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历史 >> 正文 >> 正文

它向人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民族拥有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6/13
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了整个奥运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代表团,被恐怖份子劫持,而警方的营救不力,导致该代表团11人全部身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

劫持人质的恐怖分子照片

人们在震惊以及惋惜之余,也不免夹杂着对当时西德政府在解决此事行为上的不满与讽刺。历史学家在提到这次惨案时,也总是少不了将它的失败与另一场同样惊为天人的人质营救行动进行比较,那就是发生在年6月底的恩德培行动。

恩德培行动

年6月27日,星期天,在以色列每周的内阁例会上,一张字条被递到了当时担任以色列国防部部长的西蒙·佩雷斯(ShimonPeres)手上。

西蒙·佩雷斯

“从本-古里安机场飞往巴黎-奥利(Orly)、中途在雅典停留的法航号航班被劫持了。”纸条上写道“飞机仍在空中飞行,它的目的地未知。”

劫机的恐怖分子是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opularFrontfortheLiberationofPalestine)的成员,他们控制了飞机上的名乘客,其中包括多名以色列乘客和12名来自法国的机组成员。

为什么要单独强调这两组数字呢?

当时被劫持的法航航班

因为,恐怖分子在次日凌晨四点将飞机降落在最终目的地——乌干达的恩德培国际机场后,将飞机上的非以色列籍乘客和机组人员释放,并将人质分为两组,犹太人站在一侧,非犹太人站在另一侧。所以十分明显,恐怖分子的目标就是以色列人。

令人感动的是,事后根据号航班机长米歇尔·巴科(MichelBacos)的回忆,全体机组成员和大部分空乘服务人员自愿选择留下,在他们看来,保护乘客并完成本次飞行任务是他们的职责。

恩德培国际机场位于乌干达首都20英里开外的维多利亚湖的岸边,距离当时以色列所在的地方超过英里(约公里),也正是因为距离上的挑战,这场解救人质行动也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虽远必诛”。

图/地球知识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s/7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