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染小柒
『黑胶』宣传册封面
谁说江湖无美色?
谁说美色不江湖?
『黑胶』宣传册分为、两部分。
册中插画,一半选自陈老莲所绘的经典版画《水浒叶子》,梁山好汉气宇轩昂;另一半选自《春宫图》,情欲绵绵却不失风雅。
『黑胶』宣传册内页
吃喝不玩乐——大仙
那天一家报纸吃喝版的哥们来采访我,让我“侧重谈吃,侧轻谈喝”。我最近对吃喝的主张是——吃喝不玩乐,对酒才当哥。人无法玩乐一辈子,绝对能吃喝一生。中国有两句老词儿,一打问世就特别先锋。一句是“饮食男女”:吃喝的时候必须男女搭配,吃着有味。花天酒地的时候,不可能是一帮男的在一处“花天”,一帮女的在另一处“酒地”,那多没劲!必须男女并驾吃喝、齐驱玩乐,才算花天酒地。开的花一般朝着天上,喝的酒容易洒到地下,可说这也算是“花天酒地”。另一句叫“食色性也”,它的反面教材就是“饱暖思淫欲”。色即是空,非常正确;但,色又能当干粮,特别是干柴碰到烈火,生米立马熟饭。不过,我劝你,不到万不得已,别把自己熬成干柴,你怎么非憋到干柴的份上才能遇见烈火,你的小生涯也忒“囧”点儿了吧?不一定非选择烈火,星星之火,也能温暖寂寞。最近越来越有种感觉,生活到吃喝为止,玩乐就不继续了。吃喝就像一种义务,玩乐有点儿画蛇添足。吃完喝完一帮人“斗地主”,另一帮人“玩杀人”,我只好,回家洗洗磨叽着睡还是不睡。在喝酒方面,我不爱喝米酒黄酒、不爱喝清酒真露、不爱喝低度勾兑白酒、不爱喝酒精体积比5.5%以下的啤酒、不爱喝法国白兰地、不爱喝法国波尔多干红、不爱喝加拿大冰酒、不爱喝各种香槟起泡酒,不爱喝任何鸡尾酒。最爱喝单一麦芽威士忌、挪威和意大利水果烧酒、巴西甘蔗酒、古巴朗姆酒、比利时和德国啤酒、内地超高度粮食白酒、台湾陈年烈性蒸馏酒,还期待着,去布拉格喝捷克生活在别处的比尔森艺术啤酒。吃喝,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精神的理念而论,吃喝高于玩乐。玩乐不一定低级,但,玩乐仰视吃喝。
『黑胶』宣传册内页
[插画人物]:混世魔王樊瑞、金眼彪施恩
好食好色好——赵波
今年4月16号前和老贺联系要做一个我的候鸟分享会。
那时候我还不清楚这个以前开猜火车电影吧的人会开一家怎样的新店。
据说他是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几个人决定合作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有点像画廊,有点像书店,有点像餐厅,还可以做演出和摄影展,我和他联系的时候,一切还在过程当中,巧合的是同一天今年的4月16日号好食好色正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东边菊儿胡同开业的时候,我也在淮安做书的巡回宣传,那一天这个当年慈禧太后的绯闻男友荣禄的老宅子里喜气洋洋真的既有前卫画家们的绘画展览,又有北京文艺圈音乐人,电影人,诗人名目繁多的聚会演出,成功地在朋友圈刷新了。
1个月后我带着新书像候鸟一样飞来到了北京,14号下午在好食好色活动前夜,约了北京的老大哥艾丹聚会,还邂逅了张爽和唐晓渡,以及摄影师李式衡,大家喝酒闲聊,品尝店里特别制作的素食沙拉以及多种意面,提前在这个丰富而洋气的活动空间感受一种古老建筑与现代设计交融的人文气息。
和老贺留给我的梁山好汉形象不同,好食好色是秀气的,多种格调的,和当天吧台特调的两杯饮料绿色的好色和紫红色的好食一样,充满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味道,因为股东们的艺术家身份,他们会带给这个空间更多的想象余地。
14号我的读书分享活动在雨中结束,嘉宾导演吴琦,王译,策展的谢蓉还有诗人高星,三叶梅,顾雪,小柯等嘉宾继续留下来闲聊,外面的雨停了,空气变得洁净起来,大家在想着这个空间还可以添置什么艺术衍生品,还要有一对一黑一白的猫,也许这样的空间已经不仅仅是画廊,展厅,咖啡馆或者餐厅,他是有温度和人情味的,超越了时间,留下了各种感情的沉淀。
想起好食好色,以后对我来说就是朋友们在酒后温暖的脸。
谢谢,下次还要再见。
『黑胶』宣传册内页
[插画人物]:母夜叉孫二娘
蕴藏珍珠的母蚌——张爽
在北京,说到底,我更像咖啡馆里的猫,虽混迹其中,但不喝咖啡。
有段时期,我住魏公村,往北走,就是理工大南墙。这条街上的咖啡馆我都去,有家叫“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大体是把挨着的理工大和北外拟人化了。不久后,我搬到八宝山,那间“岩洞”,是我修炼的地方,命定那几年里,周围只有骨灰堂、法院、法医楼,没有咖啡馆。
后来,搬回花家地,我的画室有一扇正对着美院美术馆的落地窗。我经常弃窗逃向不远处的咖啡馆。在独身那些年里,这个顿感马上就要窒息而死,衣冠不整也得立即冲出门的狼狈动作真令我不堪回首啊。
较之北京的咖啡馆,我更喜欢坎帕拉的。那里有午夜狂欢。当地黑人、白种人、黄种人不约而同地加入疯狂跳舞和安静吸大烟的行列。当时鹏鹏在那里工作,我去找他。我们找遍好玩的酒吧喝酒、跳舞、和黑人聊天、听音乐、赌球,在那里醉生梦死。
无论在故乡、异乡我都能在咖啡馆寻找到迷幻的快意,这还不够,我还要到好食好色和老贺谋划类似集体巫术的活动!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见老贺,他当夜去了朝内81号鬼宅。
《宝瓶静物》布展之夜,好食好色咖啡馆是浓绿色的。恍惚间,又回坎帕拉。那时,我经常去看马克锐锐大学艺术学院和当地画廊的展览。但那座城市的艺术幽灵在咖啡馆和酒吧。我总去一家叫THELAWNS的酒吧坐上一两个小时,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静谧花园。这里有很好的画展。记得它展过一位欧洲艺术家画的隔世般的坎帕拉街景和市场。
在好食好色布展时,我尽力在意味上复现那段在魔幻、狂欢的坎帕拉城中,我在THELAWNS秘处的时光。
『黑胶』宣传册内页
[插画人物]:一丈青扈三娘
没完——狗子
大概十多年前,一帮年轻诗人办了本刊物叫《下半身》,我在上面发了一篇小说叫《飞得更高了》,写的是我在南方喝酒嫖妓的事。现在,《下半身》早已停办,我也有点飞不起来了,不是有点,其实就是,我说“有点”,是因为我还想飞。当年的《下半身》,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意味是反对伪崇高,别装逼,别故弄玄虚,让写作回到真情实感的层面上,要“说人话”,要“在通往牛逼的路上一路狂奔”。现在看来,我们当年反对的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愈演愈烈;我坚持的“真实”却有些衰微乃至难以为继,说的倒是“人话”,倒是真实,倒是远离了“伪崇高”,但却淹没在一片“真烂俗”里面目模糊,有时会怀疑当年的所作所为没准就是眼下这烂俗的先声。狂奔倒是狂奔了,自认为也没在装逼,但回头一看,发觉这可能是一条通往傻逼的路。年轻时读到闻一多的逸事,说他给学生上课先让烟,而后脱口一句“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真名士……”,这话马上记住了,而且身体力行了一半,痛饮了二十多年的大酒,《离骚》却连翻都没翻过。更早的时候把《麦田守望者》里的霍尔顿引为同类,还有太宰治、李白、杜甫、竹林七贤、柳永、济公、曹操、兰波、魏尔伦,亨利.米勒、菲兹杰拉德……今天是布考斯基,糟糕的是,我只记住了他们喝酒,其他的却忽略了。
现如今,几乎就剩下喝大酒了,好像只剩下酒精能带来豪情,包括在“猜火车”餐吧,在一片好食好色中,时常觉得除了酒色,其他都已灰飞烟灭。
这个现象多少也是电影《猜火车》里表现的,一帮年轻人一开始反对平庸,他们的方式是吸毒和犯罪,结果伤亡惨重,幸存下来的除了重归平庸似乎别无出路。但无论是我还是《猜火车》还是“好食好色”,显然我们都不希望事情到此为止。
没完!
『黑胶』宣传册内页
[插画人物]:急先鋒索超、花和尚鲁智深
难啸——式衡
有时,我总有一种活在梦里的错觉,并逐年而增。可能由于多年前的境遇,让我对于生活的感觉比较的精细,这种精细不是强制的,近似于可有可无。我曾经用上好的安溪铁观音把最大的咖啡伴侣瓶子装到四分之三满,然后倒满水沏了一杯茶。这种恶作剧的暴殄天物经常出现在我年轻的生活中,对于饮食的吹毛求疵让我觉得自己很虚伪。到现在我的通讯录里,还有当年因此交下的朋友。
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浪费和纵欲的,我管周围依然故此的朋友叫“享乐主义”。我们把艺术当成摇钱树和泡妞工具,把宗教当成了爱好,津津乐道。我们是不是真的逼死了人,确实无法统计,是不是在慢性自杀也很难说。我想醉生梦死,可在梦里却永远不醉;想把青春付之一炬,可青春早已悄然离去。我也可能不是睡着了、不是做梦,就是喝醉了而已,听谁说话都是大舌头,都是醉话连篇。我在某些方面是个内向的人,只能在一旁窥视,我的那种精细使我固执的觉得他们有一些无奈,如果被逼,我也会承认自己有一点觊觎。我们制定了成功的标准,又把它宣扬成唯一,有人说成功万岁,有人说没钱该死。
『黑胶』宣传册内页
[插画人物]:豹子頭林衝
缘起——老贺
时间倒回年,猜火车文化沙龙创办人老贺策划的系列文化活动因现实的原因无法实施。郁闷之中,在一次与朋友的饭局中突发奇想,说,我们建一个群吧,叫“好食好色”。这样既可以给吃喝玩乐安装一个合适的理由,也能表达我们的现状与态度,同时以自嘲与娱乐的方式解构坚硬的现实与漫长的人生。其实中国古代文人就是以这样一种貌似消极的方式消解坚硬的现实的。竹林七贤的寄情山水:李太白等饮中八仙的“惟有饮者留其名”;李贽、徐渭、金圣叹等先贤的戏虐人生。当代著名艺术家方力钧的“玩世主义”也是在这个文化意义上成立的。同样是狂欢,这里面多了一些“万人皆醉”之后的清醒与清高。同样是坠落,我们力求保持一份美丽的下降姿势。我们走不出食色,也无法走出食色,就在自娱与自嘲中建立一份独立的精神家园。
随后与索子曰、式衡、冬梅、壁小花、佐伊、陈心中、王笠人、刘丽杰、刘弼华、云天、文海晶、顾春、杨德清、白卜旦等朋友成立了好食好色独立团。在一次次“食色放纵”的活动中迅速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同道中人,名为食色,实乃文艺;初为“雅集”,终成“野合”。自此,“好食好色”的雏形初现端倪。
随后老贺又与李式衡、冬梅创办了内刊《好食好色》。主旨是玩,但要玩的有趣,有意思,有意味。我们好食兼好色,我们把诗歌、电影、艺术做为“食色”的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精神实验,同时推广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目前一共出了两期,第一期同道中人写了数十篇创刊词,另有诗歌与电影两个版块。第二期分为四个版块:专题+诗歌+生活+电影。两期彩色副刊中都设“食色达人”与“食色据点”互动性栏目。这将是长期保留下去的栏目。“食色据点”主要是推荐有品质、有性格、有趣味的小店,或小资化或江湖化。“食色达人”主要是文坛耆宿兼具“江湖地位”,今后可能更看重的是“江湖地位”与“江湖履历”。必然是食中“鳌头”,色中“魁首”,当然食色是广义的。
杂志一经推出,便得到江湖热议、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