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
好狮子,坏老虎
猛兽的颜值不仅决定了其在人们心中的武力排行,甚至能决定其道德形象,布丰在《自然史》(年)中的评价,就充分说明长相是多重要:
“很难给狮子贴上残忍的标签,因为它毕竟是为了生存才猎捕,并且从不过度屠杀。然而老虎、狼、鬣狗以及其他很多次等物种……它们因为杀戮而愉悦,看起来像是在满足愤怒,而非饥饿。”
相貌决定道德形象的反面典型是斑鬣狗,它的长相和像窃笑的叫声,导致斑鬣狗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是全世界最遭不公痛恨的食肉动物。食腐肉、吃狮子的剩饭、吃自己的亲生子、残忍地掏肠挖肛,是斑鬣狗的经典标签。
▍斑鬣狗群正在围攻一头母狮
其实,斑鬣狗至少对待同类远没有狮子残忍,年轻雄狮在赶跑或杀死老雄狮霸占其妻女后,会立即咬死狮群中的全部小狮子。这样的事,母系社会的斑鬣狗干不出来。
狮子生活在气候炎热的地区,脖子上披厚厚的围巾,对散热捕食都相当不利。它那一身漂亮的鬃毛当然不是为了人类的美誉,而是为了母狮。雄狮的鬃毛是特殊环境下性选择的进化结果——雄性激素水平高的雄狮,毛发浓密、颜色也越深,动物学家的研究表明,雌狮明显对毛发颜色深的雄狮更感兴趣。
▍一对非洲狮
与非洲狮毗邻而居的斑鬣狗,同样进化出可从外观上看出雄性激素水平高下的特征,但和狮子的方向相反。斑鬣狗是母系社会,雌性斑鬣狗身上高浓度的雄性激素,不但让它个头大于雄性,而且还令阴蒂大得像一条阴茎。
狮子中唯一不长鬃毛的群落是肯尼亚草原上的查沃狮,也能说明雄狮外貌与性选择的关系,不过,背后却是人类的悲惨命运。此地狮子以食人恶名昭彰,因为阿拉伯人贩卖黑奴路过此地,狮群习惯吃倒毙的黑奴;欧洲人来后消灭了大部分狮子,这使得规模大幅缩减的狮群可以人肉为生,狮子雌雄分工和狮群竞争压力减小,雌雄地位平等,后来雄狮大都丧失了鬃毛。
▍鬃毛稀疏的查沃狮
古代欧洲人、西亚、中亚人看到的狮子,更接近野外已经灭绝的巴巴里狮,而巴巴里狮是所有狮子亚种中,雄狮鬃毛最浓密、颜色也最深的一种,今天动物园中有巴巴里狮血统的狮子,看上去比其他非洲狮更雄武。
▍巴巴里狮
老虎的道德形象无法与狮子相比,不完全是长相气质问题。古代老虎对人的威胁远甚于狮子。因为老虎主要栖息地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它们在丛林中独来独往,人类很难发觉踪迹。印度和中国历史上都曾有过严重虎患,尤其印度虎患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中年就有人丧于虎口。年被击毙的一头食人虎曾吃掉人。
狮子吃人的记录就少得多,最著名的食人狮是前面谈到的查沃狮。年欧洲人修建肯尼亚乌干达铁路,经过这些习惯人肉的狮子领地,两只无鬃毛的魔鬼雄狮,从吃人尸体发展为吃活人,不到一年就吃掉了名工人。
顶级掠食者的较量
虽然古代所有文明都认为狮子比老虎更厉害,但毕竟没人见过狮子老虎打架,有机会一试的帝王,难免会好奇心发作,中国史书就记载过中国帝王的这种举动。
《洛阳伽蓝记》中称,东汉明帝刘庄得到狮子后道“朕闻虎见狮子必伏,可觅试之。”于是诏近山郡县捕虎以送。巩县、山阳并送二虎一豹,帝在华林园观之,于是虎豹见狮子,悉皆瞑目,不敢仰视。
《博物志》中对汉武帝试狮子老虎的描述就更活灵活现:“虎见此兽,即低头着地,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为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舔唇摇尾径往虎头上去立,因搦虎面,此兽顾之,虎辄闭目。”
不过,成书于南北朝的《洛阳伽蓝记》和晋代的《博物志》,距其各自描述的故事都隔了三百多年,这种神话般的描述实为后人揣测。狮子在中国史书最早的明确记载见于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汉武帝似乎没见过狮子。
古代中国只有汉唐少数帝王才有机会见到真狮子,导致狮子形象频繁失传。《洛阳伽蓝记》中提到,中国人在域外见到狮子,发现“中国所画,莫参其仪”;唐代的阎立本见过真狮子,后人见到他的画曾感慨原来大家都把狮子画错了,可惜阎画失传;《聊斋志异·狮子》也记载:“暹逻贡狮,每止处,观者如堵。其形状与世传绣画者迥异。”
不迥异才怪,中国的石狮子无论雄雌皆顶一头卷发,而且都长着一口食草动物的大板牙,这并非有意改造加工,而是真狮子形象失传;中国喜欢画虎却罕有狮子像,也是同样原因。
历史上可信的狮虎斗尝试是在罗马帝国。
公元前6世纪,狮子就已出现于罗马斗兽场,由于罗马帝国境内不产老虎,所以老虎第一次登场是在公元前30年的奥古斯都时期。可惜,罗马人并未留下多少狮虎争斗记录,可信的原始材料几乎只有一条。公元1世纪罗马诗人马提亚尔记录了一次狮虎斗:一只惯常舔主人手的家养雌虎“令人吃惊地”将一只凶恶的狮子撕碎。
▍罗马艺术中老虎往往有膨大的乳房,显示罗马人见到的老虎应该是雌虎居多
第二次刻意安排的狮虎斗,时在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罗达的领主颇有科学实验精神,为公平决出胜负,曾有过控制饮食等平衡考虑。两只雄性大猫,一为名叫“Altas”的巨型巴巴里狮,对手则是巨型孟加拉食人虎。经历六轮大战,狮子因抓伤不治而亡,老虎虽胜但伤势严重。
这次决斗应该是最后一次刻意安排的狮虎斗,因为没人再敢公开做这样的尝试。不过,动物园和马戏团的狮子老虎难免发生争斗,有时会导致一方重伤甚至致死。
严格说来,这些死伤案例并不能作为狮虎谁更强的证据。因为绝大多数都是狭窄空间内一方突袭另一方,圈养的狮虎遇很难做出迅速反应,另外,这些案例中,双方体格、年龄往往并不对等。今天网上可查准确信息的案例,老虎略微占优。
▍摄于某动物园
大概正是缺少信服证据的缘故,Discovery专门拍了一集模拟狮虎决斗的纪录片,最后狮子以一记漂亮的绝杀咬死了老虎。该片并不比他们模拟海象与北极熊PK竟然以北极熊被杀更有说服力。
老虎的平反之路
西方人殖民亚洲后,与老虎的密切接触,使之对狮虎战力的印象发生了相当改变。但奇妙地产生了对狮子老虎的不同代入感。
英国殖民印度时期,往往将自身比喻为狮子。涉及狮虎斗的绘画甚至有离奇情节——孟加拉虎攻击一位白人妇女,勇敢的狮子跳出来与之殊死搏斗,拯救了无辜的白人女性。毫无疑问,作为公正代表的欧洲狮子,自然要在亚洲老虎作奸犯科的时候主持公正。
西方人的探索发现,也唤醒了亚洲人对老虎的再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凭长相来判断狮子老虎谁厉害;狮子的道德化身被祛魅后,谁更厉害其实比的是块头而不是仪态。虽然狮子因为草原环境四肢更修长而显得高大,但很多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个体块头上大于非洲狮。
在技术性讨论狮子与老虎谁更厉害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中国、韩国和俄罗斯虽然历史上狮子地位崇隆,但今天网上认为老虎更强的声音明显更大。由于历史上老虎一直蒙冤被狮子压迫,这些更容易产生老虎代入感的国家,狮虎之争更像一场老虎的“平反运动”。
▍贴吧虎迷绘制的作品:一只东北虎在杀死一只棕熊后,单挑十只狮子,并杀死了其中一半
“虎迷”们显然很难忘掉西方人自觉代入狮子的刺激。虎迷真正喜欢的未必是老虎本身,很可能只是喜欢老虎比狮子更厉害。虎迷确实有足够弹药支撑老虎比狮子厉害,因为财大气粗的美国有大量家养的老虎,很多老虎有着极为骇人听闻的体重。
中国“狮迷”虽然人少,但他们或许比“虎迷”更幸福。因为老虎难以观测的习性和出产老虎的国家缺少足够投入,“虎迷”们对老虎的感情只能投射到抽象的整体上,而“狮迷”则不然,由于今天非洲几乎每个狮群都有详细完备的即时信息,他们可以像喜欢一个球队一样喜欢某几个狮子。
▍虎迷狮迷相互攻击的素材
由于同样的原因,非洲狮的体格数据,可以精确到不同地区不同群落,相比之下,迄今为止野生老虎的统计数字,几乎并不真正具备比较狮子老虎谁块头大的说服力。下图的野生雄性西伯利亚虎统计中,体重没有一个超过公斤,与通常流传的数字相差甚远。
▍~年,统计的西伯利亚虎雄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长厘米,雌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年,统计的西伯利亚虎雄性平均体重.1千克,身长厘米,雌性平均体重.5千克,体长厘米
也许压迫时间过长的缘故,为老虎平反的运动伴随着严重的数据和资料造假,以至于汉语世界的老虎资料都值得怀疑。譬如有人宣称“俄罗斯野生动物博物馆”中保存的一只老虎标本,生前体重高达公斤,远超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对圈养虎和野生虎的最大体重记载。令人惊奇的是,这头老虎的标本居然很多人见过:
“我看过那公斤的标本,头比老外的肩膀还宽,它嘴里放个狮子头进去是没问题。牙齿和剑齿虎相比一样大,体格要比剑齿虎大很多……体长4.5米(加尾巴)。我想剑齿虎都不是它的对手,相信它的速度、力量、灵活性能独自杀死一头成年非洲象……听说为了捕获那虎他们付出很大代价,死了很多人……”
▍跑不动的老虎
事实上,那些体重不到这头巨虎一半的超大个体,对老虎强于狮子的说服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这些异常肥硕的巨虎往往是阉割过的。狮子缺少同级别的个体,大约是因为没人舍得阉割狮子,狮子漂亮的鬃毛拯救了它们的蛋蛋。
老虎的彻底平反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今天高级别官员落马依然被称为“大老虎”而不是“大狮子”。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时宣告:“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阳光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