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世界国家中英文对照时,突然问了自己一个很傻的问题: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而自己却答不上来,顿感自己多无知。为了找到答案,特写此文,纯粹是出于好奇对世界的探知。很多人都对世界地图很感兴趣,问自己到目前为止已工作或旅游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李肇星先生从外长职位上退下后,经常在各地高校演讲,在演讲中他常常讲到这样一件轶事:他在外交部工作了共43年,到第42年的时候,有一天上班,他突然问自己——现在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其实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就问部下。当时的一位司长说:“报告部长,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李肇星说:“看起来你是不知道,我没问你地区,我问的是国家。”随后,李部长又问一位另一位司长,那位司长说:“联合国一共有个成员国。”李肇星说,你怎么回答这个?我没有问你联合国有多少成员?我只问你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第二天,李肇星带着两位司长一起,查资料、学习,最终一致意见是,全世界共有个国家,但联合国只承认有个成员国。实际上,国际上至今对什么叫“国家”这个简单的问题也没一个一致的解答。李肇星说,越是简单的问题越不容易回答。
截止年07月,全世界共有个国家,地区为35个,其中是联合国会员国有个国家,梵蒂冈和巴勒斯坦是常驻联合国的2个观察国,纽埃(新)和库克群岛(新)没有加入联合国。全世界各国的国旗也五花八门。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4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南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非独立国家)、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七个国家还拥有海外领地
海外领地这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往往是帝国主义时代殖民风潮遗留下来的遗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殖民地或保护地(Protectant)独立建国浪潮,大幅地减少了此类地区的数量。今天,世界上仅剩七个国家还拥有海外领地,或是一些因为特殊的缘故而组成的互属或合作关系(例如自由结合区)。
英国海外领地
英国共有13块海外领地,除了位于欧洲大陆的直布罗陀和南极大陆的英南极领地外,其余皆为海上岛屿。
皇家属地(CrownDependency):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内部自治的海外领地(Internallyself-governingoverseasterritory):安圭拉、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
无自治权的海外领地(Non-sovereignOverseasterritory):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凯恩岛、圣赫勒拿、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属地(Dependentterritory):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海外领地(Overseasterritory):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
法国海外领地
海外省(Départementsdoutre-mer):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南美洲)、留尼汪(印度洋)
海外地方行政区(Collectivitésterritorialesdoutre-mer):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海外行政实体(Collectivitédépartementaledoutre-mer):马约特(印度洋)
海外国土(Paysdoutre-mer):法属波利尼西亚
特殊地位的地方实体(Collectivitésuigeneris):新喀里多尼亚
海外领地(Territoiredoutre-mer):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北美洲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加勒比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马丁岛圣巴托洛缪岛
南美洲法属圭亚那
印度洋马约特留尼汪斯卡塔尔岛
大洋洲克利珀顿岛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瓦利斯及富图纳群岛
南极洲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
法国海外领土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法国共有4个海外省,分别是:瓜德罗普(法国26个大区之一,隶属欧盟与欧元区)、马提尼克(年升为海外省,年成为法国大区之一)、法属圭亚那(欧盟库鲁航天发射场,森林覆盖率90%世界最高)、留尼汪;5个海外领地,分别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海外核武试验基地)、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国会通过成为海外领地);1个特别行政单位:新喀里多尼亚。
法国海外领地中要求独立2个:法属新喀里多尼NewCaledonia:卡纳可独立运动,年进行完整主权咨询。法属波利尼西亚NewCaledonia:年以来,享受着自治地位4.3.1改为海外邦地位。
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瓜德罗普、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都多次提出独立要求,不过都被法国政府镇压,根本不敢举行全民公决。
法属波利尼西亚在4-8年间独立运动闹了一阵子,还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但最终被法国特种部队消灭了。
法国在加勒比海的领地,其中的居民絕大部分都不是白人,而是黑人。例如马提尼克,就是上世纪中期后殖民主义的大师法農的故乡。
它们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这些领土构成法国国力向世界延伸的桥头堡。
一个半世纪以来,它们从昔日的法国“属地”,到现今的法国海外省、海外领土,设立了领土管理机构或省级政权。它们与法国本土享有同等权利和一样的立法权,而且,考虑到它们的特殊地位,海外领地还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与自治权,以便适应当地情况。
荷兰海外领地
内部自治领地:阿鲁巴“博彩天堂”、库拉索、圣马丁
丹麦海外领地
自治地区:法罗群岛
内部自治地区:格陵兰(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挪威海外领地
南极领地:布韦岛
美国海外领地图:塞班岛,因为也可以在这里生下美籍宝宝而闻名。不过赴美生子还是首选美国本土洛杉矶。自由联邦: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一厢情愿的公投)、北马里亚纳群岛(包含塞班岛、提尼安岛(天宁岛)和罗塔岛)无建制自治领地:关岛殖民地: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
新西兰海外领地自由结合区(准主权国家):库克群岛、纽埃岛属地:托克劳群岛
有争议的国家和地区
根据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千米,后被以色列占领,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但未确定疆界。根据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
锡金年在印度的操纵下,举行全民投票,废除锡金王国,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中国政府于3年6月23日正式承认了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的既成事实。算是一个国家的减少。
西撒哈拉是一个有争议地区,摩洛哥声明对此地区拥有主权。当地独立武装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统治着该地区以东大约四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其余大部分均为摩洛哥所占领。但是,有47个国家承认该武装政权所领导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theSahrawiArabDemocraticRepublic)”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之一。
科索沃总理哈辛·塔奇于8年2月17日宣布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在议会召开特别会议,由议员投票通过科索沃独立,按照人民意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会议过程由电视直播,随官员宣读独立宣言,议长克拉斯尼奇(JakupKrasniqi)宣布独立,之后议员还随即投票决定国旗和国徽。国旗会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图上的轮廓,配以跟欧盟旗帜一样的蓝底色,象征欧盟是科索沃的未来,普里什蒂纳成为首都,8年2月17日,科索沃在美国、欧盟、北约一些国家的支持下,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年7月,联合国国际法庭在海牙发表协商结论表示,科索沃独立宣言没有违反国际法。但截至年,俄罗斯、塞尔维亚、中国等国家尚未承认该国的合法性。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位于塞浦路斯岛北部,尚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政治实体。这个主要是由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后裔建立的政权控制了岛上北边约37%面积的领土,并且在年时宣布独立建国,但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认北塞浦路斯。北塞浦路斯与岛南的希腊裔政权皆占有首都尼科西亚部分范围,因此双方皆以该城作为首都。
南斯拉夫是年-6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以12个从南斯拉夫存在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击败土耳其、奥匈帝国及周边诸小国,吞并原来从属于此二帝国的各弱小民族聚居地而形成的国家。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年,战后重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已分成以下7个主权独立国家: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科索沃共和国。科索沃于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除塞尔维亚、俄罗斯和中国外,目前获得了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
一带一路有哪些国家?
年秋,中方领导人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的倡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没有明确划定地理界线,本质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倡议,向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开放。那么,目前一带一路建设都有哪些国家参与呢?一带一路最新国家/地区的名单及概况。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中国,包括东亚的蒙古国,东盟12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
二、西亚18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三、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
四、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五、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
六、中东欧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印度洋--欧洲;
上海、大连、重庆、成都、宁波、舟山、武汉、长沙、南昌、合肥、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厦门、三亚等港口城市建设。
1.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印度洋西部,是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岛。由18个民族组成,伊麦利那(占总人口的26.1%)、贝希米扎拉卡(14.1%)、贝希略(12%)等。民族语言为马达加斯加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官方通用法语。居民中信奉传统宗教的占52%,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占41%,信奉伊斯兰教的占7%。
马达加斯加属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严重依赖外援,工业基础薄弱。7年开始实行贸易进出口自由化政策,鼓励出口多样化,出口额有所增加。主要进口石油、车辆、机械设备、药品、日用消费品及食品等。主要出口咖啡、虾、铬矿石、香草、丁香、棉纺织品等。
2.巴拿马
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位于中美洲地峡,印欧混血种人占65%,其他依次为非裔12%、欧裔10%、华裔7%、印地安人6%。有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运河航运、金融服务、科隆自贸区和旅游业是巴拿马经济的主要支柱。近年来,巴拿马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出口产品为香蕉、虾、蔗糖、鱼粉等。主要进口石油产品、汽车、机电产品、药品等。
3.摩洛哥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位于非洲西北端,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
摩洛哥经济总量在非洲排名第五(在尼日利亚、埃及、南非、阿尔及利亚之后),北非排名第三。磷酸盐出口、旅游业、侨汇是摩经济主要支柱。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运输设备、非针织服装、肥料、无机化学品、建筑材料等。主要进口矿物燃料、机电产品、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粮食等。
4.印度
印度(首都:新德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有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卢比贬值等因素影响,印对外贸易增长缓慢,由于进口增速大于出口,贸易赤字扩大。
5.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属非洲东北部内陆国,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30%)、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
埃塞俄比亚属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出口商品主要有咖啡、油籽、恰特草、皮革和黄金,进口机械、汽车、石油产品、化肥、化学品等。
6.新西兰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欧洲移民后裔占74%,毛利人占15%,亚裔占12%,太平洋岛国裔占7%(部分为多元族裔认同)。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48.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新西兰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严重依赖外贸。主要进口石油、机电产品、汽车、电子设备、纺织品等,出口乳制品、肉类、林产品、原油、水果和鱼类等。
7.波黑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波黑联邦占62.5%,塞尔维亚族共和国占37.5%。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即原南时期的穆斯林族),约占总人口43.5%;塞尔维亚族,约占总人口31.2%;克罗地亚族,约占总人口17.4%。三族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什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波黑战争给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几近崩溃。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援助下,波黑经济恢复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出口商品有铝锭、矿产品、木材、机械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食品、石油、化工、交通工具等。
8.黑山
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黑山族占43.16%、塞尔维亚族占31.99%,波什尼亚克族占7.77%,阿尔巴尼亚族占5.03%。官方语言是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黑山是前南斯拉夫较为落后的共和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能源匮乏,经济规模小,商品缺乏竞争力,外贸逆差严重。旅游业和制铝工业是黑山的经济支柱。黑山严重依赖进口,贸易逆差日益严重。
9.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有多个民族,土库曼族占94.7%。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国语为土库曼语,俄语为通用语。土能源资源丰富,油气是支柱产业。
10.立陶宛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宗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木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化工产品、蔬菜及水果等。
11.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主要民族有拉脱维亚族(占62%),俄罗斯族(占26%)等。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和东正教。
8年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降达20%,年起恢复经济增长。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钢铁、矿物燃料;主要进口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用具及零配件、车辆及零配件。
12.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首都:耶路撒冷)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通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以农业为主,其他有手工业、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巴经济严重依赖以色列,因此巴以对峙对巴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13.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阿尔巴尼亚族占82.58%。少数民族主要有希腊族、马其顿族等。官方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56.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6.75%信奉东正教,10.1%信奉天主教。
近年来,阿尔巴尼亚经济平稳增长。出口商品主要为纺织品和鞋类,矿产品和燃料,建筑材料和金属,食品、饮料和烟草;进口商品主要为机械产品及零配件,食品、饮料和烟草,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纺织品和鞋类,建筑材料及金属等。
14.阿富汗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25%,还有哈扎拉、乌兹别克、土库曼等20多个少数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是官方语言,其他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逊尼派穆斯林占80%,什叶派穆斯林占19%,其他占1%。
阿富汗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历经三十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交通、通讯、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多万人沦为难民。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各种食品、机动车辆、石油产品和纺织品等。
15.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英语、俄语亦被广泛使用。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东正教和天主教。
自恢复独立以来,爱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内位列前茅。电子、通讯产品、矿产品、机械设备和木材、木质制品这四大类产品一直是爱最主要的进出口商品。
16.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巴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1%。近年来,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业化,扩大出口,缩小外贸逆差。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
17.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位于欧洲中南部,主要民族为斯洛文尼亚族,约占83%。少数民族有匈牙利族、意大利族和其他民族。官方语言为斯洛文尼亚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
拥有良好的工业、科技基础。9年以来,斯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主要出口商品类别为:汽车和运输设备、医药、电子机械和设备、工业机械产品、金属制品、石油化工产品、钢铁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类别为:汽车和运输设备、石油化工产品、电子机械及设备、医药、工业机械产品、钢铁产品、涂料、金属制品等。
18.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主要民族有克罗地亚族(90.42%),其他为塞尔维亚族、波什尼亚克族等,共22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克罗地亚是前南斯拉夫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19.黎巴嫩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英语。居民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等。
外贸在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实行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经济相协调的外贸政策。出口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金属制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玻璃制品和水泥等。
20.阿曼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阿曼人.3万,约占56.3%。伊斯兰教为国教,90%本国穆斯林属伊巴德教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阿曼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国家,油气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阿曼出口产品主要为石油。非石油类出口主要有大理石、铜、化工产品、鱼类、椰枣等。进口机械、运输工具、食品及工业制成品等。
21.巴林
巴林(首都:麦纳麦)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的岛国,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占70%,逊尼派占30%。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巴林是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近年来,巴开始向多元化经济发展,建立了炼油、石化及铝制品工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成为海湾地区银行和金融中心。
22.也门
也门(首都:萨那)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什叶派的宰德教派和逊尼派的沙斐仪教派各占50%。
也门经济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国内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大量轻工产品均需进口。
23.埃及
埃及(首都:开罗)跨亚、非两大洲,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约占16%。另有约万海外侨民。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埃及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关系,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谷物、电器设备、矿物燃料、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车辆、动物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是矿物燃料(原油及其制品)、棉花、陶瓷、纺织服装、铝及其制品、钢铁、谷物和蔬菜。埃及出口商品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
24.约旦
约旦(首都:安曼)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西北。98%的人口为阿拉伯人,还有少量切尔克斯人、土库曼人和亚美尼亚人。国教为伊斯兰教,92%的居民属逊尼派,2%的居民属于什叶派和德鲁兹派。信奉基督教的居民约占6%,主要属希腊东正教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约旦系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较贫乏,可耕地少,依赖进口。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为侨汇、旅游和外援。主要进口原油、机械设备、电子电器、钢材、化学制品、粮食、成衣等。主要出口服装、磷酸盐、钾盐、蔬菜、医药制品和化肥等。
25.叙利亚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等。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阿拉伯语为国语。农业在叙利亚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叙局势动荡后,经济形势更趋严峻,对外贸易锐减。
26.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数百个民族,民族语言共有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贸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关税。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木材、藤制品、手工艺品、鞋、铜、煤、纸浆和纸制品、电器、棕榈油、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发电设备、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棉花等。
27.菲律宾
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市)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及相关产品、电解铜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电子产品、矿产、交通及工业设备。
28.缅甸
缅甸(首都:内比都)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共有个民族,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缅甸主要出口产品为天然气、玉石、大米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石油与汽油、商业用机械、汽车零配件等。
29.文莱
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其中马来人占66%,华人约占10%,其他族群和外籍人占24%。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人使用华语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
文莱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非油气产业均不发达。最近几年,由于油气产量下降,文莱经济增长出现停滞,而国际原油价格下滑更使文经济雪上加霜。主要出口原油、石油产品和液化天然气,进口机器和运输设备、工业品、食物、药品等。
30.东帝汶
东帝汶(首都:帝力),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德顿(TETUM)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印尼语和英语为工作语言,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约91.4%人口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1.7%信奉伊斯兰教。
东帝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结构失衡,严重依赖油气收入和外国援助。近年来积极发展外贸,努力扩大出口。主要出口产品为咖啡、木材、橡胶、椰子等经济作物,进口燃油、谷物、车辆、机电设备等。
31.不丹
不丹(首都:廷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国。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族约占35%。不丹语“宗卡”为官方语言。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不丹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是其支柱产业。对外贸易主要在南盟成员间进行,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力、化学制品、木材、加工食品、矿产品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燃料、谷物、汽车、机械、金属、塑料等。
32.阿联酋
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外籍人占88.5%,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外贸在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联酋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铝锭和少量土特产品;主要进口粮食、机械和消费品。
33.泰国
泰国(首都:曼谷)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泰语为国语。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民众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泰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34.越南
越南(首都:河内)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全国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86%。主要语言为越南语(官方语言、通用语言、主要民族语言)。主要宗教:佛教、天主教、和好教与高台教。
越南系发展中国家,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油、服装纺织品、水产品、鞋类、大米、木材、电子产品、咖啡。主要进口商品有:汽车、机械设备及零件、成品油、钢材、纺织原料、电子产品和零件。
35.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主要出口商品为:成品油、电子元器件、化工品和工业机械等;主要进口商品为:成品油、电子元器件、原油、化工品(塑料除外)和发电设备等。
36.以色列
以色列位于亚洲最西端,毗邻巴勒斯坦。犹太人约占74.9%,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兹人等。大部分居民信奉犹太教,其余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以色列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竞争力居世界先列。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经济对外依存度高。
37.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位于外高加索东南部,主要为阿塞拜疆族(占90.6%),还有俄罗斯族、亚美尼亚族等。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居民多通晓俄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立国之初阿就制定“石油兴国”发展战略。
38.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位(首都:埃里温)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亚美尼亚族约占96%,官方语言为亚美尼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主要信仰基督教。
9年以来亚政府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植农业等措施,努力消除金融危机后果,收到一定成效。
39.捷克
捷克(首都:布拉格)地处欧洲中部,其中约90%以上为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占2.9%,德意志族占1%,此外还有少量波兰族和罗姆族(吉普赛人)。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为罗马天主教。
捷克为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外贸在捷克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内生产总值80%依靠出口实现。进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计算机、轿车及配件、电信设备、机械设备、医药产品和器械、铁矿石、载重汽车和家用电器等。出口商品主要有:轿车及配件、电力、钢材、机械设备、玻璃制品、木材、化工产品、轮胎、家具等。
40.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孟加拉族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占总人口的88%。孟加拉国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
41.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位于东欧平原西部,有多个民族,其中白俄罗斯族占81.2%,俄罗斯族占11.4%。主要信奉东正教(70%以上),西北部一些地区信奉天主教及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合并教派。官方语言为白俄罗斯语和俄语。
白俄罗斯工农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电子及激光技术比较先进,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
42.柬埔寨
柬埔寨(首都:金边)位于中南半岛南部,有20多个民族,高棉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佛教为国教,93%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主要出口商品是服装、橡胶、大米和木薯等。主要进口商品为成衣原辅料、燃油、食品、化工、建材、汽车等。
43.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位于南高加索中西部,主要为格鲁吉亚族(占86.8%)。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主要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近年来致力于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大力推进经济改革,进一步降低各种税率及关税,加快结构调整和私有化步伐,积极吸引外资。
44.匈牙利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属中欧内陆国。主要民族为匈牙利(马扎尔)族,约占90%。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66.2%)和基督教(17.9%)。匈牙利经济属中等发达国家,积极鼓励吸收外资。
45.伊拉克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其中阿拉伯民族约占78%(什叶派约占60%,逊尼派约占18%),库尔德族约占15%。居民中95%以上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伊拉克战争后,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对大部分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46.伊朗
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亚洲西南部,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石油产业是伊朗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
47.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位于中亚东北部,有9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占68.4%,乌兹别克族占14.3%,俄罗斯族占9.5%。70%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其次为东正教和天主教。国语为吉尔吉斯语,俄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
48.老挝
老挝(首都:万象)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分为49个民族,分属老泰语族系、孟-高棉语族系、苗-瑶语族系、汉-藏语族系,统称为老挝民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年10月,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9.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位于亚洲中部,其中哈萨克族占65.5%,俄罗斯族占21.4%。50%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此外,还有东正教、天主教和佛教等。哈萨克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哈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
50.卡塔尔
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其中卡塔尔公民约占15%。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全国人口的16%。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卡塔尔经济支柱。主要出口产品石油、液化气、凝析油合成氨、尿素、乙烯等,主要进口产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食品、工业原材料及轻工产品、药品等。
51.科威特
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岸,伊斯兰教为国教,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属逊尼派,30%为什叶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外贸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口商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
52.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位于东南欧北部的内陆国,摩尔多瓦族占75.8%,乌克兰族8.4%,俄罗斯族5.9%。主要信仰东正教,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俄语为通用语。传统农业国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发达。
53.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Dhivehi),上层社会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属逊尼派。旅游业、渔业和船运业是三大支柱。主要出口商品为海产品,主要进口商品为食品、家具、石油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和生活用品。
54.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马来人68.1%,华人23.8%,印度人7.1%,其他种族1.0%。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55.马其顿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主要民族为马其顿族(64.18%),阿尔巴尼亚族(25.17%)。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主要进口产品为电力、原油、金属、机动车、食品、饮料、纺织品、化工产品。主要出口产品为钢铁、服装、石油产品、水果、蔬菜、金属矿石、食品、葡萄酒、烟草和卷烟、饮料、化工产品等。
56.蒙古国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国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喀尔喀蒙古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出口主要为矿产品、纺织品和畜产品等;进口主要有矿产品、机器设备、食品等。
57.尼泊尔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尔语为国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姓、多语言国家。居民86.2%信奉印度教。
农业国,经济落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主要进口商品是煤、石油制品、羊毛、药品、机械、电器、化肥等,主要出口商品是蔬菜油、铜线、羊绒制品、地毯、成衣、皮革、农产品、手工艺品等。
58.波兰
波兰(首都:华沙)位于欧洲中部,波兰族约占98%,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全国约90%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加入欧盟后,波兰经济突飞猛进。主要进口石油、汽车、钢铁、合成材料及工业成品油等。主要出口汽车、内燃机、橡胶制品、铝制品、农产品等。
59.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保加利亚族占84%。保加利亚语为官方和通用语言,土耳其语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9年后保加利亚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发展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旅游和服务业。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金属矿石、化工材料、燃料,主要出口纺织品、贱金属、机械装备。
60.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罗马尼亚族占88.6%,匈牙利族占6.5%。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少数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5%)、罗马天主教(4.6%)、新教(3.2%)。
罗目前同全球约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主要出口产品有:鞋类、服装、纺织品。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家电、矿产品、石油产品。
61.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东正教。近年来,塞尔维亚经济状况稍有好转,国民经济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对外经贸活动日渐活跃,外贸额连年上升。
62.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位于阿拉伯半岛,沙特公民约占67%。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占85%,什叶派占15%。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实行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部分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
63.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斯洛伐克族占85.8%,匈牙利族占9.7%,罗姆(吉卜赛)人占1.7%。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居民大多信奉罗马天主教。
近年来,斯政府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逐渐形成以汽车、电子产业为支柱,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市场经济。主要出口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交通工具、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矿物燃料、金属和金属制品、电力设备等。主要进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机械设备、原材料、食品、化工产品等。
64.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位于中亚东南部,共有86个民族,其中塔吉克族占80%,乌兹别克族占15.3%。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数为逊尼派(帕米尔一带属什叶派)。塔吉克语为国语,俄语为通用语。
塔吉克斯坦水力、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水力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8位,人均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65.俄罗斯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有民族个,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罗斯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陆海复合,国力雄厚。此外,俄罗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无论是石油、煤炭还是天然气,俄罗斯的产量或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66.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分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亚裔四大种族,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为通用语言。约8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其余信仰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实行自由贸易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国。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及烟草,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石油等。
67.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位于南亚次大陆以南印度洋上的岛国,僧伽罗族占74.9%,泰米尔族15.4%,摩尔族9.2%,其他0.5%。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居民70.2%信奉佛教,12.6%信奉印度教,9.7%信奉伊斯兰教,7.4%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作物有茶叶、橡胶、椰子和稻米。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服装加工业为主。实行自由外贸政策,除政府控制石油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进口。
68.韩国
韩国(首都:首尔)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朝鲜半岛南半部。为单一民族,通用韩国语,50%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佛教等宗教。
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同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创始国之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主要进口产品有原油、半导体、天然气、石油制品、半导体零部件、钢板、煤炭、通讯器材、电缆等。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有线无线通讯器材、船舶、石油制品、平板液晶显示器、个人电脑、影视器材等。
69.土耳其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跨亚、欧两洲,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约占15%。土耳其语为国语。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5%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阿拉维派);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
上世纪80年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由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快速转变。对外贸易总值和数量不断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为原油、天然气、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钢铁等,主要出口产品是农产品、食品、纺织品、服装、金属产品、车辆及零配件等。
70.乌克兰
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多个民族,乌克兰族占72%,俄罗斯族占22%。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俄语广泛使用。主要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经济运转基本靠美欧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和援助维系。
71.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位于中亚腹地,是双内陆国。共有个民族,乌兹别克族占78.8%,塔吉克族占4.9%,俄罗斯族占4.4%。乌兹别克语为官方语言,俄语为通用语言。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其余多信奉东正教。矿产资源较丰富。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阿布哈兹*
阿布哈兹共和国
Abkhazia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Afghanistan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Albania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Algeria
安道尔
安道尔公国
Andorra
安哥拉
安哥拉共和国
Angola
安提瓜和巴布达
安提瓜和巴布达
AntiguaandBarbuda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
Argentina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共和国
Armenia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
Australia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
Austria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国
Azerbaijan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巴哈马
巴哈马国
CommonwealthoftheBahamas
巴林
巴林王国
Bahrain
孟加拉国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Bangladesh
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
Barbados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
Belarus
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
Belgium
伯利兹
伯利兹
Belize
贝宁
贝宁共和国
Benin
不丹
不丹王国
Bhutan
玻利维亚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
Bolivia
波黑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andHerzegovina
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共和国
Botswana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
Brazil
文莱
文莱达鲁萨兰国
Brunei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
Bulgaria
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
BurkinaFaso
布隆迪
布隆迪共和国
Burundi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
Cambodia
喀麦隆
喀麦隆共和国
Cameroon
加拿大
加拿大
Canada
佛得角
佛得角共和国
CapeVerde
加泰罗尼亚(西班牙)*
加泰罗尼亚
Catalen
中非共和国
中非共和国
CentralAfricanRepublic
乍得
乍得共和国
Chad
智利
智利共和国
Chile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China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
Colombia
科摩罗
科摩罗联盟
Comoros
刚果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
Congo(Brazzaville)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Congo(Kinshasa)
库克群岛(新西兰)*
库克群岛
CookIslands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
CostaRica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共和国
C?tedIvoire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共和国
Croatia
古巴
古巴共和国
Cuba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共和国
Cyprus
捷克
捷克共和国
CzechRepublic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丹麦
丹麦王国
Denmark
吉布提
吉布提共和国
Djibouti
顿涅茨克*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DonetskPeoplesRepublic
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国
Dominica
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共和国
DominicanRepublic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共和国
Ecuador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Egypt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共和国
ElSalvador
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EquatorialGuinea
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国
Eritrea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
Estonia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Ethiopia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斐济
斐济共和国
Fiji
芬兰
芬兰共和国
Finland
法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France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加蓬
加蓬共和国
Gabon
冈比亚
冈比亚共和国
Gambia,The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
Georgia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Germany
加纳
加纳共和国
Ghana
希腊
希腊共和国
Greece
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
Grenada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共和国
Guatemala
几内亚
几内亚共和国
Guinea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Guinea-Bissau
圭亚那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Guyana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海地
海地共和国
Haiti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国
Honduras
匈牙利
匈牙利
Hungary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冰岛
冰岛共和国
Iceland
印度
印度共和国
India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Indonesia
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Iran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
Iraq
爱尔兰
爱尔兰
Ireland
以色列
以色列国
Israel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
Italy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牙买加
牙买加
Jamaica
日本
日本国
Japan
约旦
约旦哈希姆王国
Jordan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Kazakhstan
肯尼亚
肯尼亚共和国
Kenya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共和国
Kiribati
韩国
大韩民国
Korea,South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国
Kosovo
科威特
科威特国
Kuwait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共和国
Kyrgyzstan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老挝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Laos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
Latvia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
Lebanon
莱索托
莱索托王国
Lesotho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亚共和国
Liberia
利比亚
利比亚国
Libya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公国
Liechtenstein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国
Lithuania
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
Luxembourg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马其顿
马其顿共和国
Macedonia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Madagascar
马拉维
马拉维共和国
Malawi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Malaysia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共和国
Maldives
马耳他骑士团*
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医院骑士团
MalteseKnights
马里
马里共和国
Mali
马耳他
马耳他共和国
Malta
马绍尔群岛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MarshallIslands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Mauritania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共和国
Mauritius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
Mexico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Micronesia
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共和国
Moldova
摩纳哥
摩纳哥公国
Monaco
蒙古国
蒙古国
Mongolia
黑山
黑山共和国
Montenegro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
Morocco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共和国
Mozambique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
Myanmar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
Nagorno-Karabakh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共和国
Namibia
瑙鲁
瑙鲁共和国
Nauru
尼泊尔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Nepal
荷兰
荷兰王国
Netherlands
新西兰
新西兰
NewZealand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共和国
Nicaragua
尼日尔
尼日尔共和国
Niger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Nigeria
纽埃(新西兰)*
纽埃
Niue
北塞浦路斯*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NorthernCyprus
挪威
挪威王国
Norway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阿曼
阿曼苏丹国
Oman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Pakistan
帕劳
帕劳共和国
Palau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国
Palestine
巴拿马
巴拿马共和国
Panama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PapuaNewGuinea
巴拉圭
巴拉圭共和国
Paraguay
朝鲜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PeoplesRepublicofKorea
秘鲁
秘鲁共和国
Peru
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
Philippines
波兰
波兰共和国
Poland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
Portugal
德涅斯特河沿岸*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
Pridnestrovie
邦特兰*
邦特兰国
Puntland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卡塔尔
卡塔尔国
Qatar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
Romania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
Russia
卢旺达
卢旺达共和国
Rwanda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
SaintChristopherandNevis
圣卢西亚
圣卢西亚
SaintLucia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SaintVincentandtheGrenadines
萨摩亚
萨摩亚独立国
Samoa
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共和国
SanMarino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S?oToméandPríncipe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国
SaudiArabia
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共和国
Senegal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
Serbia
塞舌尔
塞舌尔共和国
Seychelles
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共和国
SierraLeone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
Singapore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国
Slovakia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Slovenia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
SolomonIslands
索马里
索马里联邦共和国
Somali
索马里兰*
索马里兰共和国
Somaliland
南非
南非共和国
SouthAfrica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共和国
SouthOssetia
南苏丹
南苏丹共和国
SouthSudan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
Spain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SriLanka
苏丹
苏丹共和国
Sudan
苏里南
苏里南共和国
Suriname
斯威士兰
斯威士兰王国
Swaziland
瑞典
瑞典王国
Sweden
瑞士
瑞士联邦
Switzerland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Syria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Tajikistan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Tanzania
泰国
泰王国
Thailand
东帝汶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Timor-Leste
多哥
多哥共和国
Togo
汤加
汤加王国
Tonga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TrinidadandTobago
突尼斯
突尼斯共和国
Tunisia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
Turkey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
Turkmenistan
图瓦卢
图瓦卢
Tuvalu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乌干达
乌干达共和国
Uganda
乌克兰
乌克兰
Ukraine
阿联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nitedArabEmirates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UnitedKingdom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UnitedStates
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Uruguay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Uzbekistan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瓦努阿图
瓦努阿图共和国
Vanuatu
梵蒂冈
梵蒂冈城国
Vaticancity(theHolysee)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Venezuela
越南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Vietnam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西撒哈拉*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WesternSahara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也门
也门共和国
Yemen
国家或地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赞比亚
赞比亚共和国
Zambia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共和国
Zimbabwe
地区名称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阿布穆萨岛(伊朗、阿联酋争议)
阿布穆萨岛
AbuMusa
布雷米(阿联酋、阿曼、沙特争议)
布雷米
AlBuraymi
爱丽丝浅滩(哥、牙争议)
爱丽丝浅滩
AliceShoal
南极
南极
Antarctica
阿维斯岛(委、多米尼克争议)
阿维斯岛
AvesIsland
巴得梅(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争议)
巴德梅
Badme
比尔泰维勒(埃及、苏丹争议)
比尔泰维勒
BirTawil
休达(西班牙、摩洛哥争议)
休达自治市
Ceuta
独岛(日本、韩国争议)
独岛(日方称竹岛)
Dokdo
埃塞奎博河地区(委内瑞拉、圭亚那争议)
埃塞奎博河地区
EssequiboRiver
斐迪南迪亚岛(意、英、法、西、马耳他、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争议)
斐迪南迪亚岛
Ferdinandea
格罗里奥索群岛(法、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塞舌尔争议)
格罗里奥索群岛
GloriosoIslands
哈拉伊卜三角区(埃及、苏丹争议)
哈拉伊卜三角区
HalaibTriangle
汉斯岛(加、丹争议)
汉斯岛
HansIsland
伊米亚岛(希腊、土耳其争议)
伊米亚岛(土方称卡尔达克)
Imia
卡恩格瓦尼(南非、斯威士兰争议)
卡恩格瓦尼
Kangwane
克什米尔(印度、巴基斯坦争议)
查谟和克什米尔
Kashmir
林梦地区(马来西亚、文莱争议)
林梦地区
LinMengarea
梅利利亚(西班牙、摩洛哥争议)
梅利利亚自治市
Melilla
欧加登(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争议)
欧加登
Ogaden
佩雷吉尔岛(西班牙、摩洛哥争议)
佩雷吉尔岛
Perejilisland
卢卡万兹岛(刚民、乌干达争议)
卢卡万兹岛
RukwanziIsland
索科特拉岛(也门、索马里争议)
索科特拉岛
Socotra
南设得兰群岛(英国宣称)
南设得兰群岛
SouthShetlandIslands
北方四岛(日、俄争议)
北方四岛(俄方称南千岛群岛)
TheKurilIslands
海外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瓜德罗普(法国)
瓜德罗普
Guadeloupe
法属圭亚那(法国)
法属圭亚那
Guyanefran?aise
马提尼克(法国)
马提尼克
Martinique
留尼旺(法国)
留尼旺
Réunion
奥兰群岛(芬兰)
奥兰群岛
?landIslands
伏伊伏丁那(塞尔维亚)
伏伊伏丁那
Vojvodina
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美属萨摩亚(美国)
美属萨摩亚
AmericanSamoa
安圭拉(英国)
安圭拉
Anguilla
阿鲁巴(荷兰)
阿鲁巴
Aruba
亚速尔群岛(葡萄牙)
亚速尔群岛
Azores
百慕大(英国)
百慕大
Bermuda
博奈尔岛(荷兰)
博奈尔岛(波内赫)
Bonaire
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国)
英属印度洋领地
BritishIndianOceanTerritory
加那利群岛(西班牙)
加那利群岛
CanaryIslands
开曼群岛(英国)
开曼群岛
CaymanIslands
圣诞岛(澳大利亚)
圣诞岛
Christmaslsland
科科斯群岛(澳大利亚)
科科斯(基林)群岛
Cocos(Keeling)Islands
库拉索(荷兰)
库拉索
Cura?ao
复活节岛(智利)
复活节岛
EasterIsland
福克兰群岛(英国、阿根廷争议)
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
FalklandIslands(IslasMalvinas)
法罗群岛(丹麦)
法罗群岛
FaroeIslands
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国)
法属波利尼西亚
FrenchPolynesia
直布罗陀(英国、西班牙争议)
直布罗陀
Gibraltar
格陵兰(丹麦)
格陵兰
Greenland
关岛(美国)
关岛
Guam
根西岛(英国)
根西
Guernsey
扬马延岛(挪威)
扬马延岛
JanMayen
泽西岛(英国)
泽西
Jersey
马恩岛(英国)
马恩岛
IsleofMan
马约特(法国、科摩罗争议)
马约特
Mayotte
马德拉群岛(葡萄牙)
马德拉
Madeira
中途岛(美国)
中途岛
MidwayIsland
蒙特塞拉特岛(英国)
蒙特塞拉特
Montserrat
纳弗沙岛(美国)
纳弗沙岛
NavassaIsland
新喀里多尼亚(法国)
新喀里多尼亚
NewCaledonia
诺福克岛(澳大利亚)
诺福克岛
NorfolkIsland
北马里亚纳群岛(美国)
北马里亚纳群岛
NorthernMarianaIslands
皮特凯恩群岛(英国)
皮特凯恩群岛
PitcairnIslands
波多黎各(美国)
波多黎各
PuertoRico
萨巴岛(荷兰)
萨巴岛
SabaIsland
圣赫勒拿(英国)
圣赫勒拿
SaintHelena
法属圣马丁(法国)
圣马丁
Saint-Martin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法国)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SaintPierreandMiquelon
圣尤斯特歇斯(荷兰)
圣尤斯特歇斯
SintEustatius
荷属圣马丁(荷兰)
圣马丁
SintMaarten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英国)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
SouthGeorgiaandTheSouthSandwichIslands
斯瓦尔巴特群岛(挪威)
斯瓦尔巴群岛
Svalbard
托克劳(新西兰)
托克劳
Tokelau
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英国)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TurksandCaicosIslands
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国)
英属维尔京群岛
VirginIslands,British
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国)
美属维尔京群岛
VirginIslands,UnitedStates
威克岛(美国)
威克岛
WakeIsland
瓦利斯和富图纳(法国)
瓦利斯和富图纳
WallisandFutuna
自治共和国
中文全称
英文简称
阿迪格共和国(俄)
阿迪格共和国
Adygea
阿尔泰共和国(俄)
阿尔泰共和国
Altay
阿扎尔自治共和国(格)
阿扎尔自治共和国
Azar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俄)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Bashkortostan
布里亚特共和国(俄)
布里亚特共和国
Buryat
车臣共和国(俄)
车臣共和国
Chechnya
楚瓦什共和国(俄)
楚瓦什共和国
Chuvash
克里米亚共和国(乌克兰、俄争议)
克里米亚共和国
Crimea
达吉斯坦共和国(俄)
达吉斯坦共和国
Dagestan
哈卡斯共和国(俄)
哈卡斯共和国
Khakas
印古什共和国(俄)
印古什共和国
Ingushetia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俄)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
Kabardino-Balkar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俄)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Kalachei-Circassian
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俄)
卡尔梅克共和国
Kalmyk-HalimGdansk
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乌兹)
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
Karakalpakstan
卡累利阿共和国(俄)
卡累利阿共和国
Karelia
科米共和国(俄)
科米共和国
Komi
马里埃尔共和国(俄)
马里埃尔共和国
Mariel
莫尔多瓦共和国(俄)
莫尔多瓦共和国
Moldova
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阿)
纳希切万
Nax??van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俄)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
Saha(Yakutia)
北奥塞梯共和国(俄)
北奥塞梯共和国
NorthOssetia
鞑靼斯坦共和国(俄)
鞑靼斯坦共和国
Tatarstan
图瓦共和国(俄)
图瓦共和国
Tuva
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俄)
乌德穆尔特共和国
Udmurt
注:阿布哈兹也是自治共和国(格鲁吉亚的),但上面以提到,故这里没有。
与中国建外的国家列表(按建交时间)
截至年7月,有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
朝鲜
9.10.6
东帝汶
2.5.20
格鲁吉亚
.6.9
印度
.4.1
印度尼西亚
.4.13
伊朗
.8.16
伊拉克
.8.25
以色列
.1.24
日本
.9.29
约旦
.4.7
哈萨克斯坦
.1.3
科威特
.3.22
吉尔吉斯斯坦
.1.5
老挝
1.4.25
黎巴嫩
.11.9
马来西亚
.5.31
马尔代夫
.10.14
蒙古
9.10.16
缅甸
.6.8
尼泊尔
.8.1
阿曼
.5.25
巴基斯坦
.5.21
巴勒斯坦
8.11.20
菲律宾
.6.9
卡塔尔
8.7.9
韩国
.8.24
沙特阿拉伯
.7.21
新加坡
.10.3
斯里兰卡
.2.7
叙利亚
.8.1
塔吉克斯坦
.1.4
泰国
.7.1
土耳其
.8.4
土库曼斯坦
.1.6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4.11.1
乌兹别克斯坦
.1.2
越南
.1.18
也门
.9.24
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
国名
建交日
阿尔及利亚
.12.20
安哥拉
3.1.12
贝宁
4.11.12
博茨瓦纳
.1.6
布基纳法索
.9.15
布隆迪
3.12.21
喀麦隆
.3.26
佛得角
.4.25
中非
4.9.29
乍得
.11.28
科摩罗
.11.13
刚果(金)
1.2.20
刚果(布)
4.2.22
科特迪瓦
3.3.2
吉布提
.1.8
埃及
.5.30
赤道几内亚
.10.15
厄立特里亚
.5.24
埃塞俄比亚
.11.24
加蓬
.4.20
冈比亚
.12.14
加纳
0.7.5
几内亚
.10.4
几内亚比绍
.3.15
肯尼亚
3.12.14
莱索托
3.4.30
利比里亚
.2.17
利比亚
.8.9
马达加斯加
.11.6
马拉维
7.12.28
马里
0.10.25
毛里塔尼亚
5.7.19
毛里求斯
.4.15
摩洛哥
.11.1
莫桑比克
.6.25
纳米比亚
.3.22
尼日尔
.7.20
尼日利亚
.2.10
卢旺达
.11.1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7.12
塞内加尔
.12.7
塞舌尔
.6.30
塞拉利昂
.7.29
索马里
0.12.14
南非
.1.1
南苏丹
.7.9
苏丹
.2.4
坦桑尼亚
4.4.26
多哥
.9.19
突尼斯
4.1.10
乌干达
2.10.18
赞比亚
4.10.29
津巴布韦
0.4.18
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国名
建交日
阿尔巴尼亚
9.11.23
安道尔
.6.29
奥地利
.5.28
白俄罗斯
.1.20
比利时
.10.25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4.3
保加利亚
9.10.4
克罗地亚
.5.13
塞浦路斯
.12.14
捷克
9.10.6
丹麦
.5.11
爱沙尼亚
.9.11
芬兰
.10.28
法国
4.1.27
德国
.10.11
希腊
.6.5
匈牙利
9.10.6
冰岛
.12.8
爱尔兰
.6.22
意大利
.11.6
拉脱维亚
.9.12
列支敦士登
.9.14
立陶宛
.9.14
卢森堡
.11.16
马耳他
.1.31
摩尔多瓦
.1.30
摩纳哥
.1.16
黑山
6.7.6
荷兰
中荷年5月18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年互派代办)
北马其顿
.10.12
挪威
.10.5
波兰
9.10.7
葡萄牙
.2.8
罗马尼亚
9.10.5
俄罗斯
9.10.2
圣马力诺
.5.6
塞尔维亚
详见备注
斯洛伐克
9.10.6
斯洛文尼亚
.5.12
西班牙
.3.9
瑞典
.5.9
瑞士
.9.14
乌克兰
.1.4
英国
中英年3月13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年互派代办)
与中国建交的美洲国家
国名
建交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
3.1.1
阿根廷
.2.19
巴哈马
.5.23
巴巴多斯
.5.30
玻利维亚
5.7.9
巴西
.8.15
加拿大
.10.13
智利
.12.15
哥伦比亚
0.2.7
哥斯达黎加
7.6.1
古巴
0.9.28
多米尼克
4.3.23
多米尼加
.5.1
厄瓜多尔
0.1.2
萨尔瓦多
.8.21
格林纳达
5.10.1
圭亚那
.6.27
牙买加
.11.21
墨西哥
.2.14
巴拿马
.6.13
秘鲁
.11.2
苏里南
.5.28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6.20
美国
.1.1
乌拉圭
8.2.3
委内瑞拉
.6.28
与中国建交的大洋洲国家
国名
建交日
澳大利亚
.12.21
库克群岛
.7.25
斐济
.11.5
密克罗尼西亚
9.9.11
新西兰
.12.22
纽埃
7.12.12
巴布亚新几内亚
.10.12
萨摩亚
.11.6
汤加
.11.2
瓦努阿图
2.3.26
备注:
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同一洲的国家以其国名简称的英文字母为序)
年1月2日,中国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成立。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改为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改任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年2月12日,国名由马其顿共和国变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简称北马其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