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最后几个月是乌干达的第二个雨季。今年的雨季不仅降雨量大,而且下起来没有规律。
在雨季,大脚丫的小兄弟胜利建工基恩乔乔道路改造项目部员工做好多手准备,他们未雨绸缪,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变通,努力将一个个不适合施工的雨天变成生产“旺季”。且看来项目部一天的工况记录。
天亮前
清晨,基恩乔乔道路改造项目桥涵分部负责人李明天不亮就吃完了早饭,一言不发地在预制场棚子下观望着阴沉的天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在雨季抢进度保生产,拿下一个个过路函、浇筑一道道混凝土边沟,从实物工程量和形象进度上赶超月度计划。
7时
35公里以外的第二营地,同样是阵雨夹杂着电闪雷鸣。不到7时,刚开完班前安全会,紧接着又是一场阵雨把人群轰进调度室。一群当地司机有说有笑地挤在门口等待着派车指令,负责生产运行的项目副经理盖忠在一旁却笑不出声来,天气预报显示连续7天都是雷阵雨。天气不给力,事实上已经决定了当天的工作量,但是如何利用短暂的雨歇时间部署现场的工作,将待命的人工与设备用得恰到好处,这是项目的决策者需要面对的。
8时
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李明随即决定让搅拌车在拌合站原地待命,等中午前后雨停了再打混凝土。技工在钢筋棚内集中下模板绑钢筋,其余人员去库房整理架杆配件。
据了解,项目设备分部负责人黄强每天根据天气情况,结合前方施工人员,随时调度百余套设备车辆和人员。不下雨就突击填筑土方,下小雨就去拉毛石填筑沼泽地,或者拉石料去土场做混合料,下大雨就集中在车间整修保养设备,其余闲置司机和操作手安排提前休年薪假,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10时
雨停了。阴霾散去烈日当头,不出半小时就让人感觉闷热,地面水分开始疯狂蒸发,这就是典型的非洲天气。加油车从营地出发沿线为设备补充油料,调度室用GPS对车辆设备进行遥控调度,根据前方需求随时进行整合。公里的现场在各个负责人的调动下开始活跃起来:疏通道路、排水、挖土方、浇筑混凝土、边坡植草……
14时
K13+土方施工现场,着一身胜利工装,穿一双雨鞋,外籍施工队长彼得,走在一段米的土方断面上,在现场指挥平地机快速作业。受降雨影响,他也调整了作战方案,每天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当天上土摊平碾轧当天完成,这样,月度完成任务量可以达到旱季的70%左右。
15时
K60+下坡段。阴云开始密集,负责铺设热沥青的现场负责人赵致民,正赶在阵雨来袭之前铺设最后一段热沥青。对他来说,试验监理要提前联系好,现场交通控制好,第二天的沥青加温计划要做好。雨季的沥青路面施工,对于干了多年路面施工的赵致民而言,“有了充足的准备,这些统统都不是问题”。
16时
几场小阵雨过后的K26+碎石摊铺施工现场,负责人韩新华正在仔细调整摊铺机。从现场监理的反馈得知,因为每次检测摊铺厚度、压实度、含水量、平整度等指标都一次合格,韩新华所在的路基分部属于项目部的“免检单位”,加纳总监每次路过摊铺现场都忍不住冲他喊一句:“Mr.Han,Numberone(韩先生,你最优秀)!”
20时
在主营地会议室里正在召开周生产运行会,集中解决当天发生的问题及部署各项任务。“乌干达虽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但在胜建员工眼中却只有旺季和淡季。未雨绸缪、只争朝夕、抢时间赶进度就是旺季;怨天尤人、停滞不前、等靠要吃救济就是淡季。项目部只有主动选择旺季,才能在最困难的雨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项目经理吴永嘉在会上说。
21时
项目计量工程师杜良刚还在办公室做第19期计量。来自项目监理的雨量数据表显示,10月有28天在下雨,总降雨量达.1毫升。这是将来向业主索赔延长工期的重要资料。
今年的降雨对月度计划安排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项目班子早有预案,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计量。杜良刚白天忙着实验室和现场检测工作,晚上才有更多时间静下心来把计量资料仔细归整。
23时
记录完这平常却又不平凡的一天,时针已经指向了23时。静谧的营地,雨夜又开始轮回直到次日天明。项目部30多名员工也将会接受新一轮的风雨洗礼,朝着既定目标继续开拓前进。
素材:刘大志孙前伟(胜利建工公司)
编辑:苏豪鑫
审核:陈东
签发:孟庆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