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不断深入人心,中非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非盟在年提出“愿景”,许多非洲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是这些发展战略的共同点和重中之重。这正好与“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不谋而合,中非重大合作项目正在为非洲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年中非重大合作项目就呈现出了下面的特点:
1、中国在非合作项目多种多样在非洲,中国企业所做的项目既有完全由当地政府出资的,也有由非洲发展银行、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出资的,还有由中国援助的。
2、“中国标准”正在随着中非合作项目走进非洲比如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装备、技术、管理,开启了中国铁路全产业链境外合作的新模式。
3、中国基建企业在海外竞争力越来越强大,“中国速度”惊艳非洲质量硬、工期短,成为中国基建企业在非洲打拼的“杀手锏”,与其它国际公司竞争时毫不逊色。
4、中国企业开始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过去中国企业在非洲大部分是承包商的角色,“赚个辛苦钱”,现在这一情况在慢慢改变,开始出现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的新趋势。
5、中非合作项目为非洲国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年上半年,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在《非洲投资吸引力报告》中指出,年以来,中国已经在非洲投资了个项目,年中国投资在非洲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美国的3倍多。
6、中非合作项目助力非洲经济腾飞以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为例,总投资额为30亿美元左右的湖山铀矿,将使纳米比亚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净增约5%。
说了这么多,中非合作的项目究竟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部分让人称赞的项目!
肯尼亚拉姆港
拉姆港位于肯尼亚东北边海岸的曼达湾内,距离肯尼亚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约公里,距离索马里南部边境约90公里,是“拉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的重要一环。
中交拉姆港1-3号泊位项目是拉姆港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单位为肯尼亚港务局(KPA),初步设计为日本港湾咨询株式会社,深化设计及咨工单位为韩国唯信,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中标价约为4.亿美元。项目开工日期为年4月。
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项目
卡鲁玛水电站位于乌干达北部白尼罗河上,距离首都坎帕拉约公里,设计装机容量60万千瓦,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包括大坝、水道系统、地下厂房以及配套电力输出工程,竣工后将成为非洲地区最大的地下厂房水电站。
该项目于年8月签订,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式。合同总金额16.88亿美元,主要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中国水电集团国际公司委托水电八局和水电十二局组建联营体方式负责项目施工。
截至目前,满足机组投产发电的左岸所有坝段已经浇筑到顶,进水口混凝土完成设计总量的92%。地下厂房蜗壳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尾水隧洞衬砌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电站及开关站等永久设备采购已完成97%。输变电线路地质勘察完成过半,输变电线路及变电站永久设备、材料采购完成30%。
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
年12月19日,随着中国港湾第一车石料被推填入海,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启动。莱基港建设期预计为3年,将在拉各斯市中心以东约60公里处莱基自贸区内。
首期投资10多亿美元建成两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总长米,前沿水深达负16.5米,届时可同时停靠两艘巴拿马型(标箱)集装箱船,年设计吞吐能力万标准集装箱。
塞拉利昂弗里敦至马塞亚卡收费高速路项目
年5月,中铁七局与塞拉利昂工程部签订了弗里敦至马塞亚卡双向四车道高速道路特许经营项目谅解备忘录。该公路起点为塞首都弗里敦东区威宁顿,途经滑铁卢,终点为马塞亚卡,全长62公里。该项目主要是将既有双向两车道扩宽为双向四车道,并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该工程总造价约1.61亿美元,由中铁七局自筹资金,并负责建成后27年内的运营和维护。项目施工周期48个月,质量维护期12个月。27年运营权到期后,中铁七局将向塞政府移交公路。
本项目创造了塞拉利昂公路发展史上三项“第一”:第一条外商直接投资的公路,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第一条收费公路。
加纳特码新集装箱码头
中国港湾加纳特码新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位于非洲西部加纳南部沿海,与首都阿克拉相距约26公里,新建码头位于特马港现有泊位西侧,该项目总承包商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及世行贷款,技术标准采用英标、欧标及美标结合的标准,合同额约4.76亿美元。项目1+2期的合同总工期为51个月,开工时间为年7月6号,项目预计在年10月竣工完成。
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快速路
马达加斯加首都机场快速路项目全长17.47公里,合同工期18个月,双向两车道收费快速路,由主线和3条连接线组成,设计施工均采用中国标准。合同额1.43亿美元,承建商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竣工后,将由马国政府与承建商中国路桥组建合营公司进行项目运营。
项目是马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中方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项目;是近十年来中马双方第一个两国间框架项目;是中国企业在马实施的第一个建设、运营一体的基础设施工程。
了解了中非合作的这些项目,那么当地人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人究竟是怎么看待的呢?
还有这样的:
看完这些外国网友为中国疯狂打call,有没有一种伟大的成就感,中国对非项目投资不仅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而且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使得中资企业受到了更大欢迎。这不仅体现出了中非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意愿,也充分诠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源:新华国际头条等
监制:曹阳
统筹:赵战胜
编辑:卢允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