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交通 >> 正文 >> 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日语口译锦鲤附身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2/5/3

绿排版

芋圆审校

枝哥

01

前言

大家好,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本科双非外语院校,专业是日语,分流后是口译方向,成绩在年级大概前20%,大二过N1,专八良好,没有留学经验。初试成绩(卡线),初试排名第13名,复试排名第10名,总排名第10名(都是卡线)。

备考时间:约四个半月。年8月--年12月中旬。

平时学习算是比较佛系,临考突击型选手,但该学的都有学,自认为水平算中等,周围的同学们都非常优秀。从大二大三就有考研的打算,奈何拖延症晚期,一直没做出行动,听网上说备考战线不要拉得过长,就更理所应当地迟迟没有开始准备。一直到了年8月初,开始看一点政治课,9月初回到学校才静下心来,做好计划开始全力备考。

划重点:其实非常不建议大家开始准备得这么晚,人生大事拖不得,首先我是考的本专业,而且不考数学,又不考英语,比其他专业的同学需要准备的内容少很多,到后期也感觉到了时间不够用,比别人进度慢,那个时候很急,会影响心态。

02

择校

关于择校,本人又是一个反面例子。由于老师推荐,我在九月份预报名的时候报名了北京的一所外语院校,这个学校在口译方面非常专业,培养出了很多知名前辈,又坐标北京,其实是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只看了一些经验贴,没有广泛和深入了解择校信息,觉得是老师推荐的好学校,就冲了,现在回想起来是有些盲目也可以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

九月十月一直按照那所学校的考试大纲在准备,那段时间其实是很抑郁,开始得晚,要学得多,做真题困难,付出努力心里也踏实不下来,效率其实是很低,但一直也没有过改志愿的想法。

直到十月中旬的一天偶然听说了周围很多优秀的同学也报名了同一所学校,并且大家复习得很顺利,我就像被触到了某根神经,看往年的报录比只觉得竞争大,直到那时才真实感觉到了竞争压力近在自己身边,当晚就改了志愿,改成了中国海洋大学,即便离考试只剩两个多月,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然改之前我也是看了中海大的真题,根据自己的水平来说,觉得努力的话够得到才是合适的目标。

后面的复习是紧张辛苦但安心的,复习的过程中觉得有希望能看到前路的光亮,我觉得有这样的状态才是做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吧,如果备考过程中每天都愁眉苦脸,毫无干劲,这状态就哒咩。

和高考报志愿一样,需要多方面查找信息,客观结合自身水平,才能选出一个最优解。客观认识自己的水平是关键,这不是在打击大家的自信心,最后上不了岸才是真正打击自信心的事情。

这需要大家尽早开始收集信息,不仅是看招生简章、录取人数这种,有机会的话接触到目标院校的真题,才能真正衡量出自己的上岸机率(个人认为,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历年真题是最最重要的没有之一),择校是开启往后所有准备的第一步,希望大家一定要谨慎,不要做我这样报了又改,只会给自己又加上一重压力。

初试具体科目有政治、翻译硕士日语、日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03

政治

政治我是从徐涛老师的强化课开始的,看课建议提早,因为我从八月开始大概每天看一节或两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种状态),再加上文科生的好习惯就是坚持每节课都在详细记笔记,所以我的进度非常慢,好像到十月份才把课看完。当时搭配的是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题,看完一节课就做一节题,所以我的题也是在大家都开始第二遍时还没做完第一遍。自己的感觉是徐涛老师的课还是搭配《核心考案》比较好,精讲精练有些顺序啊什么的和徐涛老师的课有对应不上的部分,而且用核心考案应该就可以取代我记笔记的过程了,老师黑板上出现的都是书上有的,而我是全部写在了本子上,精讲精练除了上面的一点习题说实话没太用的上。后面的政治复习也是以我的笔记为主了。

题我做了三遍,某宝上买了对应的一千题刷题本,可以刷两遍,第三遍才写在了书上。(刷题本有用划重点)从出了八套卷开始就保持每天早上刷一套选择题,认真记错题,大题没有看过。

徐涛老师的八套卷难度很高,会被打击到但是是个查缺补漏的好机会,不怕做错,徐涛老师会在wb出逐题讲解视频,非常贴心。还有其他老师的卷子也很好,每套都用电子版刷了至少三遍,题做熟了刷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考前要一直保持做选择题的手感。

大题的话只背了四套卷,之前从没背过,考前一周每天上午都在背四套卷,然后每天早上听徐涛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9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