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来也,下午两点在会议室召开外籍员工人资会议,请你参加并现场口译。”
“武来也,有个中国员工病了,医院看医生。”
“武来也,现场DONKA大道需要联系一辆车,请你尽快协调并做出安排”。
“武来也,财务要去银行办事,请你陪同前往。”
……
武来也(AbdoulayeJackykolie),男,24周岁,松福尼亚大学英语系毕业,也是孔子学院学生。说到武来也,项目中方员工以及生活在中国大院圈内的中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中等个头,体型偏瘦,说话腼腆,性情温和,黝黑的脸蛋上透露出几分稚气,是个让众多外籍员工仰慕的工作小能手、小翻译。
一、学习汉语,就读于科纳克里大学孔子学院
年6月武来也离开大学校园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迫切找工作,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是瞅准机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未来“充电”。
有一次,他在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登录了中文网站。中国的山川五岳、人文地理、现代都市、高速铁路等靓图映入了他的眼帘,也深深吸引着他。他很想通过网页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可他不会听、不会讲,斗大的汉字不识一个,只能对着电脑望“字”兴叹,尽显一脸的无奈。
年5月的某一天,他通过身边的朋友,了解到几内亚科纳克里大学孔子学院常年招收当地学生,专门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孔子学院,接待他的是一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姓付的老师。
学校优雅的自然环境,整洁的课堂教室,墙壁上精美的中国图画,平易近人的老师,良好的学习氛围,加上他跟付老师之间的简单交流沟通,使他对学习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好中文,多维度地了解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东方古国。
年6月,他如愿以偿,终于成为了科纳克里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学中文的学生,而且学院老师给他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武来也(吾来也,意为“我来了”)。
二、参加面试,顺利进入中铁五局
进入年9月,几内亚雨季接近尾声,这也是该项目全面推进施工进度、掀起施工高潮黄金季节的开始。此时,现场外籍员工陡增,加之项目内部管理的需要,法语翻译数量明显不足,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确保对外沟通顺畅,在中方翻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项目部集思广益,积极应对,并与科纳克里大学孔子学院沟通协调,请求为我项目推荐若干名学中文的学生。
9月中旬,受项目领导之托,我带上两名同事来到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精心安排下,为我们挑选了十名在读中文学生接受面试。
据介绍,这十名学生均是毕业于松福尼亚大学的高才生,主修英语和法语专业,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天赋。尽管他们学习中文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三个月不到,但凭借他们那股刻苦钻劲和对中国的那颗好奇心,在较短时间内,初步掌握了中文沟通的基本技巧,听说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较大的提高。
这十名接受面试的学生当中,有一名学生格外抢眼,引起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huatengg.com/kpljt/7370.html