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地理 >> 正文 >> 正文

北非双城记一开罗vs马拉喀什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18/1/23

以撒哈拉为界,非洲撒哈拉以北的阿拉伯世界和以南的非洲大陆从各个方面都截然不同,千里遥遥的飞到非洲必须要去一趟北非阿拉伯国家,看看课本中曾经划过重点的金字塔,以及《权力的游戏》取景地之一的摩洛哥。也因此北非系列将会在每一篇选择埃及和摩洛哥的城市各一个同篇论述,这就是北非双城记。

开罗·埃及

在乌干达和朋友经常开玩笑的一句话,“乌干达最喜欢的部分就是airtel检查站到机场的这段路,因为到这里就代表我可以离开乌干达透口气了;最不喜欢的部分是从airtel检查站到坎帕拉市区这段路,因为这代表我又回来了。”在乌干达的天里,有无数次在这段路上驶进驶出而带来心情的起起伏伏,而这些发生在非洲大陆南北西东各个角落的故事都始于此——埃及。而关于埃及,关于这段两年前的旅行,关于开罗,有四个片段如今想起来最印象深刻。

I

去埃及之前,这是一个一直活在我中学历史和地理课本的地方,因此决定去埃及之后就早早的开始收集埃及相关的资料来准备,每天下班都会去Endiro咖啡馆点上一壶FrenchPress细细的去看能找到的各种历史资料。记得当时还有个朋友调侃,“你这么认真是要自己办旅行社当导游么?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么较真,第三产业失业率恐怕要创新高了。”其实我也并不是每次旅行都会提前做一个笔记本的笔记,如果是以自然景观为主,比如东非Safari,或者南非花园大道,就以欣赏和感受为主,但埃及连同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人文资源正无穷的地方,提前自己多准备一点避免去了之后跟逛庙会一样,只是人到了,心并没有到,而且当初中学历史地理课本里只是单纯阐述客观事实而并没有交代缘由的事件,如今终于有机会我自己带着“为什么”亲自来埃及求证一番,比如:

“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建金字塔?”

“金字塔是怎么建起来的?”

“古埃及人建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干什么?”

“古埃及和古埃及人为什么会灭亡?”

“金字塔真的有法老的诅咒么?遗留下来的碑文书籍又怎么解读?”

埃及行从一开始就不平坦,我是15年8月就订了12月埃航当年的机票,然而一个月不到的样子,就有俄罗斯客机在西奈半岛被打下来的噩耗传来,刚刚安慰自己是毛熊性子烈没朋友时,开罗又发生了爆炸案,腐国游客。卒。所以凌晨五点从恩德培飞到开罗总共五个小时的航程里,一边感觉极度的困,因为从前一天上班到第二天凌晨飞埃及这中间并没有一刻的休息;一边却又睡不着觉,有激动,比当初一个人去印度的时候还激动,也有担心,害怕一个Madein莱阳的西风包邮使命必达飞上来就被PASS了。

II

关于开罗的记忆,总结起来就是,因为我自己先在埃及游荡了半个月多,从开罗一路往西到锡瓦绿洲,再往北到亚历山大,再到西奈半岛的Dahab,之后和从乌干达过来的小伙伴们一起又在开罗汇合,所以金字塔、萨拉丁城堡等都是去了两次。第一次去金字塔的时候遇到大雾天,埃及的骆驼站起来有差不多两米多高,而我这个恐高人士居然坐在骆驼背上就开始犯晕了,整个参观Giza三个大金字塔的行程都有种初次接触乌干达新鲜marijuana的感觉,不禁想,那么比我还高的姚明平时头晕可能比我更厉害吧?此刻要为一切呼吸2米以上高层稀薄空气的同志们心疼一秒。

在Giza有三座金字塔,分别是蒙卡乌拉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胡夫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最为出名:

云雾缭绕中站在胡夫金字塔脚下

每一块石头真的是硕大,出于好奇爬一两级台阶就好,一边爬一边回忆一些好莱坞影片里有关于人爬到金字塔顶的片段,每块石块高度都至少和胸齐平,而且就算在最下面几级爬都会因为太陡而摔下来,所以很好奇电影里爬到塔顶的是否对应有真人真事呢?以及,爬上去要怎么下来呢?不会头晕么==

不知哪年哪月哪里听来的这样的一句话,说金字塔结构十分严谨,甚至连A4纸都塞不进去,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带一张A4纸去塞一塞,不过先后两次进到金字塔景区都忘了带,但目测这个工程质量也是非常好,历经快年还是这么严丝合缝。

“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建金字塔?”官方给的答案是古埃及法老王权的代表;“古埃及人建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干什么?”这个先按下不表,后文再议;“古埃及和古埃及人为什么会灭亡?”打仗呗,由近及远先后有希克索斯十五王朝,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再之后就完全的伊斯兰化了,和古埃及人一起灭亡的还有他们的语言文字,所以现如今住在埃及的阿拉伯人和当初修金字塔的古埃及人从人种、血缘、文化继承没有一丁点关系;“金字塔真的有法老的诅咒么?遗留下来的碑文书籍又怎么解读?”嗯...反正我是进了金字塔里面的...语言文字应该有专家吧,你也可以加入他们啊...“金字塔是怎么建起来的?”这我真的回答不了,自行想象力吧,而且修建金字塔的石头来自距离开罗大概公里左右的阿斯旺,从开凿到运输再到修建,全过程都是一个谜。

“古埃及人建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干什么?”

伫立在Giza的三座金字塔是古代文明七大奇迹之首,建于公元前年左右,距今已经有大概4年的历史,同时期中国处于五帝时期,也就是说还在零散的部落聚居时代,在年埃菲尔铁塔建成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但这三座金字塔并不是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在Giza以南有建于公元前年的阶梯金字塔。先抛开金字塔是如何修建这个技术性难题不谈,在年前修建这样浩大的一个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积累,如果类比于我们中国古代文明建筑的代表——长城,最早有记载的是“楚方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就算选取始皇,包举宇内、统一天下、大建长城为节点,从五帝到秦始皇中间过了约年,这段时间无论从人口、文明、科技等各个方面有了不少的积累,客观条件来说是具备了修建长城的技术和能力的,而如果我们用这个原理去看古埃及人,从尼罗河流域最早出现部落到拉美西斯二世修建胡夫金字塔肯定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那么这段时间到底有多久?无论古埃及人是不是也用了同样的年来完成修建金字塔技术和能力方面的积累,古埃及人在尼罗河的文明积累和进化一定远不止胡夫金字塔距今近年的历史了。

说到这里也要正式辟个谣,长城并不算是古代文明七大奇迹之一,虽说这份名单和世界大学排行榜一样千变万化,但客观说长城确实不应该上这份名单,我个人觉得,长城很难说得清楚是谁修建的,从春秋战国开始,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始建的防御性工事到了秦始皇统一各国后开始连在一起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防御工事,而秦后历朝历代都会对长城进行修葺,所以追本溯源并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时间说长城到底是哪朝哪代修建的。当然上述只代表无理由不客观的个人观点,欢迎来多多讨论。

等来了UgandaSquad金字塔二进宫,就艳阳高照一览无余了:

III

我的民宿房主是一个学文学的埃及小哥,大雾缭绕的金字塔之行的第二天他提出可以和我一起去埃及博物馆,何乐不为呢:

真个埃及博物馆摆满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不少可以追溯到至少年前的文物,可以说是相当逆天了。想想这些东西其实随便挑一件到别的国家博物馆恐怕都会是镇馆之宝了吧。

房主在这个雕像前驻足看了好久,然后拿出本子来开始临摹。

时间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年前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早早地走在了其他种族的前面,然而如今,除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文物或多或少的传递着那个时代曾经存在的印记外,其他都只是存在于神话传说和人们想象中的文明了,而出现时间较晚的中华文明却生生不息,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流传至今的文明,想一想,冷兵器时代亚欧大陆打打杀杀了几千年,中华文明却不断的繁荣和发展,也是多亏了青藏高原和火焰山。古埃及完美的赢得了人类文明竞跑的开头,却在中途慢慢掉队,中国和印度则是半程后来居上,而近代年来世界的主导权又到了欧美,这个由时间安排的反转剧情,也是给所有当下标榜“先驱者”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最早出发不一定等于全程领先,人类近年文明史就是这样的迂回曲折。

最近刚刚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一开头有这么一句对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如果古埃及人知道站在金字塔俯瞰世界只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如果明清两朝明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放在跨度年的人类文明史,这真的是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着结果过嘴瘾的软话,人类的命运在时间踢踢踏踏的转轴声中显得渺小的可怜,就算提前了解了将要面对的人生,就算没有勇气面对,也并不会有其他的选择。

个人命运从来都不会公平,比如迪拜那参天的建筑,你能看到的是满目的奢华,看不到的是奢华背后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劳工夜以继日的付出,得来的却是和本国人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收入,分开来看个人甚至小群体的得失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毕竟目所能及之处,有人享有着不合乎常理的富贵,那么你看不到的地方,就要有另一群人因此承受着不合乎常理的贫苦。“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万年前我们不过是碳氢氮硫磷,年后我们也依然只是碳氢氮硫磷,变化的只是存在形式。也因此,“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思考久了脑仁儿疼,和房主一起来埃博广场附近的饭馆,一人一个shawema,里面一半的空间都塞满了芝士,就让这个比脸大的洋葱鸡肉芝士埃及酥饼为这充实的一天画上完满的句号吧。

IV

阿里清真寺

和从乌干达来的小伙伴们汇合后就驱车往开罗市东的萨拉丁城堡去,年国王萨拉丁为了抵御十字军东征入侵修建,而到了年,当时的埃及总督在城堡上修建了阿里清真寺。

关于这个清真寺的记忆,我只记得进入阿里清真寺的那一刻眼睛就被各种各样的颜色充满,毕竟大多数清真寺以白色为主,充斥着各种素净性压抑的色彩和格调,也因此对于一个非穆斯林信徒,参观大多数清真寺总是有一种被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但阿里清真寺给我的不仅仅是五彩的视觉和记忆,也是五彩的亲和感,并没有任何的孤立和隔绝感。

开罗篇差不多就这样了,细细想来,开罗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应该是第二次回开罗,和小伙伴住在Giza金字塔对面的民宿楼顶的那顿早餐了,还记得我和陈同学一早六点去街边买埃及当地早餐,只记得有鹰嘴豆泥,没拍照片,不记得什么味道,但四个人在阳台上一边吃早餐一边看对面的金字塔的画面一直定格在我脑海里。

马拉喀什·摩洛哥

高中时看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就对这个跟随荷西远赴摩洛哥,在撒哈拉沙漠中开辟出新生活的奇女子心生敬意,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去撒哈拉沙漠亲眼看一看。这个念头催生出了年的埃及之行,但当我坐在开往东撒哈拉沙漠腹地SiwaOasis的夜班冰窖大巴上,靠着心中这团信念之火苦苦支撑时,wiki不偏不倚正好这个时候给我一记最响亮的没文化的耳光:三毛生活的撒哈拉不在埃及,在西北非的摩洛哥,确切说是今天还没被完全政治认可的西撒哈拉共和国。也因此,年的10月,带上决定弥补上这没文化的亏的念头,再次坐上了埃航摇摇晃晃的飞机,这一次,摩洛哥。北非双城记摩洛哥的第一站,则是给我留下五彩回忆的马拉喀什。

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的马拉喀什号称红色之城,得名源于老城Medina层层叠叠的红色,但我记忆中的马拉喀什却不仅仅是红色,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其实是一抹蓝,是MajorelleBlue,来自于马约尔花园。

马约尔花园始建于年,法国人马约尔倾其所有建造了这座花园,年圣罗兰YSL创始人买下这座花园,之后的近30年经常会来到这座花园,YSL指甲油中有一个就是以这个花园摄人心魄的蓝色而命名:MajorelleBlue。这种蓝色提取于一种沙漠植物极其稀有,因此YSL的马约尔蓝指甲油也身价不菲,而这座花园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蓝色,都是采用这种沙漠植物提取出的蓝色来装饰,可想而知这座花园从其造价到设计再到艺术和历史价值,早已是等同瑰宝。

庭院深深,曲径通幽

这种摄人心魄的蓝色就是马约尔蓝MajorelleBlue。

暂别马约尔花园往马拉喀什Medina方向行进,来到了古城中央,马拉喀什的麦地那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中央那座高塔就是马拉喀什老城的标志,库特比亚清真寺。如果在麦地那迷路了,就请抬起头来,用这个高塔来做目标物导航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而此刻,我拿着两块甜点,远看库特比亚清真寺,看着广场上窸窸窣窣来来往往的行人。

广场往南有一个叫做Souks的阿拉伯集市,但其实整个麦地那都是阿拉伯集市,这里面谷歌地图不好用,所以放下赶路和焦躁的心,慢慢享受迷路的乐趣,带有路牌的主道上如果觉得嘈杂游客风扑鼻,那就随意找一个小道走进去,人声渐消处,四下安静处,说不定别有一番阿拉伯惊喜等着你。

埃及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叹为观止,精彩刺激,那么摩洛哥就是以多彩和细腻为基调,奉献上的是一段随性舒适的旅行,比如四处可以见到的羊皮拖鞋Babouche。

马拉喀什虽然也是一个阿拉伯历史文化名城,但并不像开罗、阿斯旺那样“重点突出”,这里的古迹景点大多都藏在麦地那深处,因此来到摩洛哥赶场的脚步需要慢下来,一边感受,一边探索。

马拉喀什博物馆

和土耳其、埃及相类似的,这里依然用素净和高度对称的图案表达着穆斯林独特的审美观,但摩洛哥显然更加偏爱暖色调,和恢弘磅礴无缘,满是小家碧玉的精致。

紧邻着马拉喀什博物馆的就是本约瑟夫神学院,进来就全庭白色,素净之中也有奢华,除了随处可见的精美图绘之外,我个人最喜欢就是入口处的雕栏,第一印象看起来很像是白色的帷幔,但细细一看其实是柱子。整个神学院庄严肃肃穆,和外面热闹的麦地那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这家餐馆的塔津锅不错,正好在我住的民宿附近,每天步行往返穿梭于麦地那的探险都是从这里开始。

白天和晚上的Jemaael-Fna广场完完全全是两个世界,晚上的Jemaael-Fna广场摆满了各种摩洛哥风味小吃,张开怀抱欢迎八方来客,这里所有的摊位都有编号热闹中都有各自的秩序。

取一个中文名字吧,卤蜗牛。

来到穆斯林国家怎么能少得了甜的掉牙的甜点呢?步行回民宿的图中遇到这个卖干果甜品的小推车,哦,这不是天朝的切糕么?穆斯林对于甜点的爱真是天下大同。

在马拉喀什麦地那漫无目的逛吃逛吃的三天里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我手机上身份惊人的步数距离了:

所以来马拉喀什麦地那,如果不赶时间,自由行,只需要一瓶水和一双舒适的球鞋,在热闹喧嚣的讨价还价声中,且进且退,且进且退。

近来某位远在加纳的俏阿姨分享了一篇关于记忆自我和体验自我的探讨,文末留下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你即将有机会去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的旅程注定是非凡的,是美好的,但归来后所有的影像、照片全部都要销毁,同时会吞下一颗足以忘掉一切关于这段行程的药,你是否还会前去?

我当然还是要无问西东的去吧。

我向来觉得,旅行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和客观的开支、吃住条件并无直接关系,如果你自己看重这段经历,那么旅行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如果只是按流程单纯当个游客的话,那么旅游绝对不会是你最享受的选择和记忆。我自己至今的经历告诉我,我关于一个城市的记忆,会和人有关,也会和气味有关,细细回想品味起来是一个个鲜活的五味杂陈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存储卡里的一堆照片,因此我从不愿意用“好坏对错”或者“高低贵贱”这么简单片面的词语去概括一个国家或者经历,每段经历都与众不同,每段经历都独一无二,尽管每段经历不见得都会以见得到的方式和收获给予总结,但并不能因此轻易否认它的存在,因为是连起来的每一刻点滴的真实,这里面有你自己,也有别人,如此而已。

EVERYEXPERIENCEMATTERS.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