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很多人都知道夜店有个叫做企划部的部门(也有叫市场部、品牌部的),他们负责一家夜店的活动策划、品牌宣传、采购物料等大小事项。夜店由于这个行业特性,还是挺难招人的,这也导致了其企划部水平的参差不齐。但是最近有一家店,直接刷新了我对这个部门的认识,让夜店这个门槛再创新低。前段时间杭州新开了家店,我和几个朋友对于这家店早就期待已久,在得知其开业的消息以后也是就打算去玩一下。当我要来了他们店的酒单以后,众人大跌眼镜。一个冷知识:麦卡伦,英文名Macallan,至于酒单上标着的这个是啥玩意儿我也不太清楚。来店里消费的Allen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MC,又或者这是他们埋下的隐藏彩蛋,看似酒单实则是一条招聘信息,想要招一名名为Allen的MC。如果说这是简单的拼写错误,设计在打酒名的时候手有点快了,那接下来的这俩是真的没法解释。咱们先说说这个开口乐(Cocalero)吧。OpneMouth,开口,嗯很好,那这乐字呢,为啥不直接给我翻译成OpenMouthHappy,可能这个Happy有他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出现在酒单上吧。真就将外国的东西本土化呗,这直接了当的音译怕不是要给我整神。我感觉这个设计师和我是校友,他和我的英语水平也就youmeyoume吧。至于这个Noge我是真不明白是啥玩意儿,于是我上网百度了一下。好家伙,不搜还好,搜了一下给我整的更不明白这是个啥玩意儿,我就是一个搞夜店的,现在横跨英语、化工两大行业。如果说英语是我的知识短板,那化工这个完全就是我的盲区,当年就是因为化学才选的文科这要是去点瓶Noge野格,是给我上野格(Jagerneister),还是这一桶子化学药剂......喝下去会变异吗?第二天醒来屁股能不能吐丝。上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又有新的问题再次出现,这次我连标识都懒得打,权当让各位一起来玩大家来找茬。我实在想不明白,野格到底有多少种翻译,上面还是Noge,下面就变成了WildGe,紧接着又变成了WildGrids。还有那个粉X(XRated),为什么他即可以是PowderX,又可以是PinkX。我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不同的设计师一起做同一张酒单,还是做这张酒单的设计师思维太过跳脱。我只能把一切当成这是这家Club给我们埋下的彩蛋,指不定到时候会有神秘大礼相送。你以为离谱的只有酒水的翻译吗?不,软饮那部分才是真的重灾区。我中弹了,真的,核弹。经历了上面野格和麦卡伦的冲击,现在爱洛(Eros)翻译错了,我觉得可以理解吧,毕竟这个东西市面上不是很常见。这个“旺仔”,翻译成wangzai,我也能理解,没啥人知道他英文其实叫“HotKid”(没想到叭,又一个冷知识)但是这个“一听可乐”的“听”,真的他妈是用Listen吗?我就算英语只有初中水平,但是这个听,他妈的真的是用Listen吗?在我实在琢磨不明白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我立马打开了浏览器。他妈的,原来是这样,原来他们做酒单是靠的百度翻译!可是也不对啊???上面那个野格加红牛,他们翻译的是WildGejiaRedBull。百度翻译上的却是马萨卡??难道说,他们用的不是百度翻译?于是我怀着不安的心情,用颤抖的双手打开了Google翻译的网址。结果......尼玛,那个“野格加红牛”还真特么用的是谷歌翻译。并且像“wangzai”、“Arlo”同样也找到了出处这样就解释的通了,这个设计师,谷歌翻译和百度翻译两个混着用的。这就是为啥前后翻译不一样的原因!在破案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感觉就像解开了高考的最后一道数学大题。感觉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伤害到我的了,我已经弄清了事情的原理,再出现什么样的翻译我都能够接受,都可以理解了。除非......怎么会这样尽管目前我还没去过这家夜店,但是有一说一,这家夜店的前期宣传做的真的可以。可明明朋友圈和视频号的宣传弄的那么牛逼,为什么要在这种地方栽跟头?像上面很多酒水和软饮的品名,明明只需要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却偷懒选择直接用翻译器。酒水单上加英文,本来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调性,又或是能够更好的服务外国友人。结果现在倒好,这酒单不仅直接拉跨,并且外国人估计看了当场懵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