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坎帕拉  >> 坎帕拉地理 >> 正文 >> 正文

楼继伟中企如何走出去

来源:坎帕拉 时间:2021/8/3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0717/4427331.html

本期主题

共建与共享:关于“一带一路”和中非经贸合作的思考

主讲: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

摘要:

?楼继伟在委员讲堂的演讲中表示,驱动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的原因有三方面,包括要素成本低,贸易条件更为优越,符合双方产业合作的需要等。

?楼继伟谈到了“一带一路”和中非双方经贸合作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他建议未来采用PPP模式鼓励政府企业合作,强调要与项目所在国实现利益绑定,避免以往短期化行为带来的弊病。

一、“一带一路”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历史潮流

楼继伟反驳一些西方国家指责“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个战略工具,他表示,这样的指责没有依据,从历史上看,中国没有政治扩张的霸权野心。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前,中国企业已经来到非洲投资,“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楼继伟:首先是关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两次习主席提出来的,第一次是年9月,在哈斯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学院的一个讲话中提出了“一带”,回顾了古丝绸之路,这个“带”,陆上丝绸之路,提出了建立现代的丝绸之路。同年10月份在印尼国会讲了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了“路”,用同样的理念。当时两个提法都是倡议,后来我们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时间只相差一个月。在这之后得到了非常多国家的响应,后来就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与65个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累计额从提出来到现在超过了五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是六百亿美元,创造了二十多万工作岗位,给西方国家经济推动带来了大利。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去投资的一些企业,总体来说投资效益都是好的,也使得他们获得了比较好的利润,同时推动了他们自己在国内那些产业的提质增效,应该说是成果丰硕的,符合共同利益。但是对“一带一路”那些西方国家指责,比如说是马歇尔计划,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个指责没有依据。

为什么要去非洲呢?

楼继伟:我这次去非洲去考察,发现提出这个倡议十几年以前,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了,这个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为什么去非洲呢?去到东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东部非洲,驱动他们去的第一是要素成本低。非洲的54个国家12亿人口,25岁以下的超过50%,每年新增万劳动力。我去的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劳动密集的非熟练工人月工资是60美元,相当于中国我们国内的1/10。

第二是贸易条件更为优越,WTO有一个规则,世贸组织有一个规则,就是对最贫穷或者最发达的国家有一个贸易优惠安排,对这些国家来说其它国家从他这儿进口的货物没有关税,也没有关税配额。

比如说从非洲生产的服装,他们出口到欧洲,去美国等等,各国是无关税的。中国那些服装出口到欧洲、美国,分别要征12%和16%的关税,低档的服装大量的话,利润是微薄的,到非洲贸易条件优惠、优越,减少这部分成本。而且现在贸易摩擦又比较厉害,对中国反倾销的调查,还有其它技术贸易的手段,非洲一般没有。

年6月,应肯尼亚国民议会议长穆图里邀请,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带着中国政协委员代表团对肯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楼继伟委员也随团前往。他们考察了中肯合作建设的肯尼亚首条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和首个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并与在肯中资企业代表座谈。紧接着,他们又受邀前往乌干达,参观当地的参观辽沈工业园等合作项目,前往刚果,参观了姆皮拉中学和中刚非洲银行等两国合作项目。时隔仅四个月,10月份,楼继伟再度带领9人考察团前往埃及,实地考察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了解园区内企业运营状况,掌握了一带一路上中非经贸合作的第一手资料。

我去埃及看到一家企业我感到很吃惊,典型的例子,它是浙江的一家企业,叫巨石,我也说名字,浙江巨石,生产什么呢?玻璃纤维。玻璃纤维也是用面非常广泛的,我们这些车的保险杠外面的包皮都是玻璃纤维用的非常多。它在国内生产,60%出口,年欧洲认为是倾销,对它征收了37%的反倾销税。他们投资到了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不太远的泰达工业园。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济合作区

天津泰达在那个地方建立了工业园,那儿生产,%销往欧洲。埃及并非最不发达国家,但是它和欧洲有一个特殊的贸易安排,没税或者税非常低。这是第二个,为什么去,贸易条件更为优越。

符合双方产业合作的需要。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前期刺激政策推动的一些产业需要去产能,这些我们是说落后了,两种落后,一种是因为不符合环保条件,落后,该去掉去掉;一种是说,条件也是很好的东西,如果送到非洲,非洲正在开始从农业向初级的工业化转移的这么一个阶段,开始基建了,要钢材,要水泥,要玻璃,要陶瓷,去那里就是朝阳产业。我们人均GDP去年已经达到了美元,整个非洲总体来看不足美元,绝大部分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从产业来看,我们比它高两个台阶,他们还属于从农业社会向最初级的制造业,我刚才说到了,钢材、水泥以及纺织、食品,简单的食品,这些方向转移。

所以我们是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后期,他们还是在最早期,这样的话,我们这些转移过去是比较利益必然的选择,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二、如何用好“一带一路”,推进中非的经贸合

年9月,有着18年历史的中非合作论坛在京召开,此次峰会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商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模空前,非洲54个成员方全部出席。

楼继伟:什么是非洲的短板,产业落后,就业不足,失业率20%,贸易规模很小,去的国家没有国家不外汇紧缺的,这样的负担比较多,必须立足于产业发展,培育符合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的产品。

今年第一次是陪着或者是参加汪洋主席的代表团去访问非洲,其中一站是乌干达,乌干达离首都不太远,50多公里,有一个辽沈工业园,我们去看有几家企业,看了两家,其中一家是做建筑陶瓷的,我一看那建筑陶瓷,是我们八九十年代装修的陶瓷,没有花纹,平平的,也不光亮,就是从广东什么地方搬过去的,但是解决了几百人就业。乌干达过去不生产陶瓷,进口,极贵。陶瓷这种产品是价值不高,重量很大,运输损坏大,所以适合于不太远的地方,不超过公里生产。在中国是过生产的,在那儿是朝阳,不但符合本国的需要了,不管怎么样,五颜六色,好几种颜色可以挑选,虽然没有几道花纹,把国内的价格压下来了,还有40%的出口,进口替代了,又出口导向,是这么个产品。投资的企业也赚钱,双赢了。

乌干达辽沈工业园区

那里头还有一家生产芒果干,不像我们国家的芒果到处要种的,那不用种,旁边一些村子跟他们采购协议,把那些掉地芒果给他送来,很简单,洗一洗。我看有一些工人,女工削皮,皮削掉以后就进入机器,机器切片以后慢慢烘干,出口中国,非常有竞争力,比我们成本低得多。它符合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解决了它的产业发展,土地产业发展,这是农业社会向初级工业发展的这部分,这是他需要的,解决了就业,税收外汇。

一带一路还有哪些成长的烦恼?

楼继伟:基建好高骛远这些倾向,有的国家盲目追求基建项目,简单的像高楼大厦、大桥宽路视为地标式的发展标志,对产业发展和民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