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多替拉韦dolutegravir(DTG)正在取代疗效更低、毒性更大的老旧药品(ART)。在世卫组织(WHO)推荐的一线和二线方案中均含有多替拉韦。
年3月,乌干达政府建议在初治患者中启动基于多替拉韦的治疗方案,并从初治患者扩大到经治患者。最初侧重于专门的中心,包括马克雷雷大学(乌干达坎帕拉)传染病研究所。到年3月,在传染病研究所接受一线治疗的名患者中,有人接受了多替拉韦的治疗。
在传染病研究所中我们观察到,一些患者转用多替拉韦后出现症状性高血糖。我们比较了在年4月1日至年3月31日期间过渡到以多替拉韦为基础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未接受治疗和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病例组)中症状性高血糖的累积发生率,在同一时期服用不包括多替拉韦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所有其他患者中高血糖的发生率(对照组)。这两组的分子包括出现症状性高血糖的任何患者,以及在研究期间从临床数据库中确定的第一个抗糖尿病药物处方的患者。随访12个月,对照组的基线日期为年5月1日,也就是观察到的开始服用多替拉韦的频率最高的月份。为了证实新发的高血糖症,所有高血糖患者的临床图表均由两名临床医生验证。
病例组例患者中有16例(0.47%)出现新发高血糖,而对照组例患者中有1例(0.03%)出现新发高血糖(p=0.,Fisher精确值),对应于病例组每例患者中有4.7例高血糖的发生率超过12个月,对照组每例患者中有0.32例高血糖。在病例组,高血糖事件是严重的(16例患者中有15例),并且大多数患者在开始使用多替拉韦和使用多替拉韦过程中体重下降,而不是体重增加。从使用多替拉韦开始到高血糖发作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IQR2.5~4.5)。病例组高血糖患者采用降糖药物但继续使用多替拉韦治疗。病例组的两名患者(最初表现为3级高血糖)在停用多替拉韦后出现耐药。其中一名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6周后不再需要降糖药物,另一名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6个月后不再需要降糖药物;这两名患者目前仅通过饮食控制糖尿病。
我们的发现可能会因适应症而混淆。与没有过渡到多替拉韦的感染者相比,过渡到多替拉韦的临床患者中大部分为年龄较大、为男性或已接受ART治疗5年或更长时间的感染者。在一项多中心艾滋病队列研究中,胰岛素抵抗在长期接触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患者中更常见,在老年患者和非白人患者中。
据我们所知,只有一例患者在接受阿巴卡韦、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治疗16年后改用多替拉韦后出现严重高血糖。长期服用多替拉韦的试验也表明多替拉韦对患者的风险也很重要。在SPRING-2和SINGLE研究中,96周时不到7%的未接受治疗的参与者发生高血糖(2级和3级合并),周时11%发生高血糖。5相比之下,VIKING-3研究招募了有ART经验的患者,在48.5周时有14%的患者出现2-4级高血糖,在我们的临床中,使用多替拉韦维治疗高血糖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而且在多替拉韦开始使用前,血糖状态尚未确定。建议进一步研究,包括研究影响糖代谢的基因多态性。
早期发现潜在的严重毒性对大规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计划的实施至关重要。如果有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的患者要改用含多替拉韦的方案,血糖的监测计划应该是临床护理的一部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dl/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