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时光,她珍藏着人生成长路上的每个瞬间感动。这感动是家乡门前的一棵树、麦地里的一个背影、村边的一座山、一条河……
小时候的我很顽皮,但现在的我却沉稳安静。母亲说,小时候每当冬天农闲时就回姥姥家玩,要经过一座名叫“吊坡山”的山,因为山陡峭,山路盘山崎岖不平。那时候冬天还老下雪,但村里却很热闹,有带狗捉兔子的,有上山砍柴的,有下棋的等等。从姥姥家回来经过山顶,我直接坐在雪里顺着山坡滑到山脚下,也不觉得疼痛。小阿舅也跟母亲来我家,帮忙照顾我弟弟。
不知不觉上学了,要翻过一座有桦树林的山,山这边是茂盛的桦树林和松树,山那边是绿色的麦田。夏天的桦树林很美,午后阳光从天空中透过茂绿的树叶洒在百花盛开的草地上,小鸟不停的欢唱,河水咚咚的流淌,草莓味儿混合着花草味儿扑鼻而来。周末放学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放下书包爬在草地上写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堂姐比我大一个年级,我们数学偏科有时就让她教写作业,直到作业完成后才各自回家。回家路上走出林子就是小河,旁边有个向上弯曲的水管,水流下来到石槽再进入小河。一般早上和傍晚挑水的人较多。周末放假和暑假时,我和弟弟去放牛,晚上去河边给牛饮水,那时挑水不容易,饮水时总多等待些时间,让牛喝得足足的才回家。
夏天早上去学校,每个人拎个小桶去河边打水给学校的小松树浇水,每个松树都挂上了浇水人名字的纸片,大家负责各浇自己的树,水泥电线杆子上大喇叭响着《牡丹之歌》。每当在学校晨读语文课本时,读到春天施肥的句子时总想父母,想起父母正在田里把粪土均匀地用铁锹挥撒在田地里。下课时听着大喇叭里广播体操的声音,大家开始做运动了。中午离家远,就吃母亲做的干粮了,我们学校的刘老师有时叫我们去她家学习,还给我们看儿童动画,同时把自家的牛奶煮成奶茶让大家喝,像对待家人般呵护大家。
冬季在学校时天气较冷,每当下雪天走在山林路上,总会听见树枝被雪压断的“咔嚓”声,但松柏树的树枝将雪抖落地上,从不压断。我们轮流值班去学校生火,早上起得早,外面天很黑,弟弟总会陪我去,在桦树林里顺便捡点儿干柴。
记得每次开学发新书时,父亲用牛皮纸或报纸把我和弟弟的书包好,大家都说我们的书包的漂亮好看。母亲用鸡蛋换来的钱给我买了部《新华字典》,每到周末总会用学的拼音查好多字。至今还记得字典后面的朝代历史顺序序页。堂哥比我高一年级,有次周末放学时,我看他的语文书中的《鸡毛信》,被里面的小英雄吸引了我,一边看一边走在桦树林里,堂哥一边讲里面的故事,走出林子时也读完了。语文书中好多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想起杨靖宇,赵一曼,王二小,红军过雪山草地等。童年像家乡夜晚天空的星星,光彩夺目,闪闪发亮照在我的心里。她铭刻着父母早起晚归,为儿女幸福成长不辞辛劳的背影,一路走来!
作者简介:王玉兴,年生,青海互助人;经典文化推广者,目前在天津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绘画读书,曾荣获天津滨海新区阅读之星,京津冀悦读之星。
朗读者简介:
孔祥会,天津市人,中共党员,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喜好朗读和音乐,曾在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环渤海杯朗读大赛中获组合类一等奖。
投稿:稿件发送至邮箱qq.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ys/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