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美,明危咨询东非研究小组成员,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国际政治专业,目前学习和研究苏丹、南苏丹问题。姜恒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人员,明危咨询东非研究小组成员,长期从事苏丹与南苏丹问题研究。
年12月南苏丹危机爆发后,乌干达立即派遣军队进入南苏丹以支持基尔政府,总兵力达1个旅外加3个营约人。冲突期间,乌干达军队的总部位于靠近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的博尔—皮博尔公路,其地面行动基本限于首都朱巴和琼莱州,偶尔到上尼罗州开展空中行动。年8月南苏丹和平协议签署后,乌干达军队逐渐撤出南苏丹。年7月朱巴冲突发生后,乌干达又向南苏丹派遣“小股军队”执行撤侨任务。
没有人怀疑乌干达出兵对南苏丹局势发展的重大影响,但关于年底乌干达出兵南苏丹的原因却众所纷纭,归结起来至少有保护在南经济利益、彰显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及帮助基尔政府稳定局面三种说法。那么,乌干达到底因何出兵南苏丹呢?
保护在南经济利益?
南苏丹是乌干达最大的贸易伙伴,且两国存在难分难解的民间经贸往来。乌干达与苏丹南部(年成为南苏丹共和国)的经济关系在过渡时期(年-年)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苏丹南部最大的贸易伙伴,仅年一年就向苏丹南部出口了价值约1.83亿美元的物品。通过对在乌干达的家人的硬通货转账也是南苏丹对乌干达经济另一贡献。此外,南苏丹的外国人中乌干达人最多,正式注册的就有1.2万,这些在南苏丹工作的乌干达人向国内的现金汇款进一步支撑了乌干达经济。与肯尼亚一样,乌干达也是南苏丹重要的对外门户,从朱巴经过尼姆勒通往乌干达北部的公路是南苏丹的主要交通要道。年,乌干达在阿尔伯特湖发现了多达25亿桶的石油,但乌干达与南苏丹面临的困难类似,同样是内陆国家和没有原油精炼厂,这为未来两国的能源项目合作提供了空间。
南苏丹局势的恶化的确给乌干达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据驻乌干达驻南苏丹经参处的说法,自南苏丹战争爆发来,乌干达对南苏丹的出口额锐减80%,乌干达的农业、交通运输业及制造业均受到影响。乌干达央行表示,如果南苏丹长期处于战乱局面,乌干达经济增速将降低0.5%。南苏丹财政部的文件也证实,南苏丹内战前乌干达商人向南苏丹市场提供了不少商品与服务,但是付款问题却因南苏丹内战的爆发而终止。穆塞韦尼在年12月要求南苏丹政府向乌干达商人支付万美金的欠款,这些欠款是乌干达商人在年到年间向南苏丹出口的商品货款及服务费。
从自身利益的角度看,乌干达的确需要一个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南苏丹,而乌干达向南苏丹出兵也的确能起到保护其在南利益,特别是保护在南工作和经商的乌干达人的作用。不过,既然要维护乌在南经济利益,乌军理应持中立立场,起到隔离冲突双方和遏制冲突势头的作用,而不是支持一方攻击另一方。至于撤侨,完全用不着出动大规模作战部队,更不用耗资耗力长期协同一方与另一方作战。由此可见,保护在南经济利益并非乌干达出兵的真正原因。
彰显影响力?
不论是从双方的历史渊源还是从乌干达在南苏丹内战中的表现来看,乌干达政府都是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重要盟友,是南苏丹事务的深度参与者。早在第一次苏丹南北内战后期,乌干达就是以色列给当时的苏丹南方反叛运动阿尼亚尼亚运动提供武器的主要中转站,是南方各反政府组织领导人的活动基地,也是苏丹南方难民的重要庇护场所。年穆塞韦尼执政后,特别是年埃塞门格斯图政权倒台后,乌干达政府对苏丹南方反叛运动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支持越来越多,并取代埃塞而成为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不过,乌干达并非唯一对南苏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邻国,苏丹、埃塞和肯尼亚均有影响南苏丹事务的实力和能力。曾长期和南苏丹作为一个国家的苏丹自不用说,即使埃塞和肯尼亚也因其地缘重要性及与南苏丹的历史和现实关系(如解决南苏丹的出海口问题、对南苏丹解放事业的支持、对促成苏丹南北和平及南苏丹独立的贡献等),而对南苏丹有着可与乌干达比肩的影响力,更别说它们在本地区乃至全非政治事务中的独特作用。因此,在地区国家领导人尚未完全展开外交斡旋之际,乌干达即迅速出兵南苏丹,的确有先发制人,彰显和扩大其对南苏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意图,至少有与南苏丹其他重要邻国,特别是与彼时关系尚未改善的苏丹争夺对南问题主导权之嫌。
此外,乌干达在本地区的不少政治、军事和外交行为均可反映出,追求地区主导权是其重要的长期战略目标。既然想作地区大国,就得发挥大国作用,尽大国义务,而出兵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就是承担大国责任的最直接表现。从这一角度看,出兵南苏丹是乌干达对类似问题的“正常”反应。除此之外,乌干达自称介入南苏丹内战是得到了联合国的指示,目的是为了减少流血,毕竟这一地区历史上曾因“国际保护不力”而出现过大规模暴力和种族大屠杀。
帮助基尔政府稳定局面?
在当地一些人看来,乌干达出兵南苏丹的目的就是帮助基尔及其领导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朱巴派(即政府方),因为姆塞维尼和基尔的个人关系极为密切。虽然这是一个很难拿出真凭实据的说法,但却是一个最直接和最经得起推敲的说法。首先,乌干达总统穆塞维尼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前后两任最高领导人的私人关系十分良好。穆塞维尼是约翰·加朗的同窗好友和亲密战友,这也是乌干达坚定支持苏丹南方反叛运动的原因之一。至于穆塞维尼与基尔的关系,用一些南苏丹人的说法是“亲如父子”。救朋友于危难,自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次,尽管乌干达长期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关系密切,但后者从成立至今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先有约翰·加朗领导的托里特派和马夏尔为首的纳绥尔派的尖锐对立(-年),后有基尔领导的朱巴派和马夏尔领导反对派的激烈冲突,而与乌干达政府长期交好的是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主流派(托里特派和朱巴派)而非其反对派。
事实证明,进入南苏丹的乌干达军队是在帮助“民选政府”(即基尔领导的政府方)“平叛”。在乌军地面部队和空军的支持下,南苏丹政府方迅速扭转战局,并夺回了被反对派占领本提乌、博尔和马拉卡勒等战略重镇,增添了谈判筹码。在伊加特和谈未取得成果的情况下,乌干达又与南苏丹签订了乌干达军队地位协议,将乌干达军队在南苏丹的驻留时间延长了4个月。乌干达军方称,在地区国家部署替代部队之前乌军不会撤出南苏丹,因为他们是受基尔政府的邀请,帮助对抗武装反对派以挽救南苏丹国家的崩溃并防止南苏丹出现种族屠杀。此外,乌干达还同基尔政府签署了一项军事合作协定,使被武器禁运的南苏丹政府方可通过乌干达购买武器。虽然在乌军进驻期间,马夏尔方一直要求其撤出南苏丹,但直到年8月南苏丹和平协定签署后,乌干达才分批撤出。
有意思的是,在近日接受半岛电视台的采访时,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一改乌方早前的“保护乌干达侨民”、“保护南苏丹的重要基础设施”等说法,称乌干达出兵南苏丹,是因为南苏丹内战开始后,地区国家领导人召开会议呼吁停战,但马夏尔一方却拒绝停战并不断向朱巴进军,向南苏丹派兵是为了阻止马夏尔进军朱巴。这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证明了,乌干达出兵南苏丹的原因(至少是直接原因)就是帮助陷入危局的基尔政府。
虽然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乌干达出兵是为了帮助南苏丹政府方,但要说这是出兵的唯一目的显然过于牵强。南苏丹坊间的“金钱交易”之说虽不可信,但乌干达出兵并非没有国际和国内动机,而稳定的南苏丹给乌干达带来的经济利益更是毋庸置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乌干达是能对南苏丹和平起到重要作用的地区国家,没有乌干达等主要邻国的支持,南苏丹不可能实现其国内的和平与繁荣。
责任编辑:王国森
图文编辑:唐美美
东非研究小组是由“明危咨询”支持和组建的研究组织。本小组的宗旨是扩大学者和在两苏等东非国家的华人之间的交流,加深国人对中非关系的了解和认识。欢迎有研究能力和兴趣的朋友加入我们(联系方式:;),并欢迎广大朋友赐稿(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