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外疫情肆虐之际,海外公司一线员工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有效的防疫措施铸就了一道境外施工生产、疫情防控的新长城。
抗疫过程中涌现了大批优秀员工,海外风将开启境外抗疫事迹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
3月初,乌干达地区进入抗疫时期,在公司的领导下,地区先后制定了防疫措施,防疫应急预案,并彻底而有实效的落实,在保生产的基础上取得了零感染成绩。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地区全体员工积极配合、主动出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少工作重,措施直接有效机管站离首都30公里,只有两个人。虽然人少,但作为地区所有项目物资和配件的大后方十分重要。机管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顾正帅负责的。他白天到市里买东西,晚上在站点做资料;他一边和项目主动沟通,了解项目需求,一边与供应商积极联络,保证物美价廉;他督导保安确保站点安全,他严控严守确保人员健康。乌干达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是首都坎帕拉,每天都有上百人的感染。最近爆出3个中国人确诊感染,都是商店的售货人员。即便在这样严重的情况下,顾正帅为了及时买到配件,他仍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别人问他在如此严重的疫情下,他害怕吗?他说:“科学防护了,自然就不害怕了。我的车上有三宝,他们是口罩、消毒液和手套。我做到了尽量保持社交距离,必须戴口罩、手套,杜绝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专家是这样说的,我深信不疑。直到现在表明,确实是有效的。”目前,因疫情导致部分厂家原材料的进口受到影响,供货的周期与运输成本的增加致使材料的价格也有所升高,为了找到价格合适的物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顾正帅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不停奔波于各个供应商店之间,当大家肯定他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时,他笑笑说:“我感觉我做的还好,但大家做的都不错。”
疫情激发斗志,生产夜以继日年3月14日,潘向文响应公司和国家复工生产号召,作为一名英勇的逆行者来到了乌干达地区。那段时间,国内国外口罩等防疫物资紧张,潘向文还是采用从网上提前预定购买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了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资,补充了地区防疫物资的储备。为他这种不畏困难、心系大家的行为点赞。在地区碎石生产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作为技能全面的他,被安排在碎石场工作,负责碎石场的所有工作:石方挖运、碎石生产、设备维修。适应一段时间后,他按照项目负责人的安排,积极推行属地化管理,他把现场有关属地人员,按照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的不同编制不同班组进行管理,在生产任务上定量考核,很快把现场生产搞有声有色。根据项目碎石产量需求,他主动请缨,要求白天晚上两班生产,由他一个人负责。经过他的调整磨合后,很快的产量得以提升。后来,在不误生产的前提下,他又安装了制砂机。他吊装设备,他布线调试,他试验生产,他调整配比,他负责生产,他两套设备一个人,他两块场地一个人,他白天晚上一个人。在战疫情,保生产的号召下,他不怕吃苦、积极主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在抗疫战中,发挥共青团员的力量作为年新加入海外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面对疫情传播的严峻形势,荣浩没有丝毫退缩。他意识到此次疫情来势汹汹,特别是测量队每天的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交往人群频繁变动,测量人员每天接触整个工地和当地人员,危险系数较高,防控工作迫在眉睫。他要求自己的测量队伍严格遵守上级单位和乌干达政府的防疫要求,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并且号召工人们相互监督,确保每人在吃过饭后立马回家,不去酒吧等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要求每位工人每天测量体温,休班人员在家也要测量体温并上报,做到无缝监控。因为工作原因,荣浩同志每天都带着饭盒在现场吃午饭,不论刮风下雨,总是早出晚归,他从未抱怨过。每天早上醒来,他也会习惯性地看看手机,看看上级有没有下发新的指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天都要查看手机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