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雨季很长,清晨坐在窗前写字,窗外郁郁葱葱,潮湿的空气飘进窗子。这时,感觉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非洲,我想起鲁代瓦农场的早晨,想起东非高原清晨红彤彤的太阳。
非洲十年间,在东非停留的时间最长,不仅仅在那里工作、生活,也千辛万苦地驾车饱览了地球上最美的地方。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地球上最大的伤疤,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裂谷宽几十米到两百米,深一千到两千米。裂谷底部是开阔的原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这里不仅生活着古老的原始部落,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穿越大裂谷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支笔、一个镜头就能记录下来的。但是,这种惊心动魄的美一定会深刻心底。在我多次的流连之后,依然渴望着有一天再回到那里。
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经过希雷河谷和马拉维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是主裂谷,我一直认为最值得穿越的也是东支。东支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穿过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向北直抵红海,再由红海延伸到约旦谷地,全长近公里。
东非大裂谷几乎跨越了东非所有的国家。穿越大裂谷,从坦桑尼亚出发,经过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最后抵达吉布提。
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穿越东非大裂谷之旅,起始于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第一站是乞力马扎罗山。事实上,在裂谷带的两侧排列着众多的火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乞力马扎罗雪山和肯尼亚山。我曾经在《你所不知道的乞力马扎罗》中对这座赤道雪山有过很多描述。这座雪山是非洲的象征,它在人们心目中也充满了浪漫情调。
纳特龙湖
沿着大裂谷继续向北出发,到达大裂谷的中部。这里有非洲最大的不解之谜----纳特龙湖,它被称为死亡之湖。这里湖水的颜色象燃烧的火焰,湖中充满了苏打碱等毒性物质,咸度超过死海,几乎没有什么能生存。这片静止不动的湖水还有个致命的秘密,它可以使触到湖水的动物变成化石。而火烈鸟的筑巢之地偏偏就是在这荒凉诡异的地方。这里几乎没有野生动物,每年总有几个星期会下起大雨,而火烈鸟会随着雨水而来,令这个死寂的世界充满生机。随着小火烈鸟的出生和长大,它们会迁徙到其他湖泊。
伦盖伊火山
伦盖伊火山耸立在纳特龙湖南边,它是一座活火山,每隔30年喷发一次。对于当地的马赛人来说,伦盖伊火山就是他们的生命之神。伦盖伊火山在年整整喷发了一年,数千吨火山灰肥沃了周边的土壤。这里不适宜树木扎根,却非常适合草的生长。丰富的草原给大量的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事实上,火山不是生命的杀手,恰恰相反,火山成就了东非草原上更灿烂的生命。
塞仑盖蒂草原、马赛马拉草原
纳特龙湖继续向东,就是著名的塞仑盖蒂草原和马赛马拉草原,分别位于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如今这里的道路已经修得很好走了,我这些年的往返,亲眼目睹了这里道路的变化。沿途经过一些村庄,路边会看到一些孩子,他们头顶着香蕉,边跳舞边卖东西。因为没有别的食物可以吃,我一路上的食物基本上都是香蕉和腰果。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吃得太多了,那些日子以后,我基本不再吃这两样东西。
大多数人看动物大迁徙是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出发到马赛马拉,事实上,这一片野生动物园的四分之三位于坦桑尼亚,而且动物大迁徙在肯尼亚的逗留时间非常短,大部分动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坦桑尼亚的塞仑盖蒂草原活动。在这片土地上,看过几次动物大迁徙,铺天盖地的行军队伍,再一次证明了生存需要执着的移动和冒险。
内罗毕
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位于大裂谷的东部边缘。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廓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因此肯尼亚有个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
内罗毕也是我所见到的东非最繁华的地方。这里的海拔比较高,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很天真地以为非洲所有的地方都象撒哈拉一样热,完全不知道内罗毕的旱季是如此的冷。
肯尼亚山
从内罗毕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抵达赤道上的另外一座雪山--肯尼亚山。肯尼亚山海拔米,是非洲的第二高峰。肯尼亚山分布着很特殊的高山植物带,这里看到的的花卉、植物以及动物都很奇特。就是这样一座火山,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维多利亚湖
大裂谷是个天然蓄水池,谷底有30多个湖泊。维多利亚湖位于裂谷东支和西支之间,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平方米。我因多次去过维多利亚湖,而且停留的时间很长,于是在湖边最大的城市姆万扎(Mwanza)建了个基地。
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的发源地之一。为了一睹尼罗河源头的风采,驱车从姆万扎出发,绕过维多利亚湖南部,从湖的西侧过边境进入乌干达。首都卡帕拉(Kampala)位于维多利亚湖北边,距离湖边并不远。尼罗河源头的水势浩浩荡荡,一直向北流去,最终注入地中海,全程公里。
维多利亚湖盛产非洲罗非鱼,那里农业不发达,蔬菜也很少,几乎每天能吃到的都是烤罗非鱼和当地的玉米面。而我最留恋的还是维多利亚湖黄昏时的风景,落日的余晖里,湖水倒映着天空的颜色,淡淡的紫色,神秘而忧郁。
厄塔尔火山(埃塞俄比亚)
沿着大裂谷继续向北,便进入了埃塞俄比亚境内。埃塞俄比亚是“晒黑了的面孔”的意思,这里不仅盛产咖啡,也盛产美女。美女皮肤颜色略浅,如同咖啡,她们一直被称为非洲黑玫瑰。
来到埃塞俄比亚,依然感觉很冷,如同内罗毕的清晨和夜晚。这里海拔很高,属高原气候。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那么冷,在达那吉尔凹地有一座活火山——厄塔尔火山。火山口内有一个永久性熔岩湖,湖中不断地向外喷发蒸汽,最高温度可达度。这里仿佛是通往地球内部的一扇窗户。
阿萨勒湖(吉布提)
沿着东非大裂谷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抵达红海,大裂谷由红海延伸到约旦谷地。这里是东非大裂谷的尾端,最著名的是阿萨勒湖。阿萨勒湖位于吉布提境内,海拔低于海平面米,是非洲最低的地方。湖水盐度高达34.8%,仅次于死海。湖岸堆积着晶莹的盐丘,湖水中到处都是千姿百态的晶体。踏上湖边由盐晶铺成的白色地毯时,脚下发出吱吱咯咯的响声。
非洲是贫穷的,却不是野蛮的。人类的起源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非洲。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发现了最古老人类的颌骨化石;这里记录着人类学上太多的荣誉和梦想;这里,我们找到了人类共同的祖先,找到了我们万岁的母亲。
穿越东非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我把青春交给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当我迎接中年的时候,没有满怀沧桑,却收获累累。我们最终都要回到最初的地方,我们最终的归宿都是重返自然。
----------------------------------------------------------------------------
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1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