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历史 >> 正文 >> 正文

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是怎样被推翻的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3/1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点击图片查看▲

卡扎菲被网友们戏称为卡大佐。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卡扎菲的军衔一直都是上校,等同于日本的大佐。因此派生出了一个段子: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中国主席、俄罗斯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日本首相、印度总理相继发言,到了利比亚这儿就成了有请利比亚上校卡扎菲先生发言。整得台下各国首脑们一脸懵逼:大家都派当家的来开会,利比亚就算一把手来不了也能让副手来啊,怎么让一个上校来联合国发言呢?

当然这只是一个逗人发笑的段子而已,实际上谁都知道卡大佐就是利比亚的当家人。年卡大佐出生于苏尔特一个游牧部落家庭的帐篷里。卡大佐的父亲是普通的牧羊人,靠着给财主们放牧维持生计。童年时代的卡大佐就在放牧区附近的小学读书,每天往返学校需要步行三个小时。14岁时完成全部小学学业的卡扎菲转到塞卜哈继续上中学。中学时代的卡大佐每个星期六早上步行三个半小时到学校,星期四下午再步行三个半小时回家(伊斯兰国家规定周五为礼拜日)。

由于卡大佐家庭贫困,所以没少遭遇同学们的白眼和嘲笑。当时在班级里年龄偏大的卡扎菲终日沉默寡言,一本《古兰经》总不离手。卡扎菲在19岁时进入班加西利比亚大学,后来又转入班加西军事学院,毕业后的卡扎菲在利比亚陆军通信部队服役,后转入保卫国王的昔兰尼加卫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御林军)。24岁时卡扎菲的命运迎来了转折:他遇到了哈利德将军的女儿法蒂赫,父女俩都非常喜欢这个帅气而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年26岁的卡扎菲和法蒂赫正式结婚。

卡扎菲就此攀上了高枝儿:哈立德将军不仅将他送到英国皇家桑德斯特军事学院深造,而且还在军中不遗余力地提拔他。留学归来的卡扎菲成为了当时利比亚国内一位新潮的年轻军官。卡扎菲的成长过程中始终视埃及前领导人纳赛尔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埃及法鲁克王朝。纳赛尔推翻了埃及的君主制,开启了埃及历史上的新时代。年7月26日纳赛尔宣布将英、法资本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纳赛尔执政期间苏联援建的阿斯旺高坝于年开始发电;现代化生活开始进入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进行了土地改革;反对贪污腐化收到部分成效;妇女享有了更多权利......与此同时埃及从列强手中收回了包括苏伊士运河在内的主权,埃及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民族独立的实现掀开了埃及历史的新篇章。埃及的发展也为其他阿拉伯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以往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世界开始以埃及为核心团结起来。

同样身为民族主义者的卡扎菲一直以纳赛尔作为自己的偶像,而当时利比亚国内的现状则令卡扎菲颇为不满。位于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是地中海南部的战略要冲、欧洲大陆的后花园。利比亚的地缘区位决定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利比亚自古以来始终难以形成强势的本土政权。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迦太基、罗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曾先后统治过利比亚,而利比亚本土始终没能形成统一的本土国家。

到了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利比亚割让给意大利,从此利比亚又成为了意大利的殖民地。翻开利比亚的地图不难发现:利比亚东部和南部的国境线都是直线。事实上大部分国境线是直线的国家都曾有过被殖民的经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依据自然环境展开的。在自然状态下两个国家或部族之间通常会以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屏障作为分界线,笔直的分界线在世界历史上至少是古代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事实上如今利比亚笔直的国境线是近代殖民主义的产物。

西方殖民主义者在瓜分埃及、利比亚、苏丹、乍得等地时一边剑拔弩张,一边依据经纬线划分各地之间的疆界。利比亚和我们的邻国印度有一个相似点:利比亚紧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北部与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亚平宁半岛隔海相望,所以利比亚这片土地的文明史其实是很悠久的。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利比亚始终是周边各路地缘势力博弈的场所,而利比亚本土始终没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利比亚”一词在古代和“印度”一样只是一种地理文化概念,而从来都不是指的一个具体的民族国家。

年初英、法两国在赶走当地的意大利势力后分别占领了利比亚北部和南部。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开始对利比亚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年12月24日利比亚成为了一个联邦制联合王国,昔兰尼加的伊斯兰教赛努西教团领袖伊德里斯一世成为国王。严格意义上直到此时利比亚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利比亚东部的埃及和西部的阿尔及利亚都倾向于苏联阵营。在当时美苏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下美国就想把利比亚打造成为自己在北非的桥头堡和隔离带。

截至年底美国累计向利比亚提供了超过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也就是在年利比亚人发现自家地下埋着石油(还是含硫量相当低的高质量原油)。利比亚不仅有石油,而且还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位居非洲第一位。然而当时的利比亚却缺乏开采油气资源的技术。资源这东西说到底要开发出来才有价值。利比亚人守着金饭碗却无力自己开发,于是当时统治利比亚的伊德里斯王朝就想到向美国人求助,一时间大批美国石油公司来到利比亚开采油气资源。

这当然是对利比亚资源的掠夺,可人家美国人也有自己的理由:说我掠夺,说我剥削,可问题是当初是你们利比亚人自己无力开采才请我来的啊。美国石油公司在利比亚躺着赚钱之时也给利比亚一些分红。尽管这些分红微不足道,但一开始利比亚方面并没觉得有何不妥。马克思曾说过:”住在茅草屋里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有多么的贫困与寒酸,可如果一旦旁边盖起了一个宫殿就会使住在茅草屋里的人立刻就会感觉到不舒服“利比亚人以前没钱的时候也没什么想法。

随着利比亚人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之后各种矛盾开始出现。以前的确是利比亚人自己请美国人来开采石油的,可随着利比亚国家的发展就逐渐有了自己开采的能力,这时利比亚人自然会对美国人垄断本国油气资源的现状产生质疑。利比亚人不仅质疑美国人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掠夺,也同样质疑国内财富的分配:美国石油公司给利比亚的分红尽管也给利比亚带来一些好处,然而这些好处大多进入了以王室为首的有权阶级的腰包,而普通利比亚人大多一无所得。

卡扎菲就是在利比亚国内矛盾日益升级之时登场的:年9月1日利比亚爆发的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得知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三连问:这是谁?哪儿来的?谁支持的?事实上利比亚的九月革命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眼中就是一场稀里糊涂的军事政变,而卡扎菲则是一个不明来历的人物。在事实上九月革命之前卡扎菲在利比亚国内确实不是什么耀眼的人物。

九月革命后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卡扎菲把自己的军衔晋升为上校,而在此之前卡扎菲只是利比亚军队的一个少校军官。可想而知作为超级大国的美、苏两国怎么可能会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ls/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