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人不读书也能行万里路,但那顶多只能算个邮差。
这话的本意,当然不是在鄙视邮差,而是说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再远的旅行就只能叫走路。假如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真正带上了自己的灵魂,这样的旅途才能叫旅行。这些年,从去非洲工作开始,我的行李箱里始终就有几本书。说实话,主要还是为了打发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虽然在国外,因为工作的性质,可以坐着车经常外出,接触的人和事不少,每天都能见到新鲜的信息,但始终觉得心里需要一些沉淀,以及一些安静的时刻。很多年不看长篇大论了,主要还是如今的耐心早已不如当初上学时。那时听过评书,看过长篇小说,也读过很多报纸,都是津津有味地。而现在的快节奏时代,真的很难静下心来看一部连续剧一样的长篇小说,只能拿着手机看一些新闻或比较短的文章。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些文化快餐罢了。
在非洲时,我手机里就有非洲地图,心里一直也记得全部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名称、位置和大概国情。就算是没去过的世界很多国家,几乎99%以上,我都知道名称,90%以上知道其大概地理位置。这只是我的一种兴趣罢了,不感兴趣的话,压根就不会去在意,因为这些信息都是我从各种阅读里慢慢积累下来的。
我从不认为双手捧着一本书专注地看着那才叫阅读。如今的手机阅读,听广播,听别人讲人生经历,看电视,旅行,甚至是人活着,其实都是在阅读。只不过,一切的阅读如果能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以后的旅途上带上自己的心灵,才能更有收获。
年,加纳首都阿克拉
加纳,乡村小学
加纳,东北人开的农场
年,乌干达的乡镇旅馆。
年,埃塞俄比亚的当地中学生
乌干达,当地员工的家
埃塞俄比亚,中国工业园区里
乌干达,乡镇旅馆
年,乌干达的公路边
乌干达,一家山顶上的旅馆
乌干达,沿途风景与同事在与乌干达边境线,卢旺达一侧
乌干达,跳上车找吃的狒狒
旅途中的车窗外
乌干达,旅馆窗外的早晨
喀麦隆,法语国家,一个小城镇
乌干达,旅馆的庭院
旅馆的芒果熟了
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
坦桑尼亚
之所以说这么多,上这么多图片,当然不是炫耀什么,只是想说旅行(各种经历)真的也是一种阅读。但凡是阅读,只要不局限在某一个地方,某一类话题,或只是接触某一类人,就都能拓宽人的视野,也就会觉得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也会更加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说白了,这个世界,你知道的越多,未知也就越多。
所以,回到本文的标题,我想说说我为了业余能看看书,投资了什么。
没办法,宿舍条件有限。虽是单人间,其实也就一张床而已。其他的,都是我自己买的。
为了能业余看看书,自然要买一些东西。落地台灯,淘宝上的,60。椅子和桌子,超市买的,40左右,书,淘宝买的,三本《读者》合订本65左右。加起来不到两百块。
虽然这读书的条件有限,远谈不上高大上,但好歹也是一种业余爱好。就像很多老乡业余爱打牌、爱钓鱼一样。也不一定看看书就更高尚,人跟人毕竟是不同的。爱钓鱼的,你送书给他,可能和送废品区别不大。爱打牌的,你拉他去钓鱼,可能十分没劲。
时间就是我们的资产,投入在哪里,收获也可能就在哪里。花钱有消费观,看想买哪些,买得值不值、什么时候买更划算?花时间也理应如此,想怎么过日子,打发时间,做什么,花多少时间才划算?
人是这样的,钱多了,也许就不再珍惜,因为家里可能真的有矿有厂,睡觉的时候,跑步的时候,真的都能“钱”进。
对于健康,没病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宇宙无敌幸运星,点几根烟喝几杯酒,觉得那就是在大海里取几滴水而已。等一旦有了顽疾,才知来日无多,瞬间把烟酒全吓得扔了。
对于时间,人越年轻,越觉得时间就像海水,取之不尽。没多少人会意识到,年轻和富有根本就是两回事,因为任何人的生命里不会有矿有厂,睡觉的时候,跑步的时候,打游戏的时候,不但不会有“钱”进,反而时间从不曾停止做减法,无人能例外。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时间,把它用在有意义、有健康乐趣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