重障犹如山。

若有瞋恚时,能少禁制者,

是名为善业,如辔制恶马。』」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处天王位,天中自在,尚能修忍,赞叹忍者,况汝比丘,出家毁形,而当不忍赞叹于忍?」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释提桓因将诸天众,将欲往与阿脩罗战。时,释提桓因语毘摩质多罗阿脩罗王言:『我等今者,不必苟须多将人众,共相伤害,但共讲论,以决胜负。』毘摩质多罗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我等讲论,若有胜负,谁当分别?』释提桓因言:『我等众中,并阿修罗,亦有聪哲、智慧、辩才,能当善恶,决胜负者。』毘摩质多言:『帝释汝今先说。』帝释答言:『我亦能说;汝是旧天,应当先说。』

「毘摩质多即说偈言:

「『今我见忍过,愚者谓忍法,

彼怖故生忍,便以己为胜。』

「释提桓因复说偈言:

「『随彼言怖畏,己利最为胜,

财宝及诸利,无胜忍辱者。』

「毘摩质多罗复说偈言:

「『愚者无智慧,要当须止制,

譬如彼后牛,腾陌先牛上,

是故须刀杖,摧伏于愚者。』

「释提桓因以偈答言:

「『我观止制愚,默忍最为胜,

极大瞋恚忿,能忍彼自息。

无瞋无害者,彼即是贤圣,

亦贤圣弟子,常应亲近之。

诸有瞋恚者,瞋重障如山。

若有瞋恚时,能少禁制者,

是名为善业,如辔制恶马。』

「诸天及阿脩罗众有智慧者,详共评议,量其胜负。以阿脩罗说诤鬪为本,释提桓因止息诤讼,心无忿竞,以阿脩罗负,帝释为胜。」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天中自在,长夜忍辱,赞忍辱法,汝等比丘,若能忍辱,赞叹忍者,称出家法。」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往昔之时,释提桓因共阿脩罗将欲战鬭,治严已办。尔时,释提桓因告诸天言:『我等诸天,若得胜者,必以五缚系阿脩罗,将诣天宫。』时,阿脩罗亦勅己众:『我等若胜,亦以五缚系释提桓因,诣阿脩罗宫。』尔时,诸天众胜,即以五缚系毘摩质多罗,将诣天宫。毘摩质多见帝释时,瞋恚骂詈,极出恶言。帝释尔时亲闻骂声,默不加报。尔时,御者摩得伽即说偈言:

「『释脂之夫摩佉婆,汝为怖畏无力耶?

毘摩质多面前骂,极出恶言云何忍?』

「尔时,帝释说偈答言:

「『我不怖畏而生忍,亦不以我无力故,

而畏毘摩质多罗,我以胜智自修忍。

愚者浅识智无及,而常诤讼心不息,

若我以力用禁制,与彼愚者同无异。』

「御者复说偈言:

「『孾愚若放纵,转剧不休息,

如彼后行牛,腾陌前牛上,

健者为以力,禁制彼愚者。』

「帝释复说偈言:

「『我观制禁愚,莫过于忍默,

瞋恚炽盛时,唯忍最能制。

愚者谓有力,而实是无力,

愚不识善恶,无法可禁制。

我身有勇力,能忍愚劣者,

是名第一忍,忍中之善者。

微者于有力,不得不行者,

是名怖畏忍,不名为实忍。

威力得自在,为他所毁骂,

默然不加报,是名为胜忍。

微劣怖威力,默然不能报,

是名为怖畏,不名为行忍。

孾愚无智等,恶害以加他,

见他默然忍,便以己为胜。

贤圣有智者,谓忍最为胜,

是以圣贤众,恒赞忍功德。

除己并与他,灭除诸难畏,

见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

彼瞋自然灭,不烦刀杖力,

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

愚者谓忍怯,贤智之所赞,

忍于胜己者,怖畏患害故。

若于等己诤,畏俱害故忍,

能忍卑劣者,忍中最为上。』」

佛告诸比丘:「帝释于三十三天最为自在,行于王法,尚能修忍,赞叹于忍,况诸比丘,毁形入法,应当修忍,赞叹于忍。若能修忍,及赞叹者,是出家法。」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比丘:「昔释提桓因欲诣游戏园,勅御者摩得梨伽:『汝驾千马车。』时,摩得梨伽疾驾车已,即白释言:『严驾已讫,宜知是时。』帝释出毘禅延堂上,叉手合掌,东面向佛。摩得梨见帝释东向合掌,心生惊惧,失所捉鞭,并所执辔。帝释语言:『汝见何事,惊怖乃尔,失马鞭辔?』摩得梨言:『摩佉释脂之夫,我见汝叉手东向,以是心惧,故失鞭辔。一切有生,皆敬于汝。一切地主,尽属于汝。四天王及三十三天,皆礼敬汝。谁复有德,胜于汝者?叉手合掌,东向而立。』帝释答言:『一切敬我,信如汝言。一切人天,所恭敬者,号之为佛。我今恭敬,礼向于佛。』尔时,帝释即说偈言:

「『最大名称世间尊,汝摩得梨应当知,

我今于彼生敬信,是故叉手合掌立。』

「摩得梨即说偈言:

「『尔时敬礼世间胜,我亦随汝恭敬礼。』

「作是语已,合掌礼敬,乘辇而去。」

佛告诸比丘:「帝释自在处天王位,犹尚恭敬礼拜于佛,汝诸比丘,剃除须发,出家学道,勤当敬佛,应出家法。」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释提桓因欲诣游戏园,勅御者摩得梨:『汝驾千马车。』时,摩得梨寻驾车已,诣帝释所,即白释言:『严驾已讫,宜知是时。』尔时,帝释出毘禅延堂,合掌南向。时,摩得梨见已,心亦惊怕,失鞭及辔。帝释语言:『汝见何事,惊怖乃尔?』摩得梨言:『摩佉释脂之夫!我今见汝合掌南向,心怀惧故,致失鞭辔。一切有生,皆敬于汝。一切地主,尽属于汝。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皆礼敬汝。谁复有德,胜于汝者?叉手合掌,南向而立。』帝释答言:『一切敬我,信如汝言。一切天人,所恭敬者,名之为法,我今恭敬礼具足戒法。』尔时,帝释即说偈言:

「『有诸出家者,以修不放逸,

长夜入寂定,修最上梵行。

舍弃于三毒,能得解脱法,

有如是等法,我今恭敬礼。

诸大阿罗汉,远离于欲者,

能灭无明闇,断除诸结使;

并在家修善,不作恶业者,

如是正法子,今我皆敬礼。』

「摩得梨言:『汝礼最胜,我愿随礼。』尔时,帝释作是语已,合掌敬礼,乘辇而去。」

佛告诸比丘:「帝释处于人天,而得自在,尚能恭敬礼敬于法,况汝比丘,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而当不勤恭敬于法?」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昔释提桓因欲诣游戏园,勅御者摩得梨:『汝严驾千马车。』时,摩得梨驾车已讫,诣帝释所,白帝释言:『严驾已讫,宜知是时。』尔时,帝释出毘禅延堂,合掌西向。时,御者摩得梨见是事已,亦生惊惧,失鞭及辔。帝释语言:『汝见何事,惊怖乃尔?』摩得梨言:『摩佉释脂之夫!我今见汝合掌西向,心怀惧,故致失鞭辔。一切有生,皆敬于汝。一切地主,尽属于汝。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皆礼敬汝。谁复有德,胜于汝者?叉手合掌,敬向西方。』帝释答言『一切敬我,如汝所言。一切天人,所恭敬者,名之为僧,今我恭敬信向于僧。』尔时,摩得梨说偈问言:

「『人身脓汗满,剧于露死尸,

恒患飢渴苦,岂羡彼无家?

汝今以何故,极能恭敬彼?

彼有何威仪,及以道德行?

愿汝为我说,我今至心听。』

「尔时,释提桓因即说偈言:

「『以彼无家故,我实羡于彼,

彼亦无库藏,仓库及谷米。

离诸众事务,节食谐全命,

善护于禁戒,辩说美妙法。

勇健无怯心,行圣默然法,

诸天阿脩罗,恒共有战诤。

一切诸人中,悉各有忿竞,

今我所敬者,悉皆离刀杖。

一切皆积聚,彼悉能远离,

世间所爱着,彼心皆舍弃。

我今敬礼者,远离一切过,

摩得梨!汝今应当知此事。』

「尔时,摩得梨复说偈言:

「『汝礼者最胜,我亦随恭敬,

摩佉之所礼,我今随汝礼。』

「说是偈已,帝释乘舆而去。」

佛告诸比丘:「彼帝释者,处人天自在,尚能敬僧,况汝比丘,出家修道,各宜敬僧。」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摩诃离以何因、夜叉

得眼、得善胜缚系及敬佛

敬法、礼僧十

CBETA:

音频/排版

小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