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均把中非公共卫生合作列为合作重点。中非医药合作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合作潜力进一步释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更好应对中非医药合作面临的障碍,须多方共同努力,综合发挥政策支持、项目示范、措施配套、企业主体的联动效应,助力中非医药合作迈上新台阶。
政策环境
相比于中非在能矿开发、基础设施、轻工制造、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领域合作,中非医药合作起步晚、基础弱,良好的政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综合看,利好中非医药合作的政策环境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非洲国家层面、区域合作层面和国际合作层面。
(一)非洲国家层面
1.非洲整体经济发展向好:据统计,年,非洲整体经济增长3.4%,GDP总量升至2.32万亿美元;吸引外资增长11%,流量达亿美元;非洲国家公共债务占其GDP比重为54.9%,低于国际通行的%-%的水平,其中16个国家债务占比低于40%。据有关方面研究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截至年2月中旬,非洲经济损失已超50亿美元,原先预计年3.2%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下调至1.8%。
2.非洲国家重视本国医药工业发展。据非盟年统计,共有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摩洛哥、马拉维、卢旺达、南非8个国家明确把制药行业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支持。例如,埃塞俄比亚把制药行业在内的七大制造业列入国家“增长与转型”计划;南非把制药行业列入“产业政策行动计划”;尼日利亚将制药产业连同其他69个细分产业给予先锋地位,企业投资可享受5年免税期;肯尼亚将药品及医疗设备生产列为政府引导出口促进计划下的优先行业等。
(二)区域合作层面
1.非盟层面:在《年议程》框架下,非盟鼓励成员国加强协作,在扩大卫生健康领域的财政支出的同时,采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该领域。此外,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已于年7月正式实施,成为拥有13亿人口和3.4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体,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全球最大的自贸区。随着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入,非洲各国有望在年削减90%的商品关税,获得亿美元的长期收益。预计到年,在消除非洲内部贸易壁垒后,非洲内部贸易额将增加15%-25%。长远看,该自贸区的建成可在资金投入、政策协调、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为非洲国家本土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助力。
2.区域组织层面:作为非洲区域一体化走在前列的区域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东非共同体(EAC)、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均把制药业列入本区域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国际合作层面
1.与中国合作:
(1)“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非盟《年议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引起非洲国家的广泛
4.市场环境:总体看,非洲医药市场规模巨大。据麦肯锡研究数据,非洲制药市场规模年预计将升至亿美元。然而,非洲国家众多,市场及政策一体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割裂、分散,加之药品支付能力薄弱,给医药投资准入、产品认证、产品销售带来了不少困难。仅以非洲民众购买力为例,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非洲每日收入低于1.25美元全球贫困线标准的极度贫困人口不降反增。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度贫困人口由年的2.9亿人升至年的4.14亿人,同期占全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比例也由15%升至34.1%。
02
中方层面
1.政策协调:医药合资合作牵涉面广、专业性强,随着合作不断深入,亟需中非双方就注册认证等具体问题加强政策沟通协调。
2.资金支持:据了解,目前已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在非设立机构;已有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丝路基金、中投海外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支持在非投资项目;此外,银联国际、支付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