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禾,ThPddiSchool佩迪中学届毕业生,曾担任校报主编、模联副会长,爱好声乐、长跑和阅读|
美国高中毕业回国,很多人问我:既然通过国内高中出国班就能上到与芝加哥大学同等甚至更好的常春藤大学,为什么还要花过百万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读书?在我看来,不论是大学录取结果还是GPA成绩单都不能单一地被用来衡量四年的美高生活。美高教育,深而到单科的学术研究,广而到人格发展、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课本外的“软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
LibralEducation~通识教育
古人云:“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而“渔”在这里就是libralducation的目的。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基本足以应试的知识,更多的是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后者会让人终生受益。拿我一门英语选修课来做例子:十二年级春季,我选修了跟R老师的英语课(共有五人被选入这门课)。我们花了十二周的时间来攻读和分析八百页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nina),列夫·托尔斯泰的杰作之一。幸运的我在十一和十二年级时都是R老师的学生,因此,我对R老师的教学风格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无时不刻地把书本和现实联系起来。记得书的开头有一句很深刻的话:“Allhappyfamilisaralik;achunhappyfamilyisunhappyinthirownway.”(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R老师读完这句话立即让大家停下来思考。一分钟后,大家都感叹这句话的真实性,并轮流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和家庭故事。当我们讨论书中名誉对于上流社会妇女的重要性和19世纪俄罗斯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我们会联系到当代女权主义的飞速进展以及现代女性在婚姻和教育看法上的巨大转变。当书中讲到安娜和她的婚外情人华伦斯基的相爱相杀,R老师也会谈到自己的感情观。当托尔斯泰在书中提问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时,我们又会对比美国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包括中美教育的差异)以及美国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总而言之,我们的课堂讨论经常在书本、哲理和现实中来回穿梭。
R老师也会偶尔的跑题用课上和课外跟学生们探讨一些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故事从我在Facbook转发的一个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开始。文章批判了自由主义者们对保守派的不宽容与偏见。在英语课上,K同学随口提出他对这篇文章的感想。作为一个赤裸裸的自由主义者和民主党支持者(他翘了一天课跑到纽约去伯尼·桑德斯的一个集会),K同学不但没有反驳还用各种例子来支持文章作者的想法。以下是其一:两年前,一位十二年级的学长在全校面前发表了一个演讲。他以他反对同性恋婚姻的立场为例子,来表明我们高中是多么不能接受不受欢迎的观点。当时坐在观众席里的有许多公开同性恋的老师同学,也有许多还没有公开自己是同性恋身份的人。演讲完后学校立即炸开了锅,那位学长也受到支持同性恋关系者们的严重抨击。以下是我们部分的辩论:
K同学:虽然像这位学长这样的保守观点在一个自由主义的学校非常不受欢迎,学校也不应该禁止以后类似的发言人在全校面前做演讲,因为学校不能违背言论自由的法则。
R老师:你想想在座的有那么多还没出柜的学生们,他们听了这个演讲会怎么想?还有,在场的也有许多公开自己同性恋关系的老师们,他们又会怎么想?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处就在于学校有职责保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条件下学习和成长。所以我认为对演讲稿的审查是必要的。
我:言论自由也是有底线的,比如现在我们不会说我们反对异族通婚。话说回来,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六十年前异族通婚在美国还是不合法的,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在美国遍地可见。同性婚姻现在是合法了但是还没有完全被接受,但六十年后我们在回头看我们今天的争论,会发现这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
我们的辩论整整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课堂时间也没有结束,以至于R老师邀请我们当晚到他值班的宿舍去继续讨论。这种现象在R老师的课上至少一到两周发生一次。在中国课堂跑题必定是一大忌,但在美高课堂上跑题却变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
Morthantachr~远远胜于讲师
除了有挑战性和严谨的学术外,让我觉得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就是与老师们建立的关系。我在佩迪度过的四年中,我的授课老师不仅仅是我的讲师,也是我的宿管、教练、人生导师。Mr.O是让我终生受益和感激不尽的老师之一。在我真正认识Mr.O之前,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每次我在走廊路过他的时候,都会试图回避他那双好像知道你干过的所有的坏事和你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眼睛。Mr.O以他的直截了当而得名:如果你犯了你不该犯的错但不肯承认现实的时候,O老师会直接跟你说:“Youfuckdup.”(你弄的一团糟)。如果O老师知道你的英语作文本来用心可以写的很好,但是由于你熬夜打游戏,你在截止日期前一个小时才开始写,他会告诉你:“I’mnotwastingmytimonyourssay.”(我不会在你的作文上浪费时间)。
(我与O老师在毕业典礼的合照...看到他少有的笑容...)
我当时是课表排不到其它的英语课,迫不得已才去上O老师的课。出乎意料的是O老师虽然名声让人望而生畏,本人却很和蔼,很关心自己的学生。对于好的作文和观点O老师会毫不吝啬当着全班的面表扬,而对于不努力但有天赋的学生O老师也会当全班面警告。记得当时十二年级秋季在大学提前录取出结果的前两周,O老师每次下课会找焦虑不安的学生们单独谈话(我是其中一个)。他说:“不要让大学的结果控制你的情绪。你想想,你的录取结果很可能就是五个人坐在一个圆桌十分钟决定出来的。你会让纸面上的你和他们的决定来定义你活着的意义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Donotgivthmthpowrtobrakyou.”(不要让别人有摧毁你的能力)。当我拿到芝加哥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时,除了给父母报喜,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告诉O老师。他让我回忆起我在宿舍公共休息室跟他讨论申请文章的每个晚上。
O老师不仅仅教英语而且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人生建议。在O老师和我们班最后一节英语课上,O老师告诉我们在大学里应该做的几件事。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我们一定要在大学找到一位能成为我们生活、学业和未来规划导师的教授。大学时期,本来准备考法学院的O老师选择教书也是因为他的英语教授。O老师的教授拒绝给他写法学院的推荐信,不是因为他不优秀,而是因为教授觉得他更适合教书。O老师也告诉每个人,他认为我们未来最适合什么方向。他告诉我,他认为我未来应该给自己更多可以选择的路,不要太早定下来。虽然O老师更希望我做教授,他也不反对我做外交官或者联合国大使的想法。他调侃着说:“UNAmbassadorGuisokay,butI’dmuchrathrsyouasProfssorGu.”(谷大使还行,但是我更希望看到谷教授)。
SocialActivism~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佩迪高中的校训是“Strivforthhighstqualityofcitiznship.”(努力达到最高质量的公民精神)。对我来说,美国教育的目的不是简简单单应付考试拿个文凭,而是全心全意的回馈社会,对社会做出改变。美高四年下来让我变成了一个人权、女权和社会公正的激进分子。
在学校,我经常去参加一些关于女权的活动。十年级春季,学校请到了一位纪录片制作人来我们学校播放一部关于女童教育的宣传片,名叫“GirlRising(女孩崛起)”[我在校报上发表了关于这个影片放映的文章: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tc/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