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看过IKKI在穷游网/马蜂窝上写的帖子《不在阿富汗死去,就好好活下去(炸弹地震塔利班)》,就知道K不仅仅只喜欢在非洲旅行,也去过其他大洲不少人迹罕至的地方。里面有一个重要人物xhx。他是本篇文章的男主角。
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lt;br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gt;
帖子节选:
“这是两个非情侣旅者以脆弱的联盟方式结伴,在阿富汗经历喀布尔强烈地震,炸弹,走陆路险遭塔利班绑架后成为出生入死的哥们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年12月。冬季的阿富汗。”
“骤然的黑暗
巴米杨当地小旅店晚十点准时停电。
隐形眼镜已取,明天的行李已打包。
一切准备妥当,压抑的恐惧如约而至。
黑暗如墨水一般席卷而来,浸漫了整个房间,吞噬了绝大多数的轮廓。低瓦数的路灯对着临街的窗撒入薄薄惨白的光。突然成为盲人,身体笨拙却要时刻心里准备着跑路,只是又能跑向哪里又跑向谁。
手又再摸向了隐形眼镜盒的位置,窗的反方向就是大门,面向那边揣揣不安地躺下,心里担心sharetaxi的司机会不会向塔利班告发我们,塔利班会不会巡查我们要经过的路...开始埋怨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置于如此境地。又想到爸爸妈妈...我可能要死在这里了...
xhx几小时前说,“塔利班来了,我死。保你活。”他一脸大丈夫的胆气。“来来来,帮我拍个视频见证一下。”“如果这一次能有幸活下来,不被塔利班弄死,我回去就好好学习英文,每天两小时。”
12月的巴米杨雪山环绕寒气逼人。之前炉火留下的热气都被流逝的时间抽走了。这一晚,煎熬等待。不知道xhx脑中是否如他的语言和肢体一样平静。
(xhx是与我环中亚斯坦国和阿富汗的唯一小伙伴。)”
xhx=小红鞋,我们一起走过亚美尼亚,伊朗,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再陆路进乌鲁木齐。年,乃至今日,中亚依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算热门目的地。
一开始与小红鞋见面是在亚美尼亚埃里温,那时的他只是大神行走xx国身边的小跟班,骚气的紫色围巾和罪犯一样的发型给我留下了印象。
后来又在伊朗遇见,他撇下大神来找我,问我愿不愿意带不会英文的他走中亚五国和阿富汗。独行侠的我,走中亚是不需要同伴的,而阿富汗我需要一个同伴,最好是男性,壮壮胆,也有一定震慑力。最终成行,小红鞋剪的视频记录了许多难得的回忆。也是在和小红鞋旅行之后,一个人旅行变得无趣起来。
在年5月,我们两又再次组队,征战欧洲,结果....不欢而散!
说好的出生入死的好哥们,去一趟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怎就变成了塑料花姐妹?!
我想,大家需要一些背景知识。
小红鞋,男,东北银,身高不足一米八,按他自己的话,在东北就是一个残废。长相酷似成龙,却总自称大连吴彦祖。没错,寄给他的包裹全都指定署名大连吴彦祖。
没事爱瞎溜达,喜欢在异国街头蹲点拍美女,去个博物馆能要了他的命。
据说有文字恐惧症,看字读书会头疼,中文英文都头疼,因此无法阅读做攻略。
英文水平造诣极高,靠“Howareyou?Iamfine,goodbye.”行走天下。摄影水平被摄影大师鄙视的同时收获了不少无知少女的仰慕。
Low,很Low,但是没办法忍住不笑。
看看这人设,和我妥妥的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搂着低级趣味的小腰舍不得松手,一个仰望着高级趣味看不起低级趣味(有时又被低级趣味的简单粗暴逗乐感到放松)。
导火索是阿姆斯特丹,嗯,是那个男人的天堂阿姆斯特丹。
去欧洲前,小红鞋说“我和你不一样,你知道我出一趟国有多难吗?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出国了(这次去西非又说了同样的话!)。”
“所以,好不容易自由行到了欧洲,阿姆斯特丹怎么能不去呢,下雨得去,下冰雹也得去!必须去!必须去!”
中亚,签证限定时间,甚至限定出入关口。在伊朗等了一整月办好的斯坦国签证,没得选,天上下刀子也得按着顺序走。而申根签证就不一样了,只要进到欧洲,申根国家可以随便走,跳着走飞着走都行。
我的宗旨是在可选的天气下欧洲哪里舒适去哪里,有好的博物馆和表演一定要去,而小红鞋的宗旨是陆路所到之处必须沿途各个击破,博物馆和表演一概不去,理由是不爱学习不感兴趣。
还能怎的,分道扬镳。
在欧洲这块历史文化悠久的土地,我们相克。
气氛一度尴尬,还以为这辈子都要成为陌路人。哪想到欧洲行程各自结束后,随便吵几句,顺便贬低对方一番,又熟络了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都有提过西非的计划,每次小红鞋都是随时standby的模样,“不用给我废话从哪到哪怎么走,就告诉我,到底走不走,什么时候走。”
年短短几个月,因为在非洲的旅行和工作过于辛苦,我从走,不走,走,不走,走的想法中改了数次,扯完一朵花的花瓣都不够做决定。小红鞋在5小时的时差之外窝火不已,但每次的最后一句都是“你决定了什么时候走,我就买机票。”
对于此趟西非之行,我们有一些想法:
两人共同拍摄视频,最重要的是与当地人的互动;
我负责输出文字,让读字困难的小红鞋写字估计会要了他的老命,但他表示他的小文字独具特色,能吸引不同受众,并愿意一试;
记录西非这块缺乏系统中文信息的土地;
或采取摩托车旅行西非的方式。
我们准备了:
两台单反,人手一台,互拍
一个Gopro
一个云台
一个电脑
一个ipad
四部手机
五块充电宝
各类药品
火锅料酸辣粉螺蛳粉
应对四季的衣物
两口电锅
帐篷睡袋(应对西非万年不洗脏得睡不下去的床铺)
鉴于之前搭配得顺畅的中亚,和分道扬镳的欧洲,这趟西非两个结局都有可能,更有可能像中亚吧,毕竟去过西非的人不少人说“西非没啥好玩的,也没啥文化。”如果真是这样的目的地,真是适合我们这样的塑料花组合,无趣的目的地更需要有趣的人。
潜在冲突:
佯装听话小绵羊的小红鞋在行程讨论中时总是嘴上说着无所谓,但心里有所谓。表达过想陆路从乌干达出发走刚果金,刚国,喀麦隆,中非再到西非,沿途国家通通经过的想法(历史总是那么相似)。目前已达成共识,前后脚0912飞往西非贝宁,跳过不确定性过多的中部非洲。乍得,马里尼,日尔这些只要在西非版图的他都想去。这一次,阅读困难的小红鞋也曾努力,逼迫自己看过一些中非和西非的攻略,最后由于中文攻略的确不多,做了攻略也白做。但,至少尽力了,进步了。
当年在喀布尔陆路去往巴米扬的包车上嚓嚓嚓不停拍照,险些暴露外国人身份被塔利班查的人是他;这次去西非,让他买药,他竟然只给我买了一人份的药,说不吃药的也是他。说要是他得病了,别管他就让他死。(老天爷,谁来告诉我东北人都这么犟吗?)
投票时间又到了,西非之行后兄弟情崩不崩,多久崩?
请客观分析,谨慎投出你严肃的一票。
在一起,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再让我祭出这篇公号文:遇见50个一米八的男孩
好基友一辈子,好恋人一阵子。
我们是非恋爱版神雕侠侣,嗯,我是过儿,小红鞋是姑姑。
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ys/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