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急的时刻遇见最美的你
埃塞俄比亚宝丽国际机场,作为东非最繁忙的机场,每天都有奔波在奋斗路上的匆匆人群在此周转。宝丽机场航站楼扩建项目,也有这样一群劳动者,在公司无类似施工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踏着一条艰辛的路,在不确定中穿梭前行。一路走来,熬过太多夜,跨过太多坎,趟过太多河,一次次冲破难关。在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在项目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奉献着自己;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留下令人感动的身影;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遇见最美的你。
“我也要参加青年突击队”。随着埃塞疫情日趋严峻,宝丽机场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极大挑战,当地雇员淡薄的防疫意识让项目部所有人犯了难。为此,宝丽机场项目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抗击疫情、保障生产。成立大会上,党支部书记李秀栋呼吁所有35周岁以下的青年党员要冲锋在前起到带头作用,“岁数大怎么了,我身体倍儿棒,也能参加。”平时就大嗓门的室外分部经理张洪卫,这次的声音更加洪亮。此后,破例加入青年突击队但有着多年党龄的张洪卫同志负责起了疫情期间所有的宣传工作。
“拿起图纸是工程师、放下图纸是摄影师”,党支部书记李秀栋这样评价张洪卫同志。抗击疫情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最危急的时刻,优秀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突击队青年紧随其后,每个人都坚守在工作岗位,抗击疫情、保障生产。
埃塞确诊首例新冠病毒境外输入型病例后,宝丽机场项目随即召开了应急防疫启动会,项目经理李秀栋在会上强调“此次疫情对于项目和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现有航站楼内部施工虽然很危险,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停工,越是危急的时刻,我们越要挺住”。作为现有航站楼分部经理的毕海啸听在了心里,落在了实处。
此时项目正在进行现有航站楼内部行李系统提取区域改造工作,施工环境密闭,且施工人员及材料进入现场需要与机场安保人员和旅客频繁接触。为此,毕海啸提出设置施工专用通道,以避免与机场人员接触,由于现有航站楼内空间不足,且业主从机场安全的角度考虑否定了我方的这一提议。不久,大量中转旅客的涌入导致机场安保人员出现了确诊病例,这一消息无疑让每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撤出现有航站楼施工区域的想法愈发强烈。
“施工人员安全了,项目才有保障”这是毕海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何减少与航站楼的内部人员接触成为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他首先加大了防护力度,即使在疫情初期,项目部口罩尚不充足时,毕海啸也设法保证了现有航站楼人员每天两个口罩的需求以及必要的消杀工作。其次,他通过与埃航运营部门积极沟通,了解了每天航班进港时间,提前做好安排,尽量减少与旅客的接触频率。再次,面对施工人员精神焦虑的情况,平时雷厉风行的他突然变成了“知心大哥”,主动为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一系列努力,施工人员紧张情绪得到了缓解,保障了下一步的施工生产任务。
为顺利推进埃塞宝丽机场项目各项工作,除了中方员工之外,宝丽机场项目还聘请了来自土耳其、印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外籍工程师。为使全体中外员工都能重视防疫工作,项目经理李秀栋召集了全体外籍工程师,希望能够有人自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承担防疫任务,Isa是第一个报名的,并主动为全体外籍工程师进行多次防疫知识宣讲。正如党支部书记李秀栋同志在年一季度党员大会中所说“党员可以害怕,但绝不能退缩,一定要为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做好榜样,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这场抗疫才能胜利”,宝丽机场项目全体员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正在为抗击疫情尽最大努力,正在为保障生产坚守岗位,他们是这危急时刻最美的劳动者。
埃塞宝丽机场项目李慧
白衣战士助“科”友万里共赴中非情
4月30日晚,医院、天津市卫健委和天津市疾控中心的专家组12名成员组乘坐科特迪瓦政府派出的包机飞抵阿比让博瓦尼国际机场。医疗组将在科开展为期约10天的交流活动,传递宝贵经验,为科提升防疫能力、针对完善防控体系提出可行建议。驻科大使万黎、使馆经商参赞孙亮以及科外交部双边总司长马埃斯、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索罗、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院长贝尼埃等在机场迎接了他们的到来。
5月2日,中国援科抗疫医疗专家组为在科中资企业、华人华侨和孔子学院代表举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讲座,科特迪瓦办事处参加讲座。会议结束后,专家组和驻科特迪瓦中国大使馆向在场人员发送了“健康包”,里面包括防疫的基本医疗物资。这一份来自祖国沉甸甸的问候,感动了所有的华人华侨,彰显出了伟大祖国对“海外人”的关怀和挂念。
科特迪瓦办事处王刚
防疫常态化坚持不松懈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安排,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人,5月1日至4日,乌干达国家总项目部总经理李金成、乌干达国家总项目部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组长鞠文杰一行前往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周边乌干达KE机场高速公路项目、乌干达恩德培机场改扩建项目及合作队伍营地检查防疫及营地安全工作。重点排查了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情况、防疫日常监测工作、营地环境卫生情况及安全防护措施等。要求各单位要继续贯彻落实国资委、使馆及集团公司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确保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到位。
乌干达国家总项目部刘翃宇
查缺补漏疫情防控不松懈
喀麦隆雅温得城市综合体项目聘请专业医务人员宣传防疫知识
喀麦隆雅杜高速项目为员工测体温
喀麦隆体育场路项目当地雇员签署防疫承诺书
喀麦隆国家总项目部始终强调,狠抓疫情防控是当前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所属各项目通过开展多项切实有效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和安全生产排查深度,提高大家对安全生产和职工安全健康的认识。均严执行、广宣传,做到不聚集、戴口罩、测体温、勤消毒、防护“承诺”一个不能少,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
喀麦隆国家总项目部郑海晨
视频突击检查防疫不留死角
5月5至6日,中西非公司组织了对刚果金戈马机场项目的疫情防控组织视频突击检查,此次检查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疫防控安全。
刚果金戈马机场项目经理部,负责刚果金戈马停机坪项目和戈马跑道项目两个项目的实施,两个项目工期都在年6月到期,目前项目正处于紧张的大干阶段,力争按期完工。
中西非公司项目管理部胡静
人人争做防疫卫士守护大家安全健康
面对当地政府的一系列防疫举措,乌干达MTP项目始终做到生产、防疫“两手抓”,在保证防疫举措落实到位的情况下,仍保持现场生产有序进行,尽最大努力减轻了疫情对生产工作的冲击。
项目领导班子严格把关,保持精神上的高度警惕,监督各项防疫举措的认真落实,也时刻关心着职工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为了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在项目经理范伟的提议下,在常务副经理熊排良和支部副书记鲁凯的带领下,每天晚上,项目员工都会分散在操场练习“八段锦”,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压力。
疫情期间,项目医生张建臣尤为忙碌,他充当着大家的健康“守护者”,不仅要为大家耐心科普防疫知识,分发防疫物品,每日登记员工体温和身体状况,安排办公区和宿舍区消毒,还要为项目同事及时治疗疟疾等其他疾病,他悉心照料病人,关心病人的饮食健康和卫生,总能在大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让项目的每个人感到踏实和温暖。
支部党员干部们发挥积极作用,为中方职工和当地雇员宣贯防疫知识、制作防疫手册、张贴宣传海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负责项目后勤保障的同事恪尽职守,努力保证物资供应,充当抗疫和生产工作的坚强后盾。项目厨师也为大家重新制作食谱,增加了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食物。
每一名同事都不是“局外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大家认真履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仔细巡逻,监督出入人员的体温检测、登记、洗手和口罩佩戴情况,为项目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抗疫的艰难险阻,集体和同事们体现出的可贵品格,为我们带来别样的温暖,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感谢身边“可爱的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屈的品质、科学的防控,海外战“疫”的春天就在前方!
乌干达MTP项目汪晶晶
携手抗疫防疫守护生命健康
为引导项目职工提高防范意识,理性认识疫情,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做好个人防护,马东铁路项目组织开展以“携手抗疫防疫、守护生命健康”为主题的“疫情防控与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答题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书面答题、现场问答题及抢答题,并决出一、二、三名进行奖励。
马东铁路项目闫洋杰
消毒喷雾随身带疫情防控记心间
埃塞亚的斯公司KT项目始终把“抓生产也必须抓安全”作为施工生产的基本准则,尤其在当前疫情特殊时期更牢记于心、践行于表。项目上年轻技术员傅晓洪带头积极做出表率,每天出门都是一身的基本防护:安全帽、反光背心、口罩一个不能少。用花露水瓶自制的酒精消毒喷雾更是随身携带,走到工地上人员密集区、和工人或者监理近距离接触后,他便拿出自己的“消毒喷雾”喷一喷。可以说,整个现场11公里的路段基本都被这个“花露水”喷出过一道道彩虹。
埃塞KT项目赵锋
中交一公局集团海外事业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